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情感心理学 ...

  •   情感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的情感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消除人类在有外界或自然产生的情绪的紧张和压力的情绪恢复人们健康健全的人格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 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 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 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
      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情感心理学里的分支爱情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是研究男女恋爱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即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 包括恋爱心理和婚姻心理两部分它具体研究: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及婚后各阶段的爱情发展之心理特点等等它是一门应用心理学 爱情不仅受社会、思想伦理等因素影响也受许多复杂心理因素的制约掌握好爱情中的心理问题将会使爱情甜蜜、美满
      一、爱情中的心理特点
      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建立在□□基础上的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高尚情感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建立在□□之上 对异性具有倾慕、珍惜之情的情爱另一是由异性间所产生的依恋及理想、情操、个性追求等复杂因素混合升华而成的情爱
      相爱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爱情美满要获得美满的爱情应具备以下心理条件:其一不过分痴情不咄咄逼人不公开表现自己的爱情占有欲能充分尊重对方美满的爱情要求人把爱情只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开拓与领略自己人生的同时重视对方不干涉对方的活动但又不是漠不关心要为双方的个人自由留有充分余地
      其二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时自己更感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满足即是要有无私精神
      其三美满的爱情是彼此双方独立个性的结合即恋爱双方不作为对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让双方都有发展自己个性的余地
      二、择偶标准的心理特点
      每个人的择偶标准是不同的但男女择偶在心理上也存在着共同性
      男子择偶定向和他在生理、心理上所占的优势相关另一特点是把女性的优美性情放在十分重要地位都希望自己的爱人温柔贤惠美貌本来是天生的但许多男子把爱情与美貌连在一起从而使某些女子滋长了盲目的骄傲于是美貌有时与轻浮浅薄相伴而生染上世俗的恶习因此真正成熟的男子他的择偶常把女性的内在美放在至关重要地位
      女性择偶时很慎重都希望有忠诚的爱人与安定宁静的家庭女子择偶常从婚姻及未来的角度考虑衡量双方的关系比较现实多数女子不能离开成家立业这一恋爱目的来设想对男子的爱对两性间的感情度要求甚严喜欢的并不当□□情择偶侧重男子的内在美--思想、道德、生活能力温存体贴也较注重男方的社会条件
      三、求爱
      求爱是缔结良缘的枢纽新颖别致的求爱会给爱情生添上美妙的色彩求爱有两种形式:
      ①直露式求爱毫无隐蔽、直接向对方表白爱只有在恋人主观上具备了稳操胜券的条件下才能用这种方式
      ②暗示式求爱在不少情况下恋人很难揣磨对方的心思为了避免尴尬常采取试探性方式转弯抹角、间接婉转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暗示式求爱如:向所爱的人赠送“勿忘我” “红豆”
      写求爱信是一种很好的求爱途径要使求爱成功写求爱信应注意三个问题:①称呼不能过于亲呢最好是直呼名字 ②要含蓄含蓄的求爱符合爱情的隐曲性即有美感又易被人接受 ③要真诚只有情真意切才会打动人心若无真挚华丽的词句只是个谎言
      求爱成功双双便甜蜜地进入初恋期初恋是爱情旅途的第一站其成功与否影响着以后的爱情生活
      三、初恋
      初恋是美妙而又珍贵的它一般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一是迷醉期这是被倾慕对象的形象言行、品格、才能等□□与精神的魅力深深吸引而迷醉的阶段此时会出现一种被对象所吸引的近乎幻觉性的思念情绪对方的形象时时在脑海中萦绕并产生综合效应心灵战栗恐慌、幻觉、羞涩、急盼等情绪重叠着占据身心使其陷入强烈而又无理智的恍惚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亲近欲与冲动
      二是怀疑期因为被恋人迷醉拼命地在对方面前显示自我向Ta进言以微妙的眼神和动作来示意引起对方注意但Ta对我有意吗看得起我吗 对Ta的爱的可能性疑虑不止一方稍有不慎或可疑举动 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与烦恼这其实是过敏性思维所致往往自寻烦恼
      三是非我期当终于知道对方也在爱着自己的时候就进入了“非我”期相见时很是激动情感体验强烈常举止失控声音颤抖、脸色紧张没有以前那种“镇静自若”的形象不像平时的自己了故称“非我” 这阶段时间虽短但很重要 在此可判断出爱的深度与强烈性
      四是美化期这时恋者在心里总是把对方融为一体你我不分了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还是穿戴等活动常从对方角度考虑一举一动首先会想到:“Ta会喜欢吗”以对方的苦为苦乐为乐对恋人的一切进行感情升华的审美效应产生美化感:会不同程度地把对方理想化恋人常常依照对方的价值尺度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塑造自己
      在初恋各个时期双方的感情活动强烈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第一单纯性初恋是第一次向异性敞开爱感情往往单一纯真只求与所爱的对象接触、谈心在一起就满足了很少考虑感情之外的社会因素爱情显得不很成熟
      第二强烈性初恋是爱情积聚的爆发常出现强烈的亲近欲与排山倒海的行为驱力对爱情勇往直前地追求但也因爱而排除正常情感与思维出现异常行为
      第三持久性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情感经历单纯专一 对心灵有强烈的震撼因而初恋对人的情感影响是旷日持久的人们长存着初恋的感情记忆并影响以后对爱情的认识与评价许多人婚姻的不幸都与初恋的失败分不开
      四、单相思或失恋
      爱情并非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是常见的事在恋爱挫折心理中尤以单相思、失恋为甚
      单相思即单恋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和热爱为特点的畸形恋爱甚至知道对方不爱自己还要一味追求单相思往往会出现关注、亲物、幻想、错觉等心理倾向单恋分无感单恋和有感单恋无感单恋是对方并不知道你在爱Ta 常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 爱对方却又觉得高不可攀只好把感情深藏在心中自我折磨着 对于无感单恋者若是条件相当不妨大胆地向对方表白你的爱不必后怕也可创造条件接触对方从中试探对方也许对方会有意于你可怕的是有感单恋即对方明知你爱他Ta而Ta根本不爱你你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奉献给对方遭到回绝但你仍一往情深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抑郁很是痛苦
      失恋是指恋爱对象否认或中断恋爱关系的行为给当事人的巨大挫折失恋是一种独特的挫折它失去了对方的爱而这种爱是其他感情不能代替的失恋会产生孤独感、虚无感及对爱的绝望感等心理体验若没及时摆脱失恋的挫折易导致自杀、报复或抑郁但更多的人会处于抑郁状态 表现为焦虑与冷漠抑郁持续过长不仅影响生活工作甚至会出现精神病
      正确对待单相思与失恋彻底摆脱由此带来的痛苦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端正认识 爱情是很重要的但它毕竟不是生活的一切人生更重要的是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失恋并不意味人生的失败或幸福的毁灭何况还有以后的感情生活及别的追求同时也要知道有恋爱必有失恋、也有单相思你只是单恋者、失恋者中的一员不必加大自己的不幸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还会找到称心的恋人倒是应趁此反省一番遭挫折的缘由并从中获得启迪
      ②适当宣泄若把单相思、失恋的痛苦、忧伤闷在心中势必引起不良后果找你的朋友、家人宣泄你心中的怨恨、不满、苦恼朋友家人的安慰会淡化对方在你心中的地位
      ③自我安慰一种是“酸葡萄”型即“吃不到葡萄就说它是酸的” 否定对方的好处尽力寻找对方的缺点以冷却心中的热情如“她长得并不好看”等等方式来获得心里的平衡另一是“甜柠檬”型 把目前的境况的好处扩大化以求得安慰如“还好没和她恋爱否则现在会……”
      ④积极转移一是环境转移尽可能离你痴心所爱的人远一点眼不见为好空间距离的变大会使感情淡忘二是感情转移对方不爱你就别在为对方而痛苦了把感情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如转到工作 帮助别人上但失恋者切忌马上恋爱别的对象因为失恋时很急于摆脱痛苦此时渴求感情寄托往往感情用事很可能导致不当的选择而造成另一次爱情的失败
      ⑤力求升华 把时间精力放到事业、学业上力求用事业、学业的成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心理的快慰促使感情升华其实升华也是一种转移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转移
      五、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情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 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六、爱情成份理论
      爱情包括三种成份:亲密、激情、及承诺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
      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的部分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分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
      在三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分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6、愚爱:激情加上承诺
      7、无爱:三种成份俱无
      8、完整的爱:三种成份齐聚于一个关系当中
      关于爱情成分的判定:
      1、喜欢:属于懵懂的一种好感
      2、迷恋:属于一种痴迷盲目的喜欢
      3、空爱:为了承诺或者别的什么而独守比较愚昧
      4、浪漫之爱:彼此相互喜欢且相互予以予求
      5、友谊之爱:因为朋友之间的承诺或亲密无间而产生的畸形好感
      6、愚爱:因为别人莫须有的承诺而搭上自己的全部
      7、无爱:对任何事物都很淡然属于冷血的一种
      8、完整的爱:彼此相互喜欢且互相予以予求加上相互承诺牵绕
      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对于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
      利他之爱: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七、爱情关系的依恋风格理论
      此类的研究取向也不脱将爱情分类但多了将爱情关系与依恋关系做了一个连结研究者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恋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对后来的爱情互动型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在以下介绍两种爱情依恋风格理论
      1)三类型的依恋风格理论
      有人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恋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恋风格”:
      “安全依恋”: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逃避依恋”:与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
      “焦虑、矛盾依恋”: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二)四类型的依恋风格理论
      Bartholomew和Horowitz以上述爱情依恋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 发展出一种四类型的爱情依恋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像”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像”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恋风格:
      安全依恋: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焦虑依恋:由负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排除依恋: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逃避依恋:由负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混乱型: 没有存活的计策会拒绝但是决不让你走
      了解自己的依恋形态尽量走向安全懂得处理冲突和差异刻意去经营爱情和友情健全的人格不要逃避冲突受到爱多的人对生气是会原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情感心理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