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泰米尔街区的店铺 ...

  •   年轻的姑娘诧异了,刚才在阳台卖呆儿时,街道上还是车少人稀,就盥洗的一会儿工夫,却变得熙熙攘攘了。

      首先是人头攒动,路人都迈着优哉游哉的步子,不躁也不急,不会全是来休闲观光的游客吧?

      应该大多是本地人,青年们穿着打扮并不时尚,衣裳像是随随便便搭配的,若是有不同的十件上衣与十条裤子,他们能组合成一百种方式。羽绒服配筒裙、西装搭牛仔裤,不伦不类的装束并不稀奇。

      年长者倒是矜持稳重些,大多穿戴着民族服饰,男的是过膝的褂子,头戴黑色或织花椭圆形布帽,下面是胯大裆肥腿瘦包脚腕的马裤;妇女大妈们则喜欢色彩艳丽的纱丽,或是露着腰和上腹的紧身无领小衫,大概其是受到邻国三嫂的影响吧,毕竟尼泊尔人是雅利安人和西藏蒙古人的组合嘛。

      没见有人背包拎兜的,不分男女均在腰间缠裹着白色或黄色的布带子,额头上点着鲜艳的朱砂痣,而且多数人光脚穿着拖鞋,露着黝黑爆皮的脚丫子,若是被足控的迷恋者看到了,保准能从根本上改掉他或她的秉性癖好。

      这里的人们个头真不高,与自己相仿。与其对视感到非常舒服,不用像在国内仰着头有压迫感了。就连对方也有同感,笑嘻嘻地冲着她左右连惯地晃动脑袋,似高兴得不亦乐乎,好像在说“这外国小姑娘的模样、身材长得不赖呦”。

      自从踏上这片土地,姑娘就感到此地人在电线上舍得花钱、花工夫儿,满天扯得像蜘蛛网一般,把电线杆子上缠得如同个巨型的马蜂窝,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扣扣搜搜,不大气啦。

      局促的房间、低矮的门窗、狭窄的街道,就连红绿灯、垃圾桶都省下不设置,下水道也懒得去挖,还在沿用黑乎乎排泔水的明渠。出租车也不例外,以缩头缩脑的奥拓居多,可能是老城区过于逼仄了,宽大的车型不易通行吧。再加上到处乱窜的摩托车互不谦让,就是有交通指示也是视而不见,把整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连城市的管理者都无可奈何了,但绝没有知难而退,就此躺平听之任之。在拥拥挤挤的交通咽喉,总会安排一个戴着白色大盖帽的交通警察来维持秩序。可往往收效甚微,形单影孤被淹没在车来人往中,违章者一如既往地视而不见,还是一样的我行我素。

      真得为警察说句公道话,他们还是颇具责任心的,哪怕不能扭转乾坤,让所有人规规矩矩遵章守法,也要拼一己之力尽职尽责。

      这不,不远处十字路口的那位执法者,正与不良习气做斗争呢,以瘦瘦的身躯挡在逆向行驶的轿车前面,似《阳光照常升起》里潘普洛纳斗牛场上的斗士罗梅罗附体,将身躯最大程度地暴露出来,保持洗练的动作,等待给不知悔改的家伙致命一击。他与车内同样执拗的胖子僵持对视着,像两尊木雕泥塑面无表情,一动不动。

      姑娘并不上心他们两个人的结局会是如何,到底谁最后败下阵去。

      却早有个戴着小花帽的户外主播站在跟前儿,兴致勃勃地举着手机,嘴里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只听清他一口一个“老铁们”地喊着,原来小伙子跟自己是同种,或许是个华裔吧。

      她只扫了一眼街对面仿古门头装饰的“成都食府”,根本没有进去吃饭的奢欲,不想跑了这么老远来吃国内的担担面、叶儿粑、赖汤圆、麻婆豆腐、还有乐山的跷脚牛肉,至于夫妻肺片、香辣兔头从来都是敬而远之。

      拿定主意只想品尝一下尼泊尔原汁原味的饮食,也好为回去后与金刚兄弟积累谈资。于是迈开步子沿着街道向东面寻去。

      这路面有些沾鞋底子,湿湿滑滑的,内增高鞋“嚓嚓”地像是在揭狗皮膏,难道是昨晚下了场雨,或是山岚雾气掠过结露造成的?唉,这泰米尔街区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中心城区了,怎么会是条土道?这也太大煞风景啦。

      走了一会儿,姑娘有些泄气了,饭铺都未开张呢,这样的处世态度,真是让人卑服啦!

      姑娘抬起腕子看了看表,已经过了十点钟啦,两边的买卖铺子几乎都锁着门,即便营业的也是华人开的中餐厅与藏餐馆,是自己不想选择的。

      没有找到当地的特色馆子,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光顾了一家羊绒店。吸引她的是吊挂在二楼外墙的服装模特架,塑料假人栩栩如生,一个个套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似现代版的飞天排成一列。还好,都用一根根绳子牵着脖子,不会蹦跳下来吓唬行人,也不知天黑后老板收是不收?

      姑娘不禁为店主人的大胆逗笑了,什么样的招法都想得出来,用这种博取顾客眼球的方式也太匠心独具了吧?心里记下晚上可不敢走这条路。接着发现这嚇人的仪仗队还不算狠活,其门口张贴着一方小纸片,上面用中文写着“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就冲这告示也得进去支持一下喽。

      她只有高中文化,不认识店外招牌上写的外文。看起来像是藏文,又不完全像,一串一串向下滴啦哒啦的,让她联想到冬天里老家房檐下的冰溜子。

      招牌上还有英语呢,她只会几个常用的单词,譬如hello、ok、sorry、money什么的,两个单词的也仅会寥寥几个,how much、thank you吾的。长字符就更是两眼一抹黑了,单独的字母拆开来勉强能读出发音,若搅和在一起,就是它不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啦。

      可这不成问题,出售的衣服,围巾、披肩、斗篷、羊绒衫,以及地毯、壁毯明明白白摆在货架上,不用迷茫便能一目了然,猜出是经营什么的了。

      出国之前就听说尼泊尔的羊绒围巾很不错,打算买几条带回去送给朋友们,正好先到店里探探行情,以免花高价买个冤大头,也借机问一问这附近哪里有正宗的尼餐。

      说进便进,姑娘踏入玻璃门大开的店铺,顿感屋里的陈设很有艺术气息。

      “娜玛斯待”。

      柜台后面坐着个浓眉大眼、毛发旺盛的小伙子,见有人光顾便起身笑脸相迎,客气地合掌身形微躬。不用多想,说出的话一定是问候的意思喽。

      面对雅利安血统的店主人,姑娘也跟着双手合十还礼,连说着“你好”。
      听出对方是中国人,小伙子更加热情了。

      “你好,中国人?”

      我们的女客人对印度人与尼泊尔人着实是分辩不出来,她好奇地问,“hello,你是尼泊尔人吗?”

      “No,我来自巴基斯坦克什米尔。”

      “哦,巴基斯坦!哦,good,good。”

      女孩子听说对方来自于友好的邻国,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骤然信赖感倍增。

      英俊的小伙子操着生硬的发音主动地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兄弟。”

      “是的,是的,巴铁,巴铁。”姑娘给予热烈的响应。

      店主用手指碾着台子上一条条的围巾,顺势把话茬引向正题,“这是羚羊手工的。”然后从身后的帘子下面提出个大皮箱来,“这是藏羚羊,看一下克什米尔藏羚羊。”他熟练地拉开拉锁。

      “藏羚羊是那个啥嘛,保护动物啊。”虽然年轻见识少,可也知晓什么是法律保护不让猎杀的,“哇,这个,摸起来很舒服。一条围巾how much?”她心里有点小忐忑,今天可见到宝贝了。

      小伙子麻利地抓起计算器,看都不看地敲了几下按键。

      “三千?”

      “人民币。”店主强调了货币种类。

      “这绝对是压箱子底的好东西。”购买者感到有些小贵,心里没底这东西值不值要的价,转而问起台子上围巾多少钱,“羚羊的呢?”

      小伙子又快速地在计算器上敲了几下,然后拿给对方看,不忘说明是“尼币”。

      “三千五,那得合多少人民币呀?”

      “两百一十人民币。”精明的店主不假思索,立马给出答案。

      姑娘又去翻动旁边的货品,“sheep羊绒”,小伙子为她讲解它们的区别,并用打火机撩着了边边做起试验,以此证明是货真价实的。

      “羊绒how much?”

      小伙子将计算器清屏后,只用手指敲了两下,又拿给对方看,“cheap,人民币”。

      “哦,差得这么多啊!”如此大的差价让不甚了了的年轻姑娘不敢出手啦。

      善于察言观色的生意人看出姑娘的局促,“这是本地尼泊尔的羊绒,百分之百羊绒。这个是羊毛的,有一点厚一点,对你这么漂亮的女孩子不适合。”他照样用打火机烧着毛絮,立即发出一缕类似塑料焦糊的味道,再拿出皮箱里说是克什米尔出产的比较,“藏羚羊,好东西,不要错过了,泰米尔国际著名社区,货真价实,这个披肩很不错,各种颜色的都有。”

      他摘掉手上的戒指,套在披肩上面,让其顺畅地滑落下来,再次证明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与众不同。

      小伙子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的,没有一丝强买强卖的意思,买不买随便你,处处为对方着想。

      姑娘只觉得彼此的亲近感已经超越了卖家与买家的层次,像误入了百花争妍的大花园里,听他蜜蜂般娓娓的语言洗礼,一时间挑花了眼。

      最后还是在人家的建议下,买了件深灰色的克什米尔藏羚羊披肩,美滋滋地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心满意足地付了三万元人民币。之后询问清楚尼餐馆的位置,打来时的道儿折返回去,一边走还不时孤芳自赏身上的新服饰,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披肩上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