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赶考正当年 ...
-
距离高考最后两个月期间,普淮孟没再和齐因诺因赌约吃饭了,模拟考已经不存在,每天一考几乎变成家常便饭,所有人都保持着每两天考一次“高考”的高频冲刺模式,一直持续到高考前一天。
终于来了。
高考前两天因为学校要布置考场的原因,给学校所有班级放了假,包括高三年级。同时学校也专门安排了一栋特殊的自习大楼,供有需要的高三年级学生自愿前往使用,以保证学生们能够在高考前保持他们最好的状态。
这栋大楼是学校的前门楼,也就是不用进入校门,可以直接进入的一栋独立大楼,因为不在校园内,不能用作考场。这栋楼平时是用来展览作品和收藏书籍的地点,每个空房间空间较大,但内部不是学生上课用的课桌和座椅,而是更像小型会议室,没有黑板和投影仪等设备。同学们就是在这样一间简陋的临时教室中自主选择复习的科目和知识点,任课老师们则会在不同的教室间穿梭,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解答问题。这里的学习氛围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烈。
只有两天时间,学生也可以选择在家自行补习功课,是否来学校给准备的简陋自习室完全由学生和家长自主决定,但没有一位学生选择在家补习,都主动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冲刺。
当周围都是阳光的时候,自己也会变成太阳吧。
高考前一天,普淮孟抽空和妈妈一起去自己的考场踩点,隔着教室的窗户看了看明天该坐的座位,心中竟没有任何的激动与澎湃,当晚她睡得很好。
第二天按照以往习惯,起床洗漱,吃早餐,拿上昨晚就准备好的准考证等一系列高考用具,和妈妈一起步行去考场。
家长只能送到学校门口,考生自己前往考场和教室。校门口,妈妈把所有东西再次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交给普淮孟,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普淮孟默默前往考场。
学校门口都是前来送孩子参加高考的父母,他们有的为孩子鼓劲加油,有的安慰孩子不要紧张,有的仔细地一遍一遍检查有没有遗漏物品,然后在殷切的期待中,孩子前往考场了。
于很多人而言,高考是以后的学历资本、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台阶、是未来出国留学的基础......
于普淮孟而言,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可能还会有,但没有人可以那么明确地、确定地知道机会在那,但高考是一个确定、明确的机会,只要你抓住它,这个机会就在眼前。
普淮孟来自北方落后小城镇的乡村,她见过太多和自己年纪相仿却已经谈婚论嫁男生女生,他们的未来可能就是继续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的生活;见过她曾经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掉队辍学,在餐厅做服务生、在汽车店做修理工、在理发店做学徒......
那不是她想要的未来,她想看看山的那边,她想看看海......
虽然说:别人几代人的奋斗凭什么输给你一个人的十年寒窗苦读。普淮孟不想要赢,她想要十年寒窗能够金榜题名。
普淮孟走进考场,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更没有紧张。她淡定从容地接受考前检查,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等待考试的开始,内心想着:普淮孟,激动起来,这是高考啊,高考了呀!
监考老师开始对考场注意事项、考卷密封等进行说明,然后分发考卷。终于,考试铃声响起,普淮孟拿起笔,开始作答。连续数月的高考模拟考试,已经让人变得麻木,普淮孟像在迎接平常的考试一样,有条不紊地答起题来。
一科又一科,等到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的结束,可以听到走出考场学生们的欢呼雀跃声,普淮孟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一觉睡到天明。
结束了。
终于,结束了。
当晚,班长就在班级群内组织聚餐,邀请了班主任老师和几位任课老师,大家一起欢庆高考结束,无数年寒窗苦读的日子也终于到了交卷的时候。
普淮孟很平静,看着大家吃吃喝喝,无数次地给各位老师敬酒。普淮孟也按规矩一个一个地敬各位老师,直到轮到敬英语老师的时候,她竟不知是感谢多些还是怨怼更重,她该感谢英语老师的,毕竟老师的严厉真的让普淮孟的英语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普淮孟更希望老师的严厉可以换一种方式,或许那样她的成绩依然可以很理想,同时也可以不用害怕英语口语。世间的事总是这样,来来往,最后的恩怨情仇早就算不清了。
一场聚餐结束,大家已经喝光了不知多少箱啤酒,有的人已经摇摇欲坠。谢元也喝醉了,被肖纯和普淮孟搀着,曾青焱的酒量好,还没有醉意,搀着也还算清醒的齐因诺等人,吵着班长要大家一起去KTV唱歌。
普淮孟借口自己头疼不擅酒量,拒绝了班长邀请去唱歌的提议,回家休息了。她心里有个想法,已经等不及太久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