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世纪欧洲皇族、贵族的称呼(二) ...

  •   欧洲是个非常重视礼仪和典章的国家,某种程度上而言,其礼仪的繁杂性甚至
      胜过中国,这一点,在如今的西餐文化中就可以看的出来(中餐是用来吃的,
      日本料理是用来看的,西餐是用来折磨人的)。而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礼仪,更
      是比如今的简化版本要繁杂的多,但就军事礼仪这一项而言,目前流行的脱帽
      礼、举手礼就脱胎于骑士将头盔脱下或抬起头盔上的面具这两个动作。那么,
      加饰在人的名字——这一区别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代号上的礼仪可以说更是丰富
      多彩了。另外,关于名字的礼仪在各类礼仪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毕竟互相交换
      姓名,昭示姓名的场合太多了。在介绍这五花八门的敬称之前,我先来简单的
      描述一下一个标准的西欧贵族的名字的成分。某种程度的遗憾,我这里很少能
      找到一个人的全名了,只好附带一个存在于历史小说《帝国骑士》中的人名,
      再加上我个人在奇幻社区“生命”所使用的仿欧洲姓名。

      氏姓一氏姓二氏姓三姓称号家姓阶级个人名
      马里叶路德维克儒勒德居梅内士爵乔治
      布斯曼聚贝尔/ 冯施□□茨莱因伯爵伯恩斯
      克洛维拜伦/ 冯塔布里斯帕留柳子爵海因利希

      无疑,欧洲人的姓名在长度上恐怕未必就不如日本人,如果把二者都翻译成罗
      马文字母的话,或许日本人会胜,但如果翻译成汉字的话,欧洲人没理由输!
      (真无聊的作者啊……)。

      另外,请各位注意一下,这才是一个欧洲人姓名的正式写法,

      克洛维·拜伦·冯·塔布里斯=帕留柳子爵·海因利希
      一般将个人名写在前面的写法是简略式,往往略掉氏姓的。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这写姓名的成分。

      一氏姓:

      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类似,欧洲人在上古时代的时候,以部落的名字和一
      个另一个短音节字符为自己的标示,这就是最初的“姓”和“名”。随着部落
      人口的逐渐繁衍和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部落本身开始以家庭为独立生活的
      单位,逐渐分化,细化。这时候,为了生活的需要(区别猎物,区别私有财产
      等),又诞生了一个家庭代号。那么,原来的“姓”就演变成了“氏姓”,而
      新的代号就是“家姓”。当这个家庭中,父生三子,子又生三子,如此膨胀发
      展,需要第二次的分化的时候,预定要走的家庭则就再取一个“家姓”,原来
      的“家姓”演变为“第二氏姓”,如此如此。中国的“姓”、“氏”也大致如
      此相套下去的。

      在中世纪的时候,从日尔曼部落或者高卢部落中传下的氏姓大多因为文字不够
      发达的原因逐渐丢失了,一般家族只剩下一个氏姓。我们今天看到的贵族氏姓
      大多是在法兰克王国时代及其以后的中世纪,由于封土封臣制度所逐渐衍生出
      来的。在那时候,国家法律中,关于贵族家产继承的条文规定各不相同。例如
      法国和英国采取的是保留长子(或由原本贵族封号持有者指定的亲属)完全继
      承领地,次子等庶子有功勋则另立家族(此时需要变原来的家姓为一个新的氏
      姓,且另取一个家姓),没什么功勋没什么能力的话,则被其他贵族招去入赘,
      这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基本意味着这位公子的政治生命结束了。因此,也有
      些人干脆抗拒结婚,一辈子待在已经由自己的兄弟甚至是侄子的领地内,帮家
      族主人管理领地或者干脆游手好闲的活着。在德意志,虽然也制度本身也类似,
      但也更注重贵族家主人选的质量问题。例如,当当代维腾堡伯爵驾鹤西归的时
      候,皇室就要出面观察一番,如果在非独立的直系男亲属中有资质才学优秀的
      人,那么皇室就直接将领地转封给他,如果没有,那么皇室将检查这个家系的
      庶族子弟(没有能继承家业,但又没有成为新的独立贵族的家中亲属的后代),
      然后让他采取入赘或者是认养父的方式进入维腾堡伯爵的家系,继承家业(这
      时候也需要变原来的家姓为一个新的氏姓,改使用被继承家族的家姓);当然,
      还没有合适的话,皇室将观察关联家族子弟(如爷爷辈分出去独立了的莱因伯
      爵某某某的后代),如果还是没有,那么就随便让一个人继承家业,成为家主,
      接着嫁给他一个皇女,将其领地并入皇室直辖领地,由皇室派能人前往管理。
      这是某种程度上德意志地方诸侯拥有更高的素质之一,但其为皇室带来的凝聚
      力,却另外为教会和大贵族对这一制度的反对而被抵消了,但是,德意志小贵
      族阶层如骑士阶级的优秀就是如此造就的,条顿骑士团可以算是中世纪欧陆第
      一强兵。

      除了独立或继承别家家业的时候,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未婚妇女在嫁人的时候,
      要将娘家的家姓转为氏姓,使用夫家的家姓,例如“银英”中,菲列特利嘉和
      杨结婚以后,就如此做了。但如果是二婚的话,则只是修改原夫家的家姓为新
      夫家的家姓。这个传统现在依然在使用中。

      回到称谓方面,历史上以氏姓称呼某个人的例子是非常少的,而且同时也是非
      常失礼的。历史文献中也很少有称呼别人氏姓的记载。到了近代,大量的氏姓
      已经都没有了,西式姓名中的“MidName”乃是其“遗迹”,偶尔看见一个还保
      有氏姓的人,也不会在称呼他的氏姓了。

      二家姓

      家姓的具体来历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就不再累赘叙述了。家姓在称谓上往往配
      合姓称号和敬辞使用,中下级贵族则也会配合阶级使用。这一点,古代和近现
      代是类似的,具体格式在后面逐一介绍敬辞的时候会详细介绍。

      三姓称号

      姓称号是表示一个人是否是贵族,并从属于谁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贵族的
      姓称号是“德(De)”,这个称号只有法兰西国王的封臣和他封臣的封臣才可
      以使用(在阿维农之囚的时候,教皇被法国所挟持,因此意大利地区的直属于
      教皇国的贵族也将姓称号改为“德”,其中甚至包括与法兰西国王同级别的那
      不勒斯国王,毕竟,名义上,所有的欧洲贵族都从属于教皇);德意志人神圣
      罗马帝国贵族的姓称号为“冯(Von)”,也是只有从属于皇帝陛下的贵族及
      其封臣才有权使用,平民或臣从于其他王的贵族就没有这个标示了啦。尼德兰
      地区在中世纪时乃属于德意志人神圣罗马帝国法利斯兰侯爵领地,但法利斯兰
      侯爵领毕竟边境贵族,是素有离心力的,法利斯兰侯爵在领内要求他自己的封
      臣使用“范(Van)”这个姓称号,即类似帝国,但又有区别。这也算是德意志
      皇权薄弱的体现。

      真正厉害的姓称号群落诞生在幻想世界中,森冈浩史的小说《星界之纹章》
      中,庞大的宇宙帝国“亚布的人类帝国”贵族的姓氏称号有六种,如下:
      1 “芮” 是皇族的专属姓称号。
      2 贵族的姓称号分为三种:
      (1)和皇族有亲属关系的贵族,姓称号为“波斯”。
      (2)开国贵族,姓称号为“亚罗恩”。
      (3)帝国创建后方创氏的新兴贵族,姓称号为“苏努”。
      3 而平民的姓称号分为两种:
      (1)帝国创立时,在帝国初始领土帝國生活的家族,姓称号为“威普”。
      (2)在被帝国攻降的新行星上生活的家族,姓称号为“波鲁杰”。
      如何,很详细吧,只有如此的详细才有制度的美感!
      回到称谓的问题上来,历史上还真是完全没有单独使用姓称号称呼别人的,
      且不考虑到是否有礼貌的问题,恐怕连称呼别人的根本目的,将人从人群中
      区分出来这一点都做不到。姓称号一般配合家姓使用。

      四阶级

      贵族阶级可以说是欧洲人姓名中第一重要的部分,阶级名的不同将影响你的
      权力、财力、公信力、威望等一系列在中古欧洲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传统的
      欧洲贵族阶级大致分为九层,他们从高到低分别是:“皇帝(Caesar,
      emperor, imperator, kaiser, the King of Kings)”、“王(王Rex,
      king, monarch, roi)”、“公爵(duke)”、“侯爵(marchese, margrave,
      marquis)”、“伯爵(Graf, comte, conte, count, earl)”、“子爵
      (vicomte, viscount)”、“男爵(baron, baronage, baronial)”、
      “勋爵(Lord, lord)”、“骑士/士爵/爵士(knight,sir)”,至于其
      间的具体区别,就不在这篇文章里叙述了,以后会有专文来介绍。
      这九层级别,其中上六位的领地规模都是在“郡(arrondissement)”级
      别或以上的(废话,王和皇帝怎么也不能只有一个郡啊……),子爵或伯
      爵一般为郡行政长官。所以,上六位都要加上地域名称。例如拉丁皇帝、
      法兰西国王、萨克森公爵、萨冈侯爵、莱因伯爵、帕留柳子爵。很显然,
      这法兰西、萨克森一类都不是此人的家姓,一般在书面记录上,上六位贵
      族的家姓和贵族阶级名称之间是有一个双横线以表示区别的,不过国内的
      文献大多将双横线改回点。再加上下三位贵族的阶级名称前不加领地地名,
      所以经常会有人将二者混淆,把某些贵族的领地地名当成是他的家姓,这
      实在很失败……

      另外,不仅仅是这些,“皇子(prince imperial)”、“王子(infante,
      prince, prince of the blood)”、“皇女(princess imperial)”、
      “王女(infanta, princess, princess of the blood)”、“亲王(mirza, p
      rince)”、“皇后(empress, kaiserin, queen)”、“王后(begum,
      gay, queen, queen consort, queenliness)”、“公爵夫人(duchess,
      duchesse)”等类似表示贵族家主的儿子女儿或者夫人的词语,也是贵族
      阶级名称,上面说过的不愿意入赘的公子们就和他们侄子侄女什么的一起
      享有这些称号。

      当然,世俗贵族之外,还有教廷“贵族”(他们与公爵们类似,从教皇那
      里,从国王那里拿到封地),大致有以下几个阶级:“教皇(Vicar of
      Christ, Vicar of Jesus Christ, pontifex, pontiff, pope, sovereign
      pontiff)”、“枢机主教(cardinal, red hat)”、“大主教(Metropolitan
      , archbishop, catholicos, provincial)”、“神甫(Catholic father,
      priest, Sacerdotes)”、“执事(beadle, deacon, deaconate, deaconry, d
      eaconship, the staff)”,以上均为天主教的阶级称谓,并且,主教、
      大主教的前类似上六位世俗贵族,要加上主教区和大主教区的地名,如
      “美因茨大主教”,可并非为大主教名叫美因茨,初代美因茨大主教家姓
      为卜尼法斯。

      贵族阶级名称在称谓方面的一般配合家姓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
      将其他衔位(如军衔)和贵族阶级名称搭配使用。而且,贵族阶级名称中,
      公爵、侯爵、伯爵以及子爵这四个级别还可以称呼对方的领地地名。到底,
      还是因为贵族阶级名称很重要,必须要用各种方式让别人知道啊!

      五个人名

      这个……,就不用再细化说明了吧,是区分个人的标准工具而已。只是要
      注意一点,那就是在一个人使用承古的个人名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数字也
      叫出来,如,你面对的是英王乔治五世,称呼他的时候可以称呼为“乔治
      王”,而不是“乔治五世王”,数字是后人用来区分的,他们自己可不承
      认这些数字。关于个人名的使用方式很丰富,下面会介绍。

      接着,我们介绍一下上述的欧洲人姓名各成分与敬辞的搭配。西欧礼仪中
      常用的敬辞主要有三种,就是“陛下”、“殿下”、“阁下”,全部为套
      用翻译。

      先来介绍一下“陛下”的使用。别看在中文里,陛下只不过是一个词而已,
      但在西欧各国的语言中……,比如英语中,大致如此:Her Majesty, His
      Majesty, His or Her Majesty, Your Majesty, holiness, majesty, their
      Majesties,哈哈……,还是不少的嘛……。看就知道,这是为了适应不同
      的语境,包括各种人称。“陛下”在使用的时候,一般加在贵族阶级名称的
      后面,例如“法兰西国王陛下”,或者“国王陛下”等,也可以单独使用。
      不过,切记前面不可以加上名字,弄成“亨利国王陛下”、“兰开斯特国王
      陛下”,就是失礼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是名和贵族阶级名称连用的话,是
      可以的,如“亨利王”。将贵族阶级名称放在前面的称呼法也有,并且这才
      是标准,如“英王理查”,但一般用于书面场合,前面介绍的方法却是书口
      两用的。总之,“陛下”只可以用来称呼皇帝或国王本人,且不可带名称呼。
      “殿下”在英语中有如下单词可以表示:Monseigneur, Royal Highness,
      highness。其根本使用方法和“陛下”类似,其使用对象一般为皇族成员中,
      没有被封土而出了家系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地,没有更
      改家姓的皇族成员,那些可爱的王子、公主、亲王、内亲王们(尽管亲王中
      有个王字,但和一般国王有着本质的不同,看外语原文就了解了)。但是,
      注意一般的皇族成员也可能还有别的衔位,例如,在政府中担任公职或者在
      军队中服役等等。尤其是近现代,比如英国王子查尔斯(个人名)曾是英国
      空军上校,那么,那时候称呼他查尔斯上校是可以的,但如果想两个连用的
      话,就必须用家姓,好在目前王子公主们参军的不是很多…………,
      “阁下”在英语中则有如下单词可以表示:Excellency, His Worship, Right H
      onourable, Your Worship, excellence, excellency, gaon, mightiness, tra
      nsparency,your lordship。如何,很丰富吧,“阁下“是适用于除帝、
      王两系列以外的所有七级别贵族男性的敬辞。“阁下”一般单独用,或者和
      家姓、贵族阶级名称二者连用,例如“阁下(一般只能是第二人称场合)”、
      “伯爵阁下”、“莱因伯爵阁下(领地地名+贵族阶级名称+阁下)”、“波
      萨多夫斯基-魏纳尔伯爵阁下(家姓+领地地名+贵族阶级名称+阁下)”,诸
      如此类,但切记不可以直接用。称呼中带有对方家姓的时候,也可以加上姓
      称号,这一般用于正式场合,如果是贵族老头子们一起出去打门球的话,介
      绍球友的时候可加可不加。另外,如果对方另有衔位的话,衔位放在前面,
      例如“少尉罗森男爵”等等。

      以上,是通常称呼,下面再介绍一下其他的称呼方式。当你和对方关系非常
      好的时候,自然可以直呼他的个人名,甚至是他个人名的昵称。例如,你和
      托马斯·阿奎那很熟,你可以直接称呼他为“托马斯”或者“汤姆”。如果
      对方是你封臣,你还可以称呼他的领地地名,例如,你是英国国王亨利四世,
      你面前是亨利·潘西-诺森伯兰伯爵·卡尔斯,你可以称呼他为“诺森伯兰”。

      欧洲贵族的姓名的称谓大致上是如此,其中一些更加细化的东西还待大家在
      阅读中发现,本文就介绍到这里了……(其实是作者也不知道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