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一桶金 ...

  •   “听说了么?安家又出事了——”
      “是啊是啊,听说老三带着裘家的家丁把安园洗劫了一番跑了——”
      “哎呦,你这是哪年哪月的消息了?!我说的是安家老太太快不行了——”

      两个妇人叽叽喳喳,第三个探头过来,“你们过时啦!我今早上山去拜佛,你们猜猜,闹出什么稀奇事儿来了?”
      “哎呦呦——佛祖脚下清静之地,能有什么稀奇的?”
      “这你们就孤陋寡闻了吧!”女人说的绘声绘色眉飞色舞的,“那安家还俗的老二和大夫人的姐姐居然一起掉井里去了,新上任的吕知府真是个好官啊,一大早就带人去救,听说啊,救上来的时候,那和尚就剩个单衣了,两个人紧紧抱坐一团,分都分不开——”

      女人掩面怪笑,几个嚼舌根的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众人都以散播安园的八卦为己任,履行着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义务。
      “这下子热闹了,只听说过小叔子和嫂子扒灰的,这下子算是怎么一回事?两姐妹嫁给两兄弟?”
      “哟,又没真做了什么,嫁不嫁的,还不一定呢——”
      有人故意说着反话,就有人就来捧哏。
      “还没定?等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才算定是吧?我看他们最好在老太太闭眼前定了,让老太太见见亲孙子长的是圆是扁——”
      “安家不是有个小少爷么?”
      “这事儿也没准了,大户人家,乱着呢,听说啊,那安大少爷坐根儿就是个孬种,是头骡子——”
      “噗——”
      “所以那柳家的才跟着那毕公子跑了,虽然都没说,心知肚明的。那裘家的也抢了钱就跑了,因为压根都没见过他那活儿是啥样子——”

      坊间的流言越来越低俗,连坐在另一桌的春泥都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春泥姑娘唉声叹气的,长长短短,重音分明,恰好在婆娘们说话的空儿窜进来,适当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哎,楼里的,叹什么气呢?是不是安大少爷欠你们的帐,都回不来了?”
      “是啊,要是欠我们酒水啊房钱啊倒是好说,可是安大少爷欠我们那妙手回春的药钱,可是下辈子都还不上了——”
      “什么药?难不成他天天看那些莺莺燕燕内火太旺么?我听说啊,男人不行,就开始变态,这五脏六腑啊,都缠成一团了——”

      眼看着众人又开始妖魔化安以墨了,春泥咳嗽几声,拉回主题。
      “这话我只告诉你们,当你们几个信得过,可不能传到外面去——”

      呼啦一下,几个脑袋凑过来,春泥压低了声音,那几个婆娘也竖起了耳朵。
      “其实啊,你们真相了,那安以墨的确是个废物,宝儿就是天下第一顶绿帽子,盖到他头上。那柳家的和裘家的,也都是冲着他的家产去的,安以墨心里哪能不知道啊,于是才郁闷啊!自打姑娘我来了天上人间,那安以墨没有一天不赖在我们这儿喝大酒的,好巧是有一天,安老夫人去求了一卦,说北边来了个大富贵的女人会给安园带好儿——”
      “这八成是求错了吧,大夫人嫁到安园后,光看见乱子了,没见着好。”
      “愚昧了——你愚昧了——”春泥故作深沉的摇摇头,一副权威的样子,“那安园本来是气数已尽,要家破人亡的,现在有了念离在,还剩个家底儿,最重要的是,她留了种子……”

      脑瓜子更加集中了,耳朵更加挺立了,姑娘们的胸脯子揉搓在桌边上,风景盎然。

      “那宫里的秘方,能——让——骡——子——变——种——马!”

      哦~~~~~~~~~~~
      啊?
      哇!

      春泥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因为那一刻,女人都肃穆了,而且用一种崇拜的目光盯着她看。
      “这药稀奇了,安以墨托我们给做了药,药材金贵着,花了我们好多银子哪!就独一份。千万别说出去!”春泥故作弱柳扶风状,“可惜啊可惜,药被人家吞下肚子了,钱还没给,这下子是追不回了——”

      “哎呦,春泥姑娘啊,你笨了,既然钱换不上,可以扣他药方子嘛——”
      “扣那东西做什么,我们楼里都惦记着怎么不生呢,生了多影响生意啊,这教人怎么生儿子的方子——”
      “有用有用,一准有用。”一个女人慌忙说,另一个打趣道,“难不成你要用?”
      “撕烂了你的嘴巴哦!”

      春泥春意盎然地环视一周,心满意足地叮咛了一句。
      “千万要保密哦!”

      春泥圆满完成任务后回到天上人间,久违的安大少正等着她捷报而归。
      “全都照你说的,一字不差,你可说好这是笔大买卖的,要是不灵,你欠的那些账可是一厘不能少!”
      “放心吧,稳赚不赔。”
      “哎呦,这话从你这败家子嘴里说出来,我真是胆战心惊。”
      “和你约定,一年之后,我定以溯源首富的身份,在这天上人间大庆三天,如何?”

      春泥没有想到,一年之后,安以墨真的在这青楼之地大宴宾朋,更没有想到的是,那时候安以墨不只是溯源首富,而是这南通郡的首富了。
      他是一个传奇,而他的第一桶金,就从这个烟花之地开始了。

      *******************************************************

      安以笙和安老太太都是三天之后才醒过来的。
      醒来的时候,一个身边只有煮雪一人,一个身边围了一团团的人。
      安以笙却是一个鱼打挺坐了起来,安老夫人则继续哼哼着装死。

      这三天发生了很多事情。
      譬如说街头巷尾都传诵着慈安寺后面那口枯井里发生的“清白”的一夜。
      譬如说吕知府从此就和“青天大人爱民如子”这称号紧密相连再不分离。
      再譬如说天上人间这几天突然生意爆棚。

      还有一个事儿,却只有当铺的老张觉得蹊跷。
      这当铺里进出的贫苦人送进来的东西,都被安大少原封不动地给送了回去,而且他们再也没回来过。
      终于到了这一天,安以墨再次来了当铺,老张忍不住开口问:“大少爷,安园还有多少银子啊,够您这样一个周济法儿?”
      安以墨一愣,笑了,“老张,不瞒你说,如果老夫人再不醒,恐怕我们连溯源城最好的大夫都请不起了。如今每天一两燕窝都吃不起了,还谈什么周济?”

      “不要骗我了,大少爷,那些东西送回去了,钱都白给了人家,恐怕您还又赏赐了不少吧——”
      安以墨叹了一口气,从袖口摸出一小袋子碎银,放在老张案子上,老张颤颤巍巍地打开,一数,居然是当铺一个月的营生。

      “您这是?”
      “本是月末才打算给你交到账上的,没想到老张你比我还急,也好,都放在你这里,我也放心了。”
      “这是大少爷您赚回来的?”

      老张目瞪口呆,安以墨依旧含而不露地笑着,有那么点秀气,秀气中还有妖媚,妖媚中还有□□。
      难不成是大少爷拿什么安园的老古董转手周济了?还是找熟人赊账了?

      “放心,安园的柱子、地砖都还在,我还不至于把祖宗给卖了。”安以墨似乎能猜到老张在想什么,“眼见为实,请老张今天关了铺子后,来一个地方找我,到时候就会知道答案。”
      “哪里?”
      “天上人间。”

      ……
      老张囧然了。
      大少爷,您不会是自己出去卖了吧。

      这一天老张稍微早一点关了门,为的就是赶在天上人间开工前赴约,以免看到些不该看的。
      他也年纪一大把了,如果他一病不起,可没有一天一两燕窝补身子。
      到了天上人间门口,眼看着日头还没完全掉下山头呢,已经有不少人等着进场,一打听,才知道喝花酒的只是少数,这是在等着一天只买一粒的妙手换春。

      口口相传,货源紧缺,不退不换。
      这三招,引来无数尝鲜猎奇随大流的,越是神秘的,却是有效。

      若问这药的配方是什么?
      其实安大少也不是黑心商人,他的确是问了念离那宫中给皇帝滋补的秘方,加了几味民间找的到的添进去,再配上点春药,味道还不错。
      当然只要成分还是面粉和白糖。

      还就那么“凑巧”,这两样东西,正是安园没有被抢走的两样存货。
      春泥事后无数次惊呼上当。
      “你老实说,你是不是看你们那破院子还剩下点啥,都给我写进药方了?”

      安以墨微笑,只说:“早先爱吃绿豆糕,娘子存了很多面粉、白糖、绿豆——考虑绿豆放进去颜色不太好看,就没写进方子。”
      “于是,这妙手回春就是没放绿豆的绿豆糕?”
      “还有点小玩意儿,咱买的就是童叟无欺。”

      春泥从那一刻终于明白,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安以墨是个人才,这裙带关系,必是一劳永逸。

      ******************************************

      老张在前门等了半柱香也不见安以墨,正觉得自己是被耍了,抬腿要走,居然看到了前些日子那个来当袄子的张举人的夫人。
      脸色明显比那时候要好,而且那袄子就穿在她身上。

      斯斯文文,大大方方。

      老张的头却嗡的一下子大了,安大少爷,您发财致富的道路,不会是去当龟公吧?
      那我们当铺成了什么地方了?大姑娘进来有去无回?
      当下老张就想直接奔俺家祖坟哭死过去。

      那张家的见了老张却不避讳,径直走了过来,扯了扯自己的袄子,微微欠身。
      “恩公他家里忙不开,说叫我们几个等着您,不能怠慢。”
      老张头又炸雷一般,安以墨你这小兔崽子,在青楼混了十年果然没学好,不仅拐卖良家妇女逼良为娼,还想让我晚节不保?
      还几个?
      还几个!

      “张夫人,是老张对不起你,不该让我们家少爷……现在张举人不在家,这事儿我绝对不说出去——”
      张夫人挽起发丝泰然自若:“张老伯,我早就书信给京中备考的相公了,他听说后,倍感欣慰。”

      ……

      “您随我来吧。”
      老张听这么一句,退后一步转身就要走,却是身后也来了几个,都是安以墨还了东西的,男女老少一应俱全,一眼望去十好几个。

      “原是在这儿呢,张伯,您来吧,茶都沏好了。”

      跑是跑不掉了,老张于是乎带着一股子悲壮的心情,跟着众人顺着天上人间旁边的甬道,蜿蜿蜒蜒地步向一个荒置的大院子。
      在溯源住了一辈子,居然都没注意过这里还有这么个院子,想起半个月前他还在讥讽安以墨不识溯源呢,想不到今天就在自己身上应验了。

      “恩公说了,安家几处房宅都被收了,剩下安园独一处,不方便我们这么多人来来往往的,于是帮我们租下了这里——这是天上人间身后的大院,过去是个从良的姑娘住过的地方。”
      张夫人推开院子门,倒是打扫的干干净净,奇怪的是,院子里横七竖八摆着些劳作的工具,几间屋子都被挂上了牌子,写着“字”“画”“女红”“糕点”等等。

      “那天恩公把袄子还给我,我死活要把当的钱还给他,他却是带我来了这里,说,不如以工代替,从那天起,我就每天白日闲暇的时候,来这里做些零工——”
      “是,我也是读书人,考了许多年没中,街上摆摊子替人书信,连糊口都难,在您家当铺当了家传的扇子,也因此结识了恩公,寻了这份子差事,现在张夫人替人抄写、书信,我替人写对子、作诗,至于这委托的活计,都是小王哥帮忙找的。”

      老张又转向了小王哥,这人他也熟的很,是当铺的老客户了,老婆跑了,孩子也病死了,倒是个可怜人。
      这人没啥别的本事,就是耳朵灵眼睛利,溯源大大小小的事形形色色的人没有他不知道的,往常只把他当做个好八卦的人儿,没想到安以墨能如此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没想到咱这张嘴巴好打听,也能成了赚钱的本事,要不是恩公提点我,我真是活到老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本领!”小王哥兴高采烈地说,“哪家想修窗子,哪家想寻个便宜的零工做些刺绣,哪家寻摸着给马车刷层漆,哪家孩子落地要起名字,我都能打听出来,然后回到咱这大院,人才济济啊,要什么就有什么——平日里隔一层墙,都不知道原来都有点手艺!”

      又一个和老张年纪相仿的老汉沏好了茶,说:“我这也是听说了,专门到这儿找点事儿干,也算是老有所偿。虽说都挣得是小钱,但是房租不用缴,也没有税头——”
      “那我们家大少爷是在做赔钱的买卖不成?”
      “恩公说了,刚刚开始做,要做的是诚信,是牌子,不收我们一分钱,等以后做的大了,只需要给他一分利,我们挣得越多,他挣得也就越多,大家一起赚银子——”

      七嘴八舌,兴致盎然。
      这是老张闻所未闻的经商理念,老人家一屁股坐在院子的石凳子上,久久没有开口。

      “不过这宅子据说是天上人间免费租给恩公的。”
      “因为恩公那个妙手回春的方子给天上人间带来很多生意啊——”
      “那东西真的有用么?”

      老张反应过来,突然问:“对了,安少爷家里又出了什么事?”
      正这个时候,被小王派去打听消息的下手跑回来了,大口喘着气,说:
      “铁树开花啦,骡子变种马!安家大夫人怀上了——”

      溯源沸腾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一桶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