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狗狗洗澡,狗狗吃饭 ...
-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就乏善可陈了。
明月早出晚归,除了晚上遛狗会出门,其他时候都在家里:坐桌子前玩手机,靠沙发上玩手机,躺床上玩手机......时不时还会发出奇怪的笑声,让看不到手机屏幕的诸朝人都颇为好奇。
签到系统连着两日出了数学题,一道鸡兔同笼,一道路程相遇,答对了才能获得抽奖机会。
明月虽然很久不学数学,但也不至于手生到做不出来的地步。
可惜答对题目之后只抽到了五块钱,之前的一百元仿若昙花一现,再难复刻了。
诸朝倒是掀起了一场狂热追捧“术数之道”的浪潮,不过这与明月没什么关系。
与她有关系的是:周五来了。
每到这个日子,打工人都喜气洋洋的,明月也不例外。
这公司千不好万不好,起码还能保证双休。
明月每周末要带年年回奶奶家,老人家见不得小脏狗,一定会絮叨她太懒了,所以她每周五都会带狗去宠物店洗澡。
店员会给小狗拉毛,灰色摇粒绒就秒变白色小玩偶了。
如果把脸埋到狗身上,还能闻到沐浴露的香气和小狗味混合在一起的新奇味道。
这也是年年为数不多能上床睡觉的夜晚。
天幕那边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明女郎每天傍晚固定去遛狗,走的路线都大差不差,顶多是吃饭的食肆不一样。
但今天却不一样,明女郎换了个方向,左拐右拐进了一家“宠物店”。
店里墙上的笼子里,各个品种的猫猫狗狗都有,警惕性高的狗狗离老远就开始叫了起来。
原来是要给狗狗洗澡。
明女郎把年年递给对方,约定了一个小时来接狗,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一切,就让诸朝人格外震惊了:
会自动出水的莲蓬头,能把狗毛吹干的大箱子,还有可以放出热风的大筒......
天幕出现已经五天了,他们跟随着小狗的视角,最多也就知道明女郎的房间里有一盏在夜里也能亮如白昼的灯,却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而现在,现代电器的便利更是让他们目不暇接。
“连只狗过得都比咱们舒坦。”不知是谁喃喃出声。
是啊,就算是贵为皇帝,沐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纵使有许多奴仆精心服服侍,也比不过那名为“吹风机”的器物方便舒适。
各个朝代的上层人士早就知道明女郎并不是什么贵族。
她的家境虽然还算不错,但很明显也不是什么富商巨贾。
后世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子,养的一条普通的小狗,就能享受到如此精妙的“机关术”,如何不让他们羡慕呢?
特权阶级在每个朝代都是少数。
天幕之下,最多的还是普通人。
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哪有洗澡一说呢?
若是生在南方还好,跳进河里湖里也算洗了;若是生在北方,一辈子不洗澡的人也不是没有。
这些人大多没什么文化,甚至到现在还以为明女郎是天上的神仙,而年年是仙兽。
既是仙兽,那享受神物也是应有之义。
这也可见“愚民”政策有多么利于统治了。
感触最大的,反而是那些仍身居底层的聪明人。
他们明白明女郎是普通人,知道她来自于后世。
但她与各个朝代的“普通人”差距太大了。
并不只是外形上的不同。
明女郎有着不会弯曲的膝盖和脊梁,有着从未受到压迫、不会躲闪的眼神。
可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啊!
他们的疑问无人知晓,仍振聋发聩。
历史上,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响应者甚众。
而如今,明月高居天穹,让那些原本一辈子都只能站在田间地头、望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众”都看到、听到了后世。
他们也会响应的。
哪怕不是现在,不是这个皇帝,但不会远了。
洗白白的年年在今天享受了被妈妈抱着回家的特殊待遇,十斤的小胖狗还真挺沉,把明月累得气喘吁吁。
刚到家洗漱完,奶奶就打了视频电话过来:“吃饭了没啊?”
明月一手接起电话,一手去抓在床上蹦跶的年年:“吃过啦,在街上吃的。”
“不要总在街上吃啊,外头的东西又贵又不干净。”老人絮絮叨叨地关心着孙女,“忙的话明天就不用回来了,我跟你爷爷都好好的。”
“做饭我只会炒鸡蛋,总不能天天都吃这一道菜。”明月把年年抱到了怀里,握着小狗的爪子给奶奶打招呼,“回回回,明天中午肯定回,年年都想你了。”
“欸,好好好,年年也回啊,那你们打车吧。”奶奶脸上笑开了花,说着忙就算了,但真要是不回去,老人家心里也空落落的。
“打车多贵啊,我骑电动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而且她和年年都喜欢兜风。
“好好好。”奶奶用智能手机还不是很熟练,话还没说完,就已经把视频电话挂掉了。
年年挣扎着逃出了主人的怀抱,在床上跑酷起来,明月搭了个被子角,开始继续玩手机,丝毫不知道刚才的视频通话带给诸朝人多么大的震撼。
之前明女郎打“游戏”时就用“手机”千里传音,但知道是一回事,当面见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诸朝从年年的视角看到了手机屏幕上的老太太,头发灰白,面色红润,笑起来富态可掬,格外慈祥。
有那转不过来弯的人格外害怕:“这老妪是人是鬼?”
颇为信奉鬼神的嬴政也不免有些恍惚:这真的是后世,而不是什么神鬼之术吗?
几位帝王惊讶过后,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呐喊:
想要!
可惜后世人手一个的手机,并不能如他们所愿般跨越千年。
再好的墨家机关术、再出色的工匠也仿造不出来这样的“神物”。
朱元璋尤为恼火,在他看来,后世离明朝也并不算太远,怎会如此天差地别?
有这样的神迹,若是握在敌人手中,汉人还有活路吗?
他虽然不知道“降维打击”这个词,但显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聪明人都能从之前观察到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番邦人对后世华夏的影响似乎太大了。
有一个让众人不敢相信的猜测隐隐浮现在心中,但没人敢将其诉诸于口。
一觉睡醒,已经十一点了,明月连忙骑着她的小电驴往奶奶家赶。
年年坐在前面脚踏板上,脖子被主人的小腿夹住,不住地东张西望。
手机挂在车把的手机支架上,地图导航APP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能够听到导航播报的诸朝人不免又是一番羡慕。
别的不说,若是汉武朝对战匈奴时有此物,定是不会再迷路了。
明月到家刚好赶上吃饭。
年年一进门就扒着老太太蹦蹦跳跳,自然也得到了奶奶的加餐。
小狗也不挑食,哐哐炫了小半碗大米饭。
明月嗔怪着说奶奶把狗都喂胖了,但也没阻拦。
毕竟一周他也就吃这么两天,也不是巧克力、葡萄那种狗狗不能吃的。
年年这边吃着,诸朝那边又炸了锅。
这次波及的范围就更广了,毕竟民以食为天。
之前明月带年年出去吃饭,狗只能蹲在桌子底,这个视角是看不到她在吃什么的。
明月也不会把人吃的饭给狗狗吃。
但奶奶这波操作猝不及防地揭开了饭桌上的面纱。
“这......这是大米?”
明月家的大米也不是什么东北五常大米,看上去、吃起来都是普普通通。
但架不住现代大米都是经过了多道精加工工序,和古代大米比起来当然是更加好看。
现在有许多粗粮品牌宣传古代大米天然、富含营养价值,实际上有个非常大的痛点:比较难嚼。
有些贵族也会让奴仆制作出类似于现代品相的大米,但成本过高,谁也不敢顿顿这么奢华。
后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