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在选文收评的时候,我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要接一篇青春校园风的小说。打开一溜文的主页一一对比,基本上没有太多犹豫,就挑中了南岸雾散的《回首,可否相依》。这篇文给我的第一眼感觉就是这样的:封面和文案都青春校园得相当到位,对于喜欢这一路文的读者来说,能够吸引他们点开正文,开始欣赏。
一篇文章要如何留住读者,通常的逻辑似乎应该是先抓住读者的眼球,然后再抓住他们的心。而对本文,我想说的则是,在第一瞥之下抓住读者的眼球之后,如果能够进一步抓住他们的心,应该就能让更多的人目光常驻。
据作者在文案中的介绍,本文的第一卷是集中描写大学生活的。第一章写的就是接新生,师兄们、尤其是理工科学校的师兄们对新来的女生非常直白的殷勤照顾,显得非常真实。而这其中洋溢的大学生活气息,形成了一种直入主题、开门见山的效果,让人很愿意再看下去——带着一点对于自己的青春往昔的追忆,也带着一点对他人记忆的好奇窥探——想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就这样开始,接下来不可避免需要做的就是介绍人物了。文章的第一女主林晓松,特点非常鲜明:她是特困生,非常朴实、低调,个性当中有着超乎常人的坚强隐忍,却也有一种难以消除的沉重之感。作者对她的描写是相当到位的,尤其是在一开始就采用了同其余女生相对比的手法,使得晓松从外表到气质上都异于普通女生的这些特点益发突出。
然而在介绍人物的这一过程中,这篇文章慢热的特点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开头一连几章其实都是在介绍人物。不断有新的名字出现,却又没有特别突出特别清晰的情节做基础,这样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许读者看着看着就会觉得有些灰心,因为记不住谁是谁而想要放弃。这一点也和作者的描述稍微有些散漫有关,给人的感觉是,好像除了主角之外,每个人身上的用墨都差不多,这样平平地并列在一起,或许会让读者有些阅读疲劳。
好在故事写到这里,虽然章数已经不算少,字数却还不多,对于真爱青春校园故事且有耐性的读者而言,应该还算轻松。到了这时,作者不负众望,给出了连续两个小高潮:一是佟有为对林晓松做出的过分举动引来叶秋救美;二是晓松的脚受伤给了叶秋将她送到医院并精心照料的机会。这组安排有一点及时雨的味道,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而在叶秋和林晓松的关系开始如此发展之后,作者就借叶秋养父母的口道出了他同样也是孤儿的身世。在这里,回忆起先前零星提到的晓松的身世,让人恍然大悟且精神一震:原来男女主是同命相怜啊!更妙的是,仿佛在回应着之前晓松说过的为了弟弟愿意独身的那些话,叶秋同样也有姐姐这一点同晓松与弟弟的关系恰相契合。这样的男生应该是最能够理解晓松对弟弟的那份责任感的吧,而这也就成为了两个人关系当中的一个突破口。
然而在这之后,因为养父母的坚决反对,叶秋对晓松变得裹足不前,再加上叶秋生日宴上造成的误会,两个人的关系仿佛又一退千里。在这个关键时刻,作者通过月牙泉这个本身就非常美丽动人的传说,道出晓松对爱情的态度,也自然而然引出她的身世——当然,看了后文才知道,这还只是一部分身世而已。但就是这不完全的身世,已经令读者有超乎想象的感觉:原来晓松的过往,并非只是许多文章中写滥了的平平无奇的孤儿套路啊!
等到晓松和叶秋误打误撞独处一夜之后,晓松的身世和往昔才被完全道出,令人惊叹原来是如此复杂而沉重!与此同时,也会给人一种遗憾之感:其实这么好的构思,放在这么靠后的地方,虽然和情节穿插着,显得非常自然而巧妙,但是也会使许多性急而早早弃文的读者无法看到。如果作者能早一点把这件事情带出来,应该更能留住读者。
以上的串写,是我提炼出来的文章写到目前为止、在前半部分的跌宕起伏之处。其实,这些情节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当中,虽然不算特别出奇出彩,也算是有着相当可读性的。可惜的是,作者对男女主的感情,在很长的篇幅里,写得一直都有些平淡,难以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当然,这种平淡和晓松隐忍压抑的性格、以及对爱情不敢也不愿涉足的态度有关,不过即便是最最深藏不露引而不发的单恋,如果能够在叙述中放入更纠结的感情、采用更细腻婉约的表达方式,也一样能写出激情澎湃、直指人心的效果。
与此相关的是,和先前人物刻画上的缺陷一样,文章在情节高低潮的笔墨分配也有些太均匀,无论是字数还是语言,在这二者的配置上都没有很明显的区别。这样所导致的直接效果就是,在冲突很强的地方,笔力就会被衬托得有些弱了,会给读者一种张力不足、看起来不过瘾的感觉。
不过,从晓松在蓝禾打工受辱、叶秋救美的这一晚风波开始,文章有渐入佳境之感:一是两人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二是同大的社会联系在了一起。后面这一条会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作者在文案中提到的讲述社会风云的第二卷,进而燃起期待。
同时,在这一处,作者也几乎是第一次分多章详细描写同一个连续的情节,让人一气呵成地读下来,颇为酣畅淋漓,值得嘉勉。如果作者在后文中能够把握住这样的感觉,文章当能很快就彻底走出平淡的桎梏,进入精彩纷呈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