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看过前两个番外后都用一句诗给主角(番外的主角)做了批语,但这一篇我实在是找不出来了。大概是因为像伏地魔这么变态的人不可能去写诗,而诗人也绝不会去理解和描写这种变态。
所以我决定换个角度,用古诗来批注一下安提亚斯来到HP后各个阶段的生活。虽然安提亚斯其人本身就是一首无字诗,根本不需要再由别人画蛇添足地去附加什么,但是……用诗歌去描述一个如诗般的人,也算是我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吧。
第一阶段,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这一句其实可以作为整篇的概括,所以把它放在了第一段的总起。这一个阶段在情节上的划分大
致就是从安提亚斯误闯入食死徒聚会到他正式像伏地魔“□”成为他的护卫。
其实对于这一段我最初想用的诗句是《红楼梦》里的“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因为安提亚斯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个误落凡尘的天使。但考虑到他并不是一个凭空生造出来的角色,最终还是选择了这句张九龄的《感遇》,反用“橘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典故,意在强调安提亚斯虽然来到了与盖亚完全不同的HP世界,仍然保持着自己水晶般的纯粹和美好,正如这首诗的后两句所说:“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第二阶段,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这个阶段是第一卷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从安提亚斯当上护卫算起,一直持续到他喝下含有吐真剂
的杜松子酒后为伏地魔受伤的灵魂哭泣。
这一阶段中安提亚斯的生活有两条主线,一是对于盖亚的思念,二是对于HP世界的逐渐了解和参与融入。任何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都会满怀浓浓的乡愁,何况这个新的环境与盖亚的反差是如此之大。安提亚斯一直在努力地去了解和适应这里的一切,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用真心去对待遇见的每一个人,尽管收获的友情并不对等,却依然用自己的善良感染和影响着他们。在这里,不论境遇如何他都认真地生活,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捕捉和感悟身边一点一滴的美丽,用他的开朗和乐观在他走过的地方沿途播撒下温暖与阳光——虽然世界并不美好,但他依然可以快乐如一个精灵。只是HP这个复杂而污浊的“江湖”(其实我很想叫它“沼泽”的),着实是“重阳节近多风雨”啊!它那一派温馨的外表下,潜藏着无数涌动的暗流……
第三阶段,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很显然,这一阶段是从安提亚斯根据芬德罗的只言片语中窥见了伏地魔和食死徒组织的真面目到他被伏地魔软禁在庄园里的短暂碰撞和爆发。我在之前的评论中就已经说过,尽管安提亚斯自从来到HP就一直在人生观世界观上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总的来说还是一直生活在一个他的宽容和旁人的隐瞒营造出的虚幻升平中,直到这一次,一条年轻生命的消逝被血淋淋的展现在他面前。尽管这时现出的真相还只是冰山一角,但他却终于再也无法理解,也无法忍耐这些每一天都在发生,被这里的人们习以为常的残酷,再也顾不得什么契约,什么交情,一把撕去了那层温情脉脉的遮羞布,直面黑暗吹响了挑战的号角!
第四阶段,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最后一段其实只有一章,也就是第一卷的终章“离别与终结”,也是整个第一卷中的最强音。面对人人谈之色变的黑魔王,安提亚斯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无所畏惧地说出了早就该有人对他说,在这里却从来没有人敢提,甚至可能根本没有人敢想的话。“你是错误的”“你没有资格杀死跟你观念不同的人”“你会毁掉自己的灵魂”,对着魔王说这些,天真吗?也许是。勇敢吗?那当然!但更重要的是——纯粹。因为这些道理都是极简单、极容易明白的,然而也许正是因为它们太简单太本源,人们往往会在疲于应付复杂的环境时将它们抛诸脑后,因而也迷失了本我。
但安提亚斯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无论经历过多么复杂的环境,无论看到过听到过多少罪恶,他永远不会习惯,永远不会迷失,永远会把这些有人嗤之以鼻的道理当做人生的信条。信仰与生命,尊严与现实,孰轻孰重?安提亚斯已经做出了选择。
自始至终,他一直是出来HP世界时那个纯净美好得令人自惭形秽的天使。就如同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本来评注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不过考虑到亚比还不肯让安提亚斯真正死去,也许我还应该再加上最后一句: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