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夜阑第三(1) ...
-
一
自夏至之后已经过了两天,天气一天热似一天。沈遥着实闲来无事,于是顺理成章又开始沉迷于后山的水塘。他自出生开始便靠着这水塘长大水性好的很,谢景之也就放任他每个午后带着慕桐跑去水里摸鱼乘凉——这兄弟俩依旧肉眼看见地晒黑了。
慕桐和沈遥有些方面很像,比如不喜欢读书。谢景之第一次自己带这么点大的孩子,不由得很思念方舟。他深信师叔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于是打定主意小孩子的文化课不能拉下,每天清晨开始摁着慕桐背《周易》。
慕桐这才切实体会到沈遥面对青霜门周副门主时候的绝望。他眼前是语焉不详的文字,耳边是沈遥幸灾乐祸的笑声,实在说不上这俩玩意到底哪个更烦人。
沈遥这两天倒并没有兴趣乱跑,他的注意力全都被那本《摇光》剑谱吸引了。他长到十六岁,第一次见到如此厉害的剑法和如此难看的招式。少年都是要面子的,沈遥只是稍微想象了一下自己在周易面前满地乱滚的出招,就坚决决定要重新整理一遍这剑谱,至少难看也得有个限度。
那边慕桐一边背书一边翻白眼:“唔……初九,潜——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在田。九,九三,君子——君子——”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沈遥看着他白眼快翻背过去了,顺口接了个话把。
慕桐跟找到亲人一样往他身边层。他正在做谢景之给他的默写作业。沈遥一探头看见小孩笔下字体斗大一个颇有师父真韵,就知道师兄有多忍无可忍了。
“二师兄,下一句呢?”慕桐可怜巴巴地问,“书叫大师兄收走了。”
沈遥:“……”
他哪知道,他就会三句。
沈遥眼睛一转,脱口而出:“四九……四九为卅,后位进五余一。”
这当然是胡扯的,但是明显慕桐不知道。沈遥眼睁睁地看着小师弟把他的胡扯写在了纸上,有了有乐子不寻是傻子的觉悟。
于是他继续摇头晃脑:“五九半百,虚退半十;六九五十,个以进四。”
慕桐埋头苦记。他太想赶紧写完了下河摸鱼了,昨天摸到的不知道什么鱼,拿豆腐一炖真的挺好吃的。
沈遥善解人意地加快了语速:“
“七九六十,整进三位之盈余。”
“□□七十,个入两位之数。”
“九九八十一,满虚盈亏,足以归真。”
他乐不可支地看着慕桐端着一张乘法口诀表去给谢景之,乐不可支地看着师兄半张脸都在抽搐,乐不可支地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翻窗逃跑了。
这一天是方叔上山送东西的日子,沈遥知道韩笑因为有药材托他带一早就跑过去了,所以慢悠悠地往前厅走。方叔一般都会留下来吃午饭,所以他倒是也不急着见人。
然后他就在前厅里看见了煞白着一张脸的韩笑。
沈遥心里“咯噔”一声,右手在她面前晃了晃:“阿笑?喂!?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韩笑后退了一步,定定地盯着沈遥看,半晌才轻轻道:“二师兄……青霜门灭了。”
她手里仅仅握着双子剑之一——那把剑被她起名叫防风。
沈遥脸上残存的笑意还没褪干净,听到这话时整个人几乎凝固了。跟在他身后进来的谢景之和慕桐双双愣住——慕桐右脚还迈在门槛上。
“不可能!!”小孩子尖细的童音听起来有几分凄厉,“师姐你开玩笑的吧——”
“没有。”韩笑轻声道,“方叔说的。”
谢景之赶紧问:“方叔人呢?”
“走了。商舵有事。”
“不可能——”慕桐抓住韩笑的手,“周大哥呢?他也死了吗?我们夏至那天还一起去逛过夜市,怎么可能——”
“周易吗?”韩笑歪了歪头,“方叔说,凶手就是他,现在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慕桐斩钉截铁地说,“我认识周大哥,他不会这么做,除非他疯了或者——二师兄?”
沈遥一声不吭地往外跑。
“二师兄你去找周大哥吗!”慕桐大叫,“我也去,他们一定是有什么误——”
沈遥压根没在听,他运起轻功往外赶,就这句话的功夫已经快要看不见人了。谢景之叹了口气,把慕桐往韩笑身边一推,自己提气追了上去。
追上沈遥已经是在越影城西面的石子路上了。沈遥回头看着赶过来的谢景之,神情没有一丝变化,既不惊讶,也不反感。他微微勒了一下马,随即又放开缰绳一路朝着青霜门飞奔。谢景之打马追了上去,跟沈遥并辔而行。
一时无话。谢景之没有出声,他非常清楚这时候安慰就是放屁。
“师兄。”能看得见岚英镇时沈遥突然开了口。
“嗯。”
“不是小周。”
“嗯。”
“真的不会是他。”沈遥轻声说,“我认识他,两天前还一起吃过饭,他一点异样都没有。”
“我知道。”
“小周不是那样的人。”
“嗯。”
“我……我……”
沈遥从没有过这般语无伦次。他茫然的看着谢景之,茫然地看着周围飞驰的景色和缓缓下沉的秋阳。他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失了灵,周围一切都模模糊糊看不真切——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似乎跑,成了他唯一能做的事。
“师兄,我要去找他。”
“我知道。”谢景之轻描淡写道,“我陪着你。”
“可是……”沈遥低着头。他突然勒马停住,回身看向夕阳。谢景之依旧没说什么,安安静静地陪着他一块看——虽然似乎今天的夕阳和每天得都一样。
师兄,我们……”他再次试图开口,然而话没说完就被谢景之打断了。少年掌门向来温和的桃花眼里寒光一闪,轻声提醒道,“有人来了。”
沈遥回过身去。马道边的小路上确实出现了两个人影。那影子打在一人多高的草丛之中,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晃了一会,其中一个身影便突然消失了,沈遥甚至没有看清那人离去的方向和时间,只看见另一个人跌跌撞撞走到了官道上。
正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