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永庆十二年 ...
-
从扬州到都城的路向来崎岖,原来永平年间有官吏上书请求重修,但当时中书省便以劳民伤财为由直接驳了回去。
卫骊坐在马车内,忽被一个颠簸震醒,他这才缓缓睁眼。窗外已至傍晚,天色昏沉,照的人十分压抑。
脑子渐渐捋清头绪,才逐渐反应过来,刚刚自己明明还在沉香别院,怎么突然就在马车上。难道是父皇发现自己去了别院,特地派人把自己绑了?
虽也想过或许是做梦,可这马车的颠簸却是真真切切的。就在困惑之际,窗外一名小厮轻轻拨开了帘子,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如今里都城也就十几里路,只是这天色快暗了。不知是就近找个驿站歇下脚,还是快马加鞭赶到都城?”
公子…这是他十几年来第一次听人叫他公子,他从小在皇城里长大,除了前两年随父皇巡视各州外,从未出过都城。
左右也就两个时辰左右的路了,比起在外头,还是在都城里更安全。
如今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先把这个小厮打发了要紧。卫骊便随即回道:“还是赶紧去往都城吧。”小厮听了命,便立刻令前前后后几十人加快速度。
待到都城时,天已彻底暗了。自城门进入,城内灯火通明,无论是普通的酒楼,茶舍还是街边的商铺,都人满为患,车水马龙。就是坐在马车里,耳边还是充斥着行人的谈笑。
马车穿过繁杂的人群,径直往西街走去。西街多供贵人们居住,街上的杂谈声也渐渐变少。
马车终于停在一户人家门前,车外的小厮喊了一声“公子,到了。”随后就立刻拿来马凳,恭恭敬敬的请卫骊下车。
此时正值大雪,卫骊披着斗篷站在车下。这才看到府外挂着的牌匾——柳府。
可按理说,都城不该有柳府。
自邯郸一战后,柳氏元气大伤,故退回河东一带,盘踞当地四郡。而父皇却因为母后的缘故,不仅未对柳氏加以追击,这些年对柳氏也少加约束,致使柳氏在河东权势熏天。直到前年自己开始处理政事时,才对其有所打压。而这些年,朝中也无柳氏族人任职。
可如今这柳府的匾额,却是实实在在挂在这上面。身旁的小厮见卫骊看得愣神,怕是觉得主人未来欢迎,而有所不悦,便恭维地解释道:“今日宫里的淮南公主办生辰宴,姑娘作为伴读,便也被受邀参宴,怕是要再晚上一个时辰才能回来。”
淮南公主?好笑,父皇除了自己以外再无其他子嗣,哪来什么淮南公主。
等等……卫骊突然忆起自己十岁生辰时,好似是有一位淮南长公主入宫庆贺,那时她醉后还拉着自己,笑着说着什么不愧是卿卿的儿子。只是她话才说一半就被驸马拉走,还连忙向自己赔罪。
淮南公主……柳府……伴读
难道,自己是回到了从前?怎么可能,那自己又变成了谁?如果真的回到从前,那小厮口中的做公主伴读的柳氏姑娘,岂不就是他的母后!他自出生起就未曾见过他母后一面,当真是上苍垂怜,给他这个机会么?
为防旁人看出破绽,卫骊只好强装镇定的让小厮带路,等到了厢房中,才留下一个看上去畏畏缩缩的小厮问话。
小厮刚想起身替卫骊整理行李,便被他拦了下来。
“你可还记得,我为何入京?”卫骊看向窗外,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
小厮心头一惊,紧张的结巴了起来,回道:“公子是无意冒犯了江姑娘,才被家主一怒之下赶到都城来的……”
“冒犯?”卫骊转身看向他。
小厮吓得连忙跪了下来,解释道:“公子,公子并未冒犯,是那江姑娘故意打扮的花枝招展,主动招惹公子的。公子对她也不过是夸赞几句,谁料那江姑娘就生气的告诉了家主,这才连累了公子。”
小厮察觉自己提及公子的气事,怕是又要被公子处罚。本还想再说几句夸赞他的话挽回下局面,谁料卫骊直接打断了他,直直的看着他,又问道:“那我,又是什么身份?”
小厮有些愣住,尝试学着管事们的谄媚的话术说道:“公子出身河东柳氏,身份贵重,自小…自小通习六艺,文武双全!”
卫骊瞧着这小厮颤颤兢兢的模样,便猜到这身子原来的人怕是品行不端,还未曾善待下人。至于他来都城,怕真的是因为这副身子的人“冒犯”了那位江姑娘。
嚯,看来真是位纨绔。
可惜,这十八年来他都不曾对女子动过情。纵使是早早的便与徐二姑娘定亲,也只是为了稳固朝堂罢了。只因,他实在不想重蹈覆辙,让他自己的孩儿,也自小无双亲在陪伴。
小厮就那样跪在地上,摒气息声,等候主人的发落。卫骊为防被怀疑,又笑着说:“既明白我如今的身份和处境,以后该如何做,你应当也知道了吧。”
“是,小人明白。若公子有何吩咐,随时使唤小人阿竹便是。”小厮不假思索的回道。实则那小厮表面上强装应和,可内心实在不解。从前公子向来直来直去,有何不乐便拿下人出气。这如今莫不是真要洗心换面,重新做人了?
卫骊正准备答应,让他随后退下。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来人说道:“公子,马上就是上元节了,小人在街上看见许多灯笼,想着公子向来爱收集灯笼,特地买来献给公子。”
“好,拿进来吧。”卫骊扶额道。来人是周管事,最善于讨好这原来的主子,连随便一个小喜好都了然于心。卫骊接过灯笼,随后便挥挥手让二人退下。
本想找找随行可有什么书籍,以便他了解如今到底是何年何月。奈何原来的公子大概实在是不学无术,带的只有几本闲书。
卫骊无奈只好仔细端详这个灯笼,灯笼上是个十五的月亮,饱满圆润,大抵是希望人世间都可以团圆吧。只是这样的团圆,他怕是无福享受了。卫骊向下看,隐约见到灯笼下侧有一列小字,写着“永庆十二年”。
永庆十二年,离自己出生还有四年,离他父皇称帝还有五年。想改变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