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归园田居(其一) ...

  •   【从陶渊明后期的诗作中,不难看出陶渊明的本心是向往质朴天然的,但是俗世的志向却也拉扯着他走向官场。那么为什么是在二十岁呢?】

      配乐开始变得低沉。

      一双执卷的手首先进入天幕的画面,修长的手指徐徐翻动书页,只见一位俊逸的青年执卷端坐,少顷,青年按了按眉心,似乎是有些烦躁不安。

      不是竹简!

      秦始皇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但这一幕还没等秦始皇仔细观察便飞快地破碎了,取而代之的鲜艳的旌旗,交击的刀剑和冲锋陷阵的呐喊。

      天音肃穆,一改之前的轻佻:

      【公元383年,也就是在陶渊明19岁的时候,一场决定南北前途命运的大战在淝水打响。】

      【宣称“投鞭断流”的秦王苻坚率兵近百万,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

      雄骏的战马上,苻坚昂然端坐,“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

      一声令下,数也数不清的马鞭被抛掷在奔涌的河流之中,河流流势不禁为之一阻。

      苻坚见状仰首大笑。

      “足断其流!”

      大秦 咸阳宫

      始皇帝陛下看着天幕施展的神奇仙术,心潮滂湃,无数个念头在心中闪现,却是毫无头绪,心中一片惆怅。

      “此乃天人所作,非人力所能及也。”

      徐福那边不知道好没好……

      自从上次天幕之后,秦始皇就决定加大给徐福的资金投入,盼着他早日出海,寻到长生之术。

      【消息一经传出,晋庭紧急做出反应,谢玄领兵八万于淝水与苻坚的八十万秦军对峙。八十万打八万,但是结果却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秦军败了,苻坚本人更是“身死国灭”,下场凄凉。】

      太和五年关内

      绫罗幔挂,紫金香炉袅袅升起云纹般的烟雾,皇宫内此刻安静的可怕,宫女太监,妃嫔群臣,所有人都噤若寒蝉,恨不得自己没长耳朵,压根就没听见天幕的预言。

      得知自己结局的苻坚又惊又怒,他想不明白自己未来怎么会输得这么惨,甚至到了到了“身死国灭”这一步。

      随侍在身边的慕容冲则是攥紧了垂在身侧的手,用力到指尖发白,竭力控制自己不露出分毫的笑意。

      香雾缭绕中慕容冲垂眸,长而浓密的睫毛在他的眼下投出一片阴影。

      “苻坚,我等着看你的下场。”他无声说道。

      唐朝 天策府

      史书上的另一位秦王殿下本来在与将领们宴乐,天幕出现之后秦王便让歌舞停了下来,专心致志地看着天幕。

      其他人也跟着停了动作,直到——

      “这……怎么能不赢呢”李世民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作为平定天下的主力,战功赫赫的他向来可只有以少胜多的份儿。

      “俺老程也不明白。”程咬金也是一脸匪夷所思。

      淝水之战作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案例流传于世,其实他们当中的某些人也不是没有复盘过。

      但是看见这样的结果仍然只能面面相觑,因为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双方兵力悬殊如此之大,在淝水之战前,没有人会相信八十万打八万会输。

      这怎么能不赢呢?

      始皇帝陛下陷入了深深的不解。

      天幕目前出现了两次,虽然按天幕自己的话来说是在盘点后来的必背诗词。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法,作为皇帝的嬴政从天幕关于背景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是——

      秦朝之后会有其他的朝代。

      大秦同样也拥有庞大的军队,但百万大军这几乎是大秦帝国的总兵力。秦能覆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一个重要的依仗就是强劲的军事实力,足够多足够强的军队和忠诚优良的将领。

      但是后世之人却能拿出八十万军队用于一场战役,而且还输了……

      同样不理解的还有许多人,但是这些无关诗词歌赋的疑问天幕自然是不会回答。

      天幕是一个合格的播放器,对于它引起的轩然大波漠然处之,继续播放。

      【这场战争的结果,确立了南北对峙的格局,东晋得以喘息,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但是在战争结束的第一年,想来也知道为了征兵打仗,底下的平民日子不好过,他家虽然好一点,但当时也到了困顿的地步。“弱年逢家乏”,便是这个时候。】

      画面又转到了青年身上,和刚开始相比,他更削瘦了,眼圈乌黑,看起来很是疲惫。

      将手里的书卷收拢合好,他起身向门外走去。

      【一方面是自己的志向,一方面确实是家境每况愈下。二十岁的陶渊明就这样一头撞进了俗世尘网之中,一去便是三十年。】

      苏轼颔首,他知道天幕接下来要讲到陶令公的出仕生涯了。

      论起来,他此时的处境与陶公倒是有几分相似,但是陶公率直,他是自己请辞,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自己是被贬谪,贬谪再贬谪。

      想到这里,苏轼自嘲一笑。

      天幕流动,宛如一张展开的画卷般,出现一幅芳草遍地,落英缤纷的美景。美景慢慢向左滑动,出现一个身着青衫的身影,那人极目远眺,衣袂飘飘,头顶青松,脚踩清泉,一个宁谧美好的诗意画面就这样跃然纸上。

      “气韵生动,形神兼备,随类赋彩,真是妙极。”赵佶满意地捋了捋胡须,虽然他当皇帝不行,但是在书画一道是实打实的大家。

      其他朝代的反应不外乎如此,不同于诗作文章需要一定的欣赏能力,画好不好看却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而顺着陶渊明视线的前方看去,画卷的右半部分又变了,与之前的和谐柔美不同,画面诡异又扭曲,血海之上是高楼殿宇,冠盖如云,但这些无一例外仿佛被刀剑砍断了似的,支离破碎,不成整体。

      赵佶皱眉“太过奇诡,反而毁了画的隐逸之境。”

      有人看到的是诡谲,有人看到的是血海,唯有在乱世中的人才能更加深刻体会到画中真正的意境。

      东汉

      有许多谋士对陶渊明的处境感同身受,大争之世,但是又有谁的心敢保证从未没向往过安静祥和的生活呢。

      许都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画卷,心中不由大怮,人,不是一开始就是枭雄的。

      想当年他也曾经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少年。为了匡扶汉室的目标,他愿意舍身取义,去刺杀董卓。

      然而随着大局改变,诸侯征伐,这些年来,吕伯奢,陈宫,袁绍,许攸,年少时熟悉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被他几近屠戮一空,甚至连城也屠了好几次。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负我。”

      这一次,他派人为荀彧送上了食盒,从上次天幕之后,荀彧就变得寡言少语。既然不能为他所用的话,他想荀彧知道自己的意思。

      对于自己的所行所为,曹操不后悔,但是最后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迷失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魏晋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陶渊明的家世不算特别显赫,所以在最开始的数年时间里,道路且长,风波阻途,他奔波东西,得到的只是温饱而已。】

      【这一情况直到他二十九岁,这一次他终于当上了官,出任江州祭酒。但是陶渊明在官场上是痛苦的。可以这样说,建功立业的志向和质朴求真的本性之间的割裂和斗争陶渊明始终是前半生的主旋律。】

      【更雪上加霜的是,时局动荡,官场黑暗。“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对此他挣扎了十二年,时隐时仕,五次做官,五次归乡。】

      天幕打出了陶渊明五次做官的具体经历。

      在刘宋之后改名陶潜的陶渊明为之一怔,想不到天幕居然对他这样一个归隐的小人物如此了解,毕竟有些经历过的太久,连他都要忘掉了。

      【公元405年,陶渊明的叔父怜他家境贫苦,设法将他委派到彭泽当了县令。这是陶渊明第五次出仕,也是最后一次出仕。】

      【到任八十一天后,那年冬天,郡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

      画面一转,

      “县公,督邮大人您得罪不起啊。”有小吏苦苦劝道。

      与年少时的清俊不同,曾经挺拔如松的腰板如今佝偻了许多,鬓角也染上了点点白霜。陶渊明闻言长叹“我岂能因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眼见天幕里的人取来笔墨纸张,苏轼有些激动,熟读陶诗的他自然是知道接下来陶渊明将要写的文章: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辞呈《归去来兮辞》。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经太久太久,陶渊明真的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 作者有话要说:  三千字了!史诗级突破!政治方面点到为止,太乱,越了解越闹心,把陶渊明扒拉完开个轻松的调剂一下,然后再第三个必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苻坚本人还是挺仁义的,但是太轻敌。感谢在2023-03-02 17:21:01~2023-03-03 20:11: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日光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