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今天,又要出成绩了 ...
-
转眼间就进入高三了,作业和考试变得越来越多。林晓晨抬头看着天空,心里在想:怎么别人面对考试,好像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偏偏只有她自己,在刚刚进入高中的时候,成绩还能勉强排个200多名。结果现在到了高三,却好像再也无法回到200名了。
林晓晨这个人,从高一的时候开始,就好像没有了初中学习的热情。偏偏她又对自己的智商极度自信,总是妄图向大家展示他即使不努力,一样能获得很好的成绩。现实并没有如他所愿,排名总是第一时间反应出来每个人努力的结果。于是他的成绩在他日复一日的消极状态下不断下滑。但是现在,她还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和全年级的其他人都一样,只有非常努力才能获得一点进步,过目不忘的本领从他出生就没有赋予他。
现在淄临市正值夏日,太阳挂在了头顶上。耀眼的光芒洒下来,照的人睁不开眼睛,路上来来往往的电动车,大多数人都戴上了防晒帽,深色透明的塑料面罩罩住了每个人的脸,路旁的绿植被太阳光照的格外绿,在林晓晨的印象里,好像每一个考不好的时刻淄临都是这样的天。耀眼的,压抑的,闷热的,和她的心情一模一样。
热风一阵一阵不断拍打在她的脸上,林晓晨在校外放下电动车,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教室里,出成绩可以说是在她这个年龄段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了。教室里面欢声笑语,大家早就根据答案估计出了自己的分数,考的好的同学,只希望班主任能早一点拿着成绩单来到教室里,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回家跟爸妈要怎样的礼物。林晓晨只能一遍一遍翻看着自己的考卷,她一遍一遍核算着自己的分数,妄图从哪个角落里能够再多算出几分。
那时的林晓晨总是有许多妄念,即使分数已经算了很多遍,也会想万一有哪里算的不对呢?万一分数会更高呢?熟不知在他的迫切心情下,她算出来的成绩只多不少,现实只会比她想的更加糟糕。
“想什么呢?这眉头怎么又皱在一起了?”葛新林趴在窗户边对林晓晨说道。
葛新林从小和林晓晨就认识。长大后,林晓晨搬了家,两个人又被分在了不同的班级,他们之间的接触便越来越少了。但葛新林似乎总会有事情路过林晓晨的班级,时常会顺便趴在桌子上和林晓晨聊上两句。
葛新林从小学习就好,高中也被分在了小班里。凭林晓晨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进入到六中的小班的。因为这事儿,林晓晨没少被他爸念叨。林父是一个极其看重成绩的父亲,总是会在林晓晨的耳边感叹,怎么葛新林的爸爸就能生出来学习那么好的孩子?末了,又总会在后面加一句,晓晨也很不错,他很知足。林晓晨并不会因为这句话而觉得幸福,只会想这大概是她爸身为中年人无奈的自我安慰罢了。
“唉,又要出成绩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爸妈交代,我好害怕呀”林晓晨对葛欣林说道
“没关系的,这次考不好,下次再考好一点就行了。小林这么聪明的脑袋瓜,一定没有问题的。”
葛新林明明只比林晓晨大了三个月,林晓晨却觉得他好像年长了自己许多岁。窗外的阳光依旧热烈,洒在葛新林的头发上,星星点点的,好像葛新林的头发会发光。葛新林的手指十分修长,搭在教室的窗沿上,他的右手虎口处有一颗痣,像是给这只手起到了最好的点缀作用。林晓晨偷偷捏过这只手,觉得烫烫的皮肤很滑。和女孩子擦了护手霜以后的滑不一样,林晓晨很想将手放上去摩挲一下,可是男女有别,只得作罢。
蓝白色的经典校服套在葛新林的身上,被他宽宽的肩膀撑的很好看。少年的衣摆被风吹起,清新的肥皂香味直往林晓晨的鼻子里灌,不知是葛新林衣服上的还是他身上的。
“傻了你”葛新林弹了下林晓晨的脑壳,笑着走了。
叮……
上课时间到……
班主任抱着一摞试卷,还有成绩单走进了教室。
“成绩单我放在桌子上,大家下了课自己看。好,我们现在先上课”
漫长的课堂,窗外的蝉鸣,闷热的天气,一节课终于结束,林晓晨望着手中的成绩单,终于是要接受这无可奈何的现实。400多名,他能清晰的想到父亲生气的脸。怎么解释呢?上上次没考好是说的粗心,上次是说的没写完,这次怎么办呢?
“这都第几次了,晓晨,再这样下去你要怎么考大学?400多名,你连一本都上不了,再这样下去,我看你要废了。将来连吃饭的钱你都挣不出来。”
林晓晨看着自己爸爸生气的脸,五官都要紧急集合了,整张脸皱成一团,怒不可遏。她突然觉得很委屈,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她也想要考好,甚至有时候晚上学到夜里两点,他也付出了很多,怎么却只会换来批评和谩骂呢?
“哭哭哭,哭有什么用?哭一点用也没有,你好好想想怎么把成绩提上去?”
说完,林父就把门砰的一关,回屋睡觉去了。
林晓晨擦擦眼泪,也准备回房间。这样的对话,基本上每次考不好都会出现。林晓晨习惯又害怕,好在这一次的终于过去了,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林晓晨回到房间掏出手机,点开和葛新林的聊天框。“你这次考的怎么样?”林晓晨边发边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自讨苦吃,自己的成绩都一团糟,还有时间去关心小班的人。
“也就那样,排了个第九。”
“那你比上次退步啦!你爸妈说你了没?”
“他们不管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真好,学习好就是好。即使退步了,爸妈也不会说什么。小时候,林晓晨也义正言辞的去跟父母理论,为什么葛新林退步了,他的爸爸妈妈就从来都不会说他。为什么她林晓晨退步了,就要承受父母的怒火。而父母也有一套万能的公式回答她,那就是如果你像葛新林一样考年级第一名,我们也可以不管你。很显然,林晓晨办不到。
在林晓晨迄今十几年的求学生涯里,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四名,并且只是昙花一现,这种成绩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要难过了,相信自己,一定没有问题的”
葛新临发完这句话,又打起精神,做了一套数学题。
而林晓晨,已经在思考成绩差与父母批评这项重大人生命题的过程中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