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待令月回寿康宫西暖阁坐了,碧落才凑上来问,“格格可见到万岁爷了?听檀香姐姐说,万岁爷面容极俊的。”
      令月横了碧落一眼,“在乾清宫那个地界儿,我敢抬头么?万岁爷的样子,我是半丝儿也没瞧见。”
      本来自己也不感兴趣,如今皇后病重,谁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打皇帝的主意,那真是活腻了。

      碧落耸耸肩,起身去打了盆热水来,伺候令月洗把脸。本来出门也没涂脂抹粉的,倒是很快就弄完了,碧落又拿了瓶花露来给令月擦。
      “都说富察府六格格是美人儿,今儿奴才瞧着,咱们格格也不比她差了。六格格就是皮子白嫩水灵些,真要论起眼睛鼻子嘴巴,奴才还是觉着咱们格格更好看。”
      “没什么好比的,人家……”大抵是要进宫做娘娘的命数。后半句令月没说出来,宫里的事情心里有数就成,挂在嘴上迟早惹祸。皇后小产三次,身子就没好过,高位妃嫔多悬,宫里没有阿哥,这个时候把六格格召进宫……明眼人心里都有数。

      说是皇后想念家人,怎么富察府大福晋不进宫,只叫个堂妹进来?
      说起来,太后有两个弟弟,当今皇后是太后二弟德恒的嫡女,然而德恒袭爵领兵不久,便遇战事死在北边,那时候皇后才刚出生。德恒膝下无子,护国公的爵位就传给了三弟德泰,皇后和守寡的母亲就一并由三房养着。如今这位六格格,是德泰之女,皇后的堂妹。
      皇后从小养在三房,是以默认为富察家的嫡长女。
      所以,皇后的母亲不进宫探望,送个当龄的堂妹进来,到底是皇后思念家人,还是太后觉着皇后思念家人,这就是两说了。

      碧落以为令月伤感家世,便笑着哄她,“六格格虽然是富察府出来的,但格格有太嫔护着,将来嫁个好人家,姑爷若是有前途,格格将来说不准还能做诰命呢。”
      令月只笑了笑,没说话。
      自己进宫是因为那场蹊跷的大火,那就没那么容易出去。

      宫里的消息传得快,令月刚走回来坐下没多久,各宫已经知道六格格和令月去过乾清宫了。
      永寿宫内,贤妃索绰罗氏听完宫女回话,只轻轻挥挥手,转头吩咐一边的大宫女山茶,“内务府供上来的这批头面,本宫瞧着都不好。如今皇后娘娘如此不好,用这些鲜亮的,只怕犯忌讳,扎了谁的眼就不好了。你去跟赵全才说一声,本宫只要些素净的样式,记住了?”
      山茶忍不住问道,“娘娘,您怎么都不关心那六格格的事?”

      “关心什么?六格格进宫侍奉太后,是万岁爷孝心,去谢恩是理所应当。”贤妃笑容得体,低头饮茶时也悠然自得。
      “您明知道她是……”
      山茶还没说完就被山竹打断,“娘娘心里清明,偏要你来多嘴。”
      山茶忧心忡忡道,“瞧这个架势,没走选秀进来,只怕一个嫔位都不够了……难不成要叫这么个小丫头跟咱们娘娘平起平坐?咱们娘娘是潜邸就伺候万岁爷的老人了,怎么能……”

      “好了。”这次是贤妃打断的,“左不过就是个贵妃位,有什么好生气的?有太后和富察家在,她若真从嫔位开始熬,反倒奇怪了。”
      山竹低声道,“可如今皇后娘娘尚在,富察家便急不可耐地送人进来,莫不是皇后娘娘……真不成了?”
      贤妃笑容浅浅,“成不成的,那是富察家的事,跟咱们不相干。”

      山竹看了眼山茶,其实她也有同样的担心,“您真不怕六格格将来爬到您头上去?”
      贤妃看了看桌上篮子里一块绸子,之前原是准备给皇后的孩子绣个肚兜做贺礼,可是皇后小产之后就一直搁置在这里了。贤妃看着那块红绸,摇了摇头,轻声笑道,“做皇后不算本事,生得出阿哥才算本事。”
      贤妃顿了顿,又笑了笑,“我倒是好奇,咱们万岁爷要给个什么位分出去,淑妃?还是贵妃?”

      贤妃站起身来,面前挂着前朝画师的《贤良后妃图》,画上后妃众多,秩序井然。为首的是皇后,端坐凤座之上,下首淑惠德贤四妃勤谨侍奉,还有十多位低位妃嫔俯身跪拜。
      贤妃手指轻轻摸了摸画上的皇后,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然而,现在还远远不是时候。

      “敏嫔那儿,还是插不进人么?”
      贤妃突然开口,山茶还没反应过来,顿了顿道,“是……敏嫔虽然会说官话,但私底下跟带进来的陪嫁宫女只说家乡话,谁也听不懂……”
      贤妃皱了皱眉,“这满宫里的宫女,找不到一个能听懂苏州话的?”
      山竹面露难色,“自先帝遣散过一回宫人之后,现今宫里的宫女大多是京城附近的姑娘,最远也就到安徽了……江浙历来富庶,苏州又少有灾情,许多人家都报了免选,是以宫中几乎没有那儿出来的人。”
      “没有就想法子弄进来人。”贤妃心下不悦,“敏嫔家世不错,又有心思,若没有耳朵眼睛在旁,本宫如何放心?山竹,传信给阿玛。”

      “对了,肃嫔那边,官话学得如何了?”贤妃想起肃嫔,还是好大一阵头疼。
      肃嫔出身也算好,大清最北边极寒之地漠河王府出来的郡主。漠河王府原是北方一个蛮夷小国的皇族,当年圣祖平定北方,漠河王祖上就率先归降,又领兵助圣祖稳住了蒙古一带,大清立国之后便为其建造漠河王府,爵位世袭罔替,永居极北。
      然而漠河王并没有兵权,又离京太远,远比不上蒙古重要,要不然大公主也不会归给定嫔养着。

      历代皇帝对漠河王府都算得上厚待,不过这是漠河王府第一回送人来京,赐给宗室只怕不妥,乾德帝便收下了这位郡主,册为肃嫔,赐居延禧宫。
      贤妃管理宫务,整个后宫,也就肃嫔的延禧宫特殊。
      为了叫她能吃上家乡饭菜,漠河王陪嫁来一个好手艺的厨子侍女,乾德帝也很大方地直接在延禧宫开了个小厨房,每日不用从御膳房领膳食,吃穿用度都比着妃位。
      不过,贤妃发现,肃嫔并不会说官话。虽然家乡话跟官话相似,大多都能听懂,但太后嫌肃嫔不庄重,也就不爱见,叫贤妃寻了个女官去日日教肃嫔说官话。

      山竹回话的表情颇有些纠结道,“奴才也不知怎么说……那位刘姑姑是京城长大的,一口官话说得漂亮极了,可是去教了这么些日子,好像刘姑姑的口音反倒有些偏了……”
      贤妃颇有些无奈,“那就再找新的去,等到除夕的时候,肃嫔去给太后请安,难不成还要她说家乡话?”

      脑子里过了一遍后宫妃嫔,贤妃觉得,乾德帝不爱进后宫是有原因的。
      乾德帝登基之时,根基不稳,妃嫔们天南地北各个地方选上来的都有,家世也参差不齐,生活饮食习惯也都不一样。乾德帝仁厚,体恤各宫妃嫔思乡之情,或多或少地允许她们保留些自己的生活方式。

      定嫔的钟粹宫里头,羊肉是常客。贤妃有一回路过,在外头就闻到羊膻味,从此若无要事再也不登钟粹宫的门。明贵人也在钟粹宫,本来是京城长大的,但在钟粹宫住久了,据说也已经随了定嫔的习惯,不觉着羊肉膻了。
      贤妃曾经体恤明贵人,便问她想不想换个宫殿居住。明贵人当场拒绝,原因是定嫔太喜欢喝酒,如果不照看着些,担心哪天定嫔一不小心把酒喂到大公主嘴里。

      储秀宫的庆嫔是广东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食材流水样进去,庆嫔还在茶水房外头搭了个灶,据说是煲汤用。然而庆嫔自己煲的汤都太奇怪,总用些乱七八糟的食材,贤妃听着都没胃口。
      庆嫔的宫女还问过御膳房有没有蛇,把御膳房总管吓了一大跳,连忙禀到贤妃那儿。上一次听到这么奇怪的要求,还是庆嫔要把榴莲壳子拿来煲汤的时候。

      肃嫔的延禧宫里头倒是没什么味道,但是后院搭了个大铁锅,陪嫁来的东北厨娘经常用那口大锅做菜。延禧宫是个食材消耗大户,据宫女们回报,肃嫔经常点名要吃铁锅炖大鹅和小鸡炖蘑菇,而且在上头得烀上一笼包子。
      肃嫔和陪嫁来的贴身宫女的饭量远超宫里其余妃嫔,但好像就是光吃不长肉,肃嫔日日这么吃,还比来的时候瘦了些。贤妃怕乾德帝怪罪,紧跟着又送了两只新鲜的大鹅去。

      咸福宫住着昕贵人和芳常在,一个是四川来的,一个是广西来的,导致咸福宫的味道经常很奇怪。不是辣得呛喉咙,就是酸臭得让人想呕吐。芳常在进宫之后,找内务府要的第一件东西就是一个巨大的坛子,很快腌满了各种泡菜。昕贵人见芳常在腌东西,也跟着找内务府要了个坛子,腌上了泡椒。
      山竹去给咸福宫送赏赐的时候,昕贵人正在吃一种叫剁椒拌饭的东西,芳常在则在嗦一种很臭的粉。山竹回完话,捏着鼻子就往外走,一刻钟都不想多留在咸福宫。
      乾德帝也只走宫过一回,召幸了芳常在,之后就再也没去过了。

      大概也就永和宫的敏嫔正常些,苏州人吃得比较清淡。
      再有便是长春宫的舒嫔,虽然是山西人,吃什么都得就着醋,但好歹味儿不算很大。长期吃酸的唯一缺点可能就是如果怀孕了不太能早早看出来。

      这些妃嫔各有各的风格,乾德帝本就是为了平衡朝局选进来的,不太喜欢也很正常。
      贤妃其实是河南人,不过很早就进京,在京城长大。除此之外,也就是皇后一个,在京城土生土长了。
      也难怪太后不爱见后宫妃嫔,一个二个都不成个样子。虽说都是官家小姐,官话都会说,但都不是纯正的京腔,太后听着脑仁儿疼。

      思绪转回来,贤妃并没觉着这样不好。
      这些人入不了太后的眼,自己才能大权在握,掌管后宫。不过……等这位六格格进来了,自己该当好生送一份大礼才是。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要到年节下了。
      这些日子,宫里流言如沸,令月即使出门很少,也能听见宫女们在背后议论六格格。自从去过乾清宫之后,六格格便日日去景仁宫陪伴皇后。没过多久,乾德帝也开始时常去景仁宫探望。
      久而久之的,宫里便有了闲话。一开始是“万岁爷去景仁宫莫不是为着六格格”到后来就成了“六格格日日去景仁宫莫不是为了见万岁爷?”

      一开始太后还按兵不动,后头便觉出不对劲来了。六格格的名声若是坏了,那便不好了。于是太后便只准六格格每三日去一趟景仁宫,也不许她待很久。
      倒是乾德帝还是日日都去。
      到了除夕,流言便平下来好些。

      这些都跟令月无关,她只想着尽心尽力伺候好静太嫔,再偶尔替太后跑两趟差事,在太后跟前挣个脸面。
      只是,令月也时常想着,进宫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没有任何跟那场大火有关的线索?
      怀揣着满心的不安,乾德五年便悄然来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