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序章 ...


  •   我将以简短的场景以及小事件的形式呈现这段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回忆,毕竟唯需修缮的是我们已逝的时光,如此脆而不坚。其实如果是以流水账时间顺序述说这一段时光,我倒觉得没意思了,我会插叙一些小时刻。
      对于住宿生的我,最快乐的大概就是晚自习的时间。放学后吃饭和洗澡的时间可以自己随意安排,剩余的时间一般都很充裕,足够回到宿舍再休息半个小时然后去晚自习,前一个礼拜我也是天天回宿舍休息,后来便发觉没劲,不如直接去晚自习。和我一个想法的同学一开始不多,但后来好像就多起来了。
      我最喜欢晚自习,因为晚自习有涂鸦板,有纸飞机,有朋友帮我讲题。晚自习的课间还能看班里同学用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打羽毛球。拿乒乓球拍打羽毛球的那位就是我喜欢的人,我一般在朋友面前叫他“夜宵”,因为缩写相同。
      我是个喜欢记录的人,经常拿手持拍摄器拍来拍去,但是拍的唯一一张他的单人照是他在教室里低头看书,一手拿着自己做的塑封起来的枫叶,另一只手陷进浓密的黑发扶着额头,他带着黑框眼镜,白色的衬衣和蓝色的校服外套。
      他偶尔也会参与晚自习的纸飞机行动。一开始传纸飞机好像只是我和好朋友传纸条的媒介,后来渐渐的大家就都玩起来了,纪律委员也很温柔基本不会很严肃的没收我们的纸飞机。
      我喜欢和大家待在一起的晚上这两个半小时,我喜欢把两三个桌子拼在一起摊满回家作业和书本考卷的样子,我喜欢偶尔听见的窗外的烟花声和船鸣声,和困了就把脑袋埋进手臂里的感觉,更喜欢写累了侧过头看他,如果恰好他也看我,又会获得双倍快乐。不过我一般遇到不会的题目不会问喜欢的人,而是偷偷坐到小吴身边请教他,她是我们宿舍的超大学霸,也是除了我以外唯一没退宿的。她一般都会耐心的一步步教我。

      还记得初入高中的我整理好大大小小的行囊,到学校去报道、整理宿舍。除了必要的物品,我还带了两幅画,和用框裱起来的字,四个小玩偶,以及很多“光源”(台灯、小挂灯,吸盘灯以及一个手电筒)。去给未来属于我的一方天地添一些温度。从窗边探出身子时见到的天空实在格外透彻,那天我们四个舍友相互结识、交友,相谈甚欢,我们结伴去听了那个开了两个小时的无聊的住宿生大会,结伴熟悉、寻找路线,回宿舍后依旧夜谈,聊过去聊未来。去畅想如影视作品、艺术作品中描绘的高中时代。可惜后来的四人间慢慢变成了双人室……

      第一次上体育专项课的日子,是九月的中旬,我也与同学相处了几个礼拜,虽然还是不能熟悉大家的脸与名字。
      我和我另外两个舍友恰好都选择的是射箭专项课,在跑道拐弯那侧角落有两个靶子,我们一行人被陌生的老师领到那里,做一些基本的热身练习。然后就是两把弓供五十几人练习。我握住那把弓:手嵌进木质握把的中间,两脚分开侧身拉开如半月的弓,弓弦在两指间拉开紧贴侧脸,手也绷的笔直。眼中的准心找好参照物。“嗖”箭就出现在了靶子上。这是有意思的,但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参照物才能提高命中率,可选择这项运动的运动的人不少,射完后把弓再接力给身后排队的人,一节课便握不了几次弓。无聊的等待间我和好友便发现了身后的高三楼,那是连接操场出口的一个小道。神秘又灿烂的,像另一个“国度”。它有一种安静的魔力,平静的刮走我的浮躁。我最爱秋天的那里:散落的秋叶就像婚礼的红毯一般,将道路的缝隙装点,盘踞在心中。枫叶和杏叶都开的美好,而我也终有一天,要来到那里,进行我最后阶段的学习。
      九月底,我们举办了运动会,这大概是入校以来第一次大型活动,有的班拉条幅,有的班用小喇叭,和各种应援物。我们则是准备了一些零食。那天是星期五,一整个下午,五个小时都泡在了操场的看台上,我因为嗓子哑了,本应吵闹的我也十分安静,陈沄坐在我身边,和不能说话的我聊了五个小时,后来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有一次接到通知,高一新生周五要看讲座参与活动,不过当然不会占用上课时间,于是理所当然的冲掉了一节社团课。但不知为何那次讲座越拖越长,就像绵延不断的山水不断流淌,煎熬的等过一刻钟又一刻钟,第二节社团课的时间也快到了,只有十五分钟。在结束的一瞬间,我瞬间想逃离这个硕大的立方体。我早就知道夜宵坐的位置,他坐哪我都能看到,出去的时候回头就能看见他。
      我问他,还去吗?
      他点了点头,我已经记不清他有没有说话。
      我们一起从如潮的人流堆满的楼梯口下楼,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到一楼大堂,我看到大家都零星的回班级,没主见的我也动摇了内心:要不要先回班级呢,他会不会改变心思先回班级呢?于是我回头,想看看他是怎么想的,但朝我涌来的人群一个个陌生的面孔,这让我心一冷,饱和度本就不高的天,也好似变得更低更沉,结果一抬头,他就在旁边。很明显他早就看到了我。他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他,我估计明白了他还是决定去社团看看,虽然那时候大概社团都下课了吧。我们就穿过熟悉的像学校后花园似的高三楼,上楼,拐弯,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圈高二社团同学围着老师看他写毛笔字,是的!社团还没下课!!我们就都喘着气,看老爷爷写书法,墨在笔尖洇开,也在我心中洇开来……

      还有次社团,老师看见了我手中拿银杏叶做的书签,便让我再做几个,大家一起做,送一个片给她。
      于是我又做了三个,一个人给老师,还有两个给和我同社团的同班同学。其实只是为了给他。
      银杏叶上写了他的他的姓,希望他能收藏很久。
      这个契机让我顺理成章的得到了他字典里夹着的一片樱花。他在他厚重的英语字典里夹了很多片枫叶和一片樱花,现在这片樱花属于我了,后来和他走在路上时他提起,这个樱花是在他家门口摘的,可惜要搬家了。

      十月初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拍了班级的第一张合照。我站在第二排,左手拿着学校的纪念板右手比耶。照片了里可以清晰的拍到天花板上设计的学校校徽和背景墙上用黑白方块拼成的陶行知先生。校史馆在最高层,里面有很多高科技,还有一些的高三学长学姐作为讲解员,带我们一路参观。

      和高中同学度过的第一个节日貌似是万圣节,我拿着装满糖果的小南瓜,晚自习时给每一个人分享了糖果。其实我自己不爱吃糖,但我喜欢过节,所以提前两个礼拜就买好了糖果,期待万圣节的那天。那天是星期天,每周天晚上回学校参加晚自习的我当然不能错过万圣夜这么有趣的节日,于是就提上前年买的小南瓜了。我把巧克力铺在最下层,糖果盖在上面,在平安无比的万圣节,班级里即使没有捣蛋鬼也能充满糖果的味道……
      十一月初,第一次参加社团课。纂刻社团的第一节课其实不太美好,对于从来没尝试过纂刻的我来说,控刀什么的太困难了,即使是最基础的回字型我也无法完成,只能看着坑坑洼洼的被我残害的石头发愣,可是后来我渐渐迷上了与吵闹的我相对的,这项安静的手艺活。我觉得即使是退休以后,我也会天天刻石头吧。在参加社团课前我就购置好了装备:铜质木质的印床、一整套八支刻刀、一盒古法红印泥、还有一个集印本。但我都没带去学校,因为学校发的东西就足够完成纂刻的事情,若是带去一是不方便,铜质印床实在是有点重;二是显得特殊显得奇怪了。所以这些东西都摆放在我的床头柜上。
      先铺上一层黑色橡胶的防滑垫,左手再带上黑手套,把石头放进木制印床,用螺丝拧紧固定,右手执刀,左手扶石,就可以开始工作了。第二次课,老师为了让我们对纂刻提起兴趣,便提出可以刻自己的姓。老师是个慈祥的爷爷,皱纹嵌在他的脸边,却不显的突兀,像淋了初雪的白发温柔又软糯,他带着黑框长方形眼镜,细细的,亮亮的。在黑板的田字格上,看着我们的名单,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的纂刻体。我便誊抄在属于自己的石头上,要强又无知的我没让老师打稿,并没有把字反写,所以我正式刻的第一方字,是反“徐”。

      十一月中旬学校举办行知杯足球赛。经历了上一场运动会的大型活动,各个班级都有了准备,宝蓝色的看台上红色条幅也多了起来,淡了一个色调的天上没有云。我们班则定制了一个班旗,上面是我们班“门神”的头像,也算是吉祥物。之所以叫他门神,顾名思义,他守门十分厉害,虽然在这一天前,我曾抱有怀疑,因为门神瘦瘦的,他穿着那件黄色球服,更显的单薄。
      比起守门员,我对守门员的手套更感兴趣,灰蓝色的手套厚厚的连接着护腕。
      那天我带着手持摄像,定格了门神在球框向我比耶的照片。接下来的比赛过程我不是很记得清,因为我不太懂足球,只知道球窜来窜去,过程热烈又美好,门神也不负众望的接了很多高难度的球,我们班就不顾冷风,围在球框边看,哈出来的气像云般氤氲着,夜宵是挥旗子的人,一阵又一阵的挥舞,旗子也随风发出海啸般的低吼,我只觉得夜宵好帅好帅,天好冻好冻。
      后来球赛的结果虽然不怎么理想,但是这都和雪泥鸿爪似的终会融化成美好但又模糊的回忆。

      十一月底举办了班级合唱活动。

      十二月一号我在学校度过了生日。那天是星期四,还没转走的小门还有常驻对象小吴都陪我卡了零点才睡,我收到了小门画的手写信,我想我会收藏很久。一觉醒来,写字桌上还多了一小袋生日礼物,是陈沄送的,里面有两个好看的小本子,和一个护手霜,一个创口膏。来到教室,收到了前室友小江的生日祝福,她是我现在的同桌。再后来就是平淡的度过了上午的课程,那天恰好赶上了辩论赛的初赛,而小门恰好要去打比赛,就让我和小江拿着她的辩论稿慢慢去食堂,而她先去。
      我们抵达食堂,习惯性的去靠窗位置找到了她。“你们来啦,我正想去找你呢,该办的仪式还没办!”。这让我想起不久前食堂里有社牛的人大声过生日,全食堂都在鼓掌,祝他生日快乐时,我和身边的小门说“嘿,我生日那天也给我安排”“ok”。然后他就陪我来到排队的地方,用比我想象中声音还大二十倍的声音说“今天是十二月一日,这里是高一(x)班的小徐小徐,让我们祝她生日快乐!!!”她说完拍拍我的肩说“那我先去吃饭了喔”。我点了点头。其实虽然确实很社死啦但也真的真的很开心,很喜欢食堂里大家起哄的热烈氛围,此起彼伏的鼓掌声和祝福声都像独属于高一的我的一份礼物。我和小江拿好饭找座位的一路上都有人祝我生日快乐。饭还没吃完,夜宵走过我们面前,说了些什么,但是我完全没听清,我把脸拧成一团,表示我没听清,而他重复了一遍我还是没能听清,便转头问小江。“他在说生日快乐”哦哦哦哦!“谢谢!!!!”我尴尬又开心的连忙道谢,虽然尴尬是占多数的,我感觉他也尴尬的要死了。吃完饭后,我和小江得到班主任许可后赶去看小门的辩论赛。
      来的或许是晚了,我和小江就坐在左侧高台上,也许有些显眼,而我们左边对面则是夜宵和他的好朋友。我一眼就看到了他们,不知道他有没有看我。
      下午过的平淡也美好,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些小插曲,关于我和夜宵,我跟好友吐槽听不清他说话的事情被他知道了。
      晚上我决定请全女寝吃必胜客来庆祝我的生日,后被男生听见便决定也给他们点两份小食拼盘。但我不可能去围栏外拿好外卖又送到男寝,只得必须叫男寝的同学陪同。晚自习下课,我竟一路看不到一个男生,但却在路灯下看到他———夜宵。夜宵和他的朋友在那里走着,我和朋友小门便追过去,他朋友连连摆手。
      “我要回寝室打游戏的”
      我沉默。
      “我有空我有空”
      只听他轻声说着,被我捕捉到了。
      我们就一起走在宿舍楼后半面偷偷拿外卖的铁栅栏那里。那天不知道下的是小雨还是小雪。只是路灯下的雨雪飞下虽没有尘埃来的灵动轻盈,但却如此浪漫,每每想起便想附上其他意思,即使后来上海下了一场正式的雪,只不过我一直把这晚才当作是初雪。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我好想一直这样走下去,和他于无人的黑夜,长长的路笔笔直却没有尽头,只有暖黄色的路灯,只有身旁的他和无休无止的飞雪飞雨。
      到等外卖的地方,发现基本全男寝的人已经等在那里,我很惊讶也很开心遍录了视频。没曾注意他也瞄过镜头,后来他绕到我旁边,口齿清晰的又说了两遍“生日快乐”
      可惜没录下来。
      时间就这样开始定格。

      网课前的最后一次社团课,停电了。我们看着日光由明转暗,老师说可以早放,大家陆陆续续的都离开了,夜宵就坐在我左侧,我余光能看见他早就整理好了物品。不过我大脑偏执,埋头继续刻我的石头,我拿出手机的手电筒,继续在乌漆麻黑的教室里刻石头,在原放学时间五点十五刻完了,天色像妈妈喝的桂花拿铁。窗外的叶片是如此明亮,我被吸引过去,想去拍照,便走到窗边,没想到后面有脚步声,转头一看,是他。虽然后来想起感觉他一定是在等我,可当时的我竟想验证他是否在等我,便墨迹的到处又拍了拍没走,他也没走,只到我要离开教室,看向了他,他也和我视线对上,一同出了教室。下楼时,他还提醒我忘带的雨伞,我多希望能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能更长更长。
      下到第四楼,我瞟见天台的门开了,就自说自话的进去了,他没跟进来。我以为他走掉了,于是更肆无忌惮的挥霍时间,慢吞吞的拍摄,吹冷风,拍视频。快快乐乐下楼时竟发现他在转角处等我。
      然后他就走在我前面,走的有点快。
      我小碎步跟上时确实有些响了,他就明显的放慢脚步了。

      十二月初准备圣诞晚自习给大家的圣诞节礼物。我和小吴趴在寝室黑灯瞎火的地方,包装着给大家的礼物。
      十二月底网课。
      无法和大家一同度过圣诞节了啊。
      网课前那天大家匆忙整理行李回家,而我急着跑回宿舍拿给大家提前准备的圣诞礼物,跑得急,在讲台那里和夜宵“撞车”,贴的很近,咫尺远近的我们,安之若素,愣了一秒再互相让开,我继续加码奔跑。
      后来在漆黑的寝室我分了所有的圣诞节礼物。

      网课期间我终于在微信上开启了和他的沟通与交流。都是一些节日祝福和学习问题。有一次我问他要数学金典答案,不过苦在我连答案也看不明白,填空更加不解答案如何出来的,他竟后来发出了每道题的做题过程解题思路,我更加的喜欢他了。
      他微信名是方舟的一个干员的名字,我不玩粥也不懂粥,但半夜看完了这个干员的人物情节线,不知道对他是有什么特殊意义。
      因为封的草率,大多同学没把课本带回家就要经历长达一个月的网课并且连着一个月的寒假。于是市里面安排了一天返校日,为了拿自己的课本。也是这个学期最后一天回学校,本准备看到他后和他说“明年见”。可最后看见他还是失去勇气,什么也没说出口,也许说出口了个“你好”。
      我在黑板角落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花了一只猫猫,以及,想说的话———明年见。
      没想到班中同学也效仿起我在黑板上留言了自己的心之所想,他写了“岁月更新”

      明年见,岁月更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