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机会险中求 ...

  •   第二天一早,阿兰就被几个嬷嬷侍女拾掇着送上了车轿,她出身卑贱,又沦入风尘,纵使得了太子宠幸,也不能留在太子府中做个姬妾,只能养在别院。
      “这院子是太子去年买下的,隔三岔五地会来坐坐,以后姑娘就住在这院子里,一心伺候好太子便是。”秦嬷嬷是跟着来的管事嬷嬷,她估摸着有个五十岁出头,说话做事都慢条斯理的,“姑娘从前用的那个叫翠环的,已经安顿好在院子里等候了。这个是刚入府的,也指给姑娘使唤,只是还没有名字,请姑娘拟一个吧。”
      阿兰看着秦嬷嬷领来的侍女,模样清清秀秀,似乎也就十七八岁上下:“就叫苍玉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没有来过别院,九王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递来。翠环见阿兰不以为意,还悠哉地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便小心地提醒着,恐怕她们的计划落空,最好还是早做打算。
      “你跟苍玉这几天外出采买的时候,可有听见什么消息吗?”阿兰缩着腿窝在椅子里,一张手帕折成三指宽盖在眼皮上,仰起的面颊惬意地享受着夏日最后的暖阳。
      “各个王府倒没什么动静,不过我听说最近北地边界发生了暴乱,是将军那边派人处理镇压了。”翠环蹲在一旁,手上轻轻摇着小扇,炉上煮着阿兰最爱喝的霜月寻莎。
      “今年夏天本就燥热,边界那头的百姓恐怕没有足够的粮食过冬,还要囤干草养马匹,吃的不够,人心就慌,发生暴乱也不足为奇。”
      “姑娘以前不是说将军府和九王府俱为一体,如今将军府镇压乱民是立了功,那九王府就该跟着荣耀啊。九王府占了风头,太子这边没什么动静难道不奇怪吗?”
      “你傻不傻,我编那么一大段故事,那太子是说信就信的?他肯定要先派人查我的底细,再等合适的机会,最后想出一个恰当的不会被拒绝的理由才会动手啊!”
      “姑娘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前些日子我听李掌柜说,衙门把满京城所有酒楼的伶人名册要了过去,说是要重新登记造册。 “
      “要就要吧,永乐楼那边是不会有破绽的。“
      “我想也是。那老头惯会巴结九王,上次来幽兰居找姑娘,临走了还把九王送给姑娘的玉桂明香揣回去大半,姑娘自己都没喝过呢!“
      “永乐楼一直背靠着九王这棵大树,他是永乐楼的掌柜,想沾点王府的恩德也不奇怪。他要拿就拿吧,反正我也不缺。“
      “九王对姑娘向来都好,只是我们难道要一直在这太子别院待着吗?姑娘说什么时候才会有合适的机会啊?”
      正说着,苍玉急慌慌地走了过来,气儿还没喘匀就忙着说道:“姑娘,太子的车往这边来了。”
      阿兰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手帕掉在地上也不知道。

      现在就有合适的机会。

      阿兰快步向前厅走去,却还是晚了一步,没能在门口迎上太子,秦嬷嬷已经奉了茶在太子身前伺候着了。
      “我来迟了,本该在门口迎接太子的。”阿兰走到门口,瞧着已经晚了,索性也不着急了,慢慢悠悠地迈着步子走了进去。
      “你在这住着倒还顺心。”
      “托太子的福。”
      “可我不顺心。”太子端起秦嬷嬷奉上的茶浅浅尝了一口,眉头便蹙了起来,“今日早朝,父皇说了北地边界暴乱一事,尉迟将军府的两个儿子尉迟怀忠、尉迟怀义出面镇乱。父皇称他二人颇有其父当年骁勇风范,又赏了两座金麒麟。”
      “边界一带鱼龙混杂,但防守向来有序,况且尉迟将军声名远扬,纵有乱民,恐怕也不敢在北地轻举妄动吧。”
      “虽说今夏确实雨水稀少,影响收成,但远没有到颗粒无收的地步。往年纵使有旱,衙门也会大开粮仓,赈灾济粮,不至于要到今年这种地步。”
      “太子所言极是。尉迟老将战功赫赫,他的两个儿子更是青出于蓝,只怕是他们一家子借着北地天高皇帝远,故意闹出动静,为这两兄弟铺青云路呢。”
      “呵呵,青云路?”太子一声冷笑,“他跟九王这一家子,一个在内牵动着半朝文官,一个在外又握着一众武将,难道还想着登天不成?”
      “俗话说,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负,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好一个知己知彼。”太子看着阿兰,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我这就送你进九王府,让你为我做一个知己知彼。”
      阿兰听到这话,连忙跪了下来,她知道太子狠毒又容不得人摆布,刚才一番话已经挑动了太子的逆鳞,此刻只有以退为进才能达到目的,便颤抖着声说:“太子明鉴,九王向来视人命如草芥,又处处与太子作对,若是太子将我送去,那必是死路一条啊!”
      “人总是先置之死地而后生,我送你到九王身边,你若有本事,便贴身解决了他,报你的杀母之仇,你若没本事,就是在九王府里玉陨香消,也算向我聊表忠心了。”

      阿兰是被太子妃接走的。
      坐在宽敞的车轿里,太子妃笑语盈盈地拉着阿兰的手:“九王妃性情最是和顺的,你别看九王府上姬妾不多就以为九王妃善妒不能容人,倒是九王,情深且专,当初在合宫夜宴上对九王妃一见钟情,不久便就向父皇请了婚旨,大婚的场面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
      阿兰低着头,被太子妃轻轻握住的手已经渗出了细汗,她略显紧张地将手抽了回来,怯怯地说:“太子对太子妃一往情深,更有儿女承欢膝下,才令人羡慕。“
      太子妃听到这话,身子直了直,脸上不免有些得意。
      那尉迟怀薇虽说出身骁勇世家,但自幼体弱,好几次险些就养不大了,是尉迟将军与将军夫人每日参汤灵药地喂着才长成人,纵使如此周折,小心养育,却依旧是个灯笼美人,成婚多年也没能为九王生下子嗣。如今是将军遍寻名医,为九王妃调理身子,这才怀上一个,整个九王府上下欣喜之余,依旧有些担忧。太子正是拿捏了这个担忧,上回又已经让衙门给阿兰改了良籍,这次便借着送人伺候的由头,让太子妃把阿兰送了过去。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