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

  •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

      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

      第一种是君臣错位。

      第二种则是天灾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而第三种是政权危难之时。

      用意都是自责,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但是,在此时,雍正却在为罪已诏润笔时,犯了难。

      董仲舒曾经说过:“罪在外者天灾外,罪在内者天灾内。”

      如今上天降灾于内廷,自然是后宫有上天不容的罪孽。

      ‘殿廷告灾,乃上天致警。敢不夙夜祗畏,修省厥愆……’写到此处,雍正像是想到了什么,顿时停下了笔。

      只是这后宫之中……

      雍正不由得叹了口气!

      一提这延禧宫必然又会让众人再次想起之前的‘老佛爷’一事……好不容易事情才平息了下来,而今又要老调重谈?

      雍正想了一下,便扔下了笔。

      罢了!

      雍正揉了揉略显痛疼的额头。

      还是传旨给翰林院,让他们来草拟诏书,再诏告天下吧!只不过,必须要提醒他们不要着重提延禧宫,只要笼统的提起是东六宫就行了。

      然后还必须要降下旨意,同意在京王公大臣、文武官员,并外省大小官员,俱可上书言事。

      这里里外外的,真是让人不得消停啊!

      雍正站起身,大声问道:“吴书来回来了吗?”

      “回皇上!”殿外传来太监特有的尖锐的嗓音,答道:“吴公公尚未回来!”

      “如此……也罢!”雍正小声的呢喃了一下,又大声开口:“你们给朕快点派人去传朕的口谕,让军机大臣、内阁学士、六部堂官,前来养心殿西暖阁议事!”

      “嗻!”说完,便听见一对脚步声匆匆离去。

      “再派人去内务府,令他们预备重修延禧宫所需匠人、木料等项,待钦天监选定宜动土的良辰吉日,重修景阳宫。”

      “嗻!”又是一对脚步声匆匆而去。

      “令庄亲王允禄、怡亲王弘晓、履亲王允祹、诚亲王允祕、恂郡王允禵、和亲王弘昼和定亲王永璜与循郡王永璋,前来养心殿西暖阁议事。”

      “嗻!”又是一人离去。

      雍正这才安坐在养心殿内,闭目眼神。

      “皇上真有闲情逸致~”熟悉的嗓音自面前响起,雍正懒懒的抬了抬手,‘嗯’了一声,算是打了一声招呼。

      雍正只听对方轻笑一声后,便又听见一阵稳稳的脚步声一步一步的朝自己接近,然后在自己的身后停下。

      雍正听到胤禩又是一声轻笑,却是丝毫不想去理会的。

      然后凉凉的手指便揉上了太阳穴。

      雍正觉得有点痛疼的脑子顿时舒服多了。

      “令妃的事可是办妥了!”说是问话,却是毫无疑问之意,可见雍正是有多么的信任于胤禩了。

      “已经办妥了!”胤禩回答,手上动作也越发轻柔起来。“说起这个令妃还真有意思。”

      “哦?”雍正状似无意的应道。

      可是胤禩却是明白雍正正在听着自己的说话,声音也越发轻快:“我一到延禧宫就见到令妃站在最显眼的地方,眼巴巴的盯着宫门外,怕是在等四哥你呢!”

      “哼!”雍正冷哼一声:“一个包衣奴才而已,除了会小意奉承之外,没有丝毫功用。”

      “四哥说什么傻话?宫妃可不是就是要小意奉承吗?若非如此——又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四哥的注意呢——”胤禩知道雍正也不过是气这个令妃太过胆大妄为罢了。

      不过,他听着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早就知道,四哥做为一个皇帝是不可能没有女人的,但是偶尔吃一下醋还是可以的吧?

      “见到令妃之后,我也没声张,而是找了个地方躲起来。然后趁着大家忙着救火没注意的时候,便找了个机会把令妃给打晕了。”胤禩听到到雍正因为头痛缓和,而忍不住呻吟出声时,顿时身子僵了一下。

      过了一会,才又继续说道:“然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杀了她,之后才把她的尸体抛到延禧宫里……之后又吩咐了吴书来这件事……”

      “估计现在火已经灭了,大家也该发现令妃不见了!有吴书来在,局面应该控制起来了。”

      “嗯!”雍正点点头,叹了口气。“你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胤禩黑线……

      又岔开话题……

      ★☆★★☆★偶是分割线☆★☆★☆

      养心殿的西暖阁,就是西次间和梢间,分南北前后两室。

      前室西为“三希堂”,额为乾隆御笔,因内储晋代书法大家王氏的三张书帖而得名。

      东墙有小门通中室——勤政亲贤,匾额为雍正御笔,南为窗,北设宝座,为皇帝召见大臣之处。

      为保密,南窗外抱厦设木围墙。东为夹道,有门通后室。后室也隔有小室,西室曰“长春书屋”,东室为“无倦斋”,乾隆间设佛堂于此,养心殿西耳殿为“梅坞”,为乾隆39年添建。

      殿面南,1间,黄琉璃瓦硬山顶。

      西暖阁内,

      众位被召来的亲王大臣们不停的窃窃私语。

      雍正坐在上座,懒懒的看着下面的一群大臣们。没有言语,一脸的高深莫测。

      而胤禩则是侧立在雍正的右后方,足可见他的受宠——在议事之时,是没有侍卫的位子的,尤其是在皇帝身旁。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名太监缓缓走向西暖阁,他正是吴书来。

      吴书来进了西暖阁后,并没有向亲王和大臣们行礼,而是绕过了他们,在沿着墙角边缓缓的走向坐在上座的雍正。

      吴书来在胤禩身边停了下来,与胤禩耳语一番后便静立在一旁。

      胤禩闻讯,则把吴书来所说之事告诉雍正。

      雍正点了点头,示意对方自己已经知道了。

      这时,吴书来才开口,道:“宣!”

      西暖阁外的宫人们也断断续续的声音也由近而远,一声接着一声的“宣”!

      亲王大臣们面面相窥一阵后,都把目光放到了西暖阁大门处。

      从大门处进来的是一名小宫女。

      只见这名小宫女一进门便扑倒在地,满脸的惊惶失措,浑身的冷汗直冒,脸色苍白的吓人,看得众人又是一阵耳语之声。

      雍正没有理会这个小宫女,只是问道吴书来——“延禧宫的大火扑灭了吗?”

      “回皇上!”吴书来虽然是轻声细语,但下面的亲王大臣们还是可以听得一清二楚。“延禧宫的火种已经扑灭了!”

      吴书来停顿了一下,又道:“延禧宫的陈常在和刘贵人经过太医诊治,已无大碍!林常在……林常在和令妃娘娘已经在大火中……香消玉殒……”

      一说完,便连忙的低头退到了一边。

      雍正漫不经心的看着堂下众人在昏暗的蜡光下各异的脸色,给了胤禩一个眼神。

      胤禩会意,随即上前一步,从雍正的右后方到了右边,俊秀的脸蛋因为背对着蜡光的关系,显得模糊一片,只见他沉声开口:“下面跪着的可是延禧宫的宫女腊梅?”

      腊梅颤抖的回话:“回……回大人,奴婢正是延、延禧宫的腊梅……”

      这时,底下的臣子们相互交换了眼神。

      本来,皇帝面前,本不该由大臣问话的,而是由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来代表皇帝——尤其是皇宫之中,皇帝的贴身太监简直就可以当成是皇帝的代言人——而这,是大家都公认的!

      而今——一个小小的一等侍卫竟然敢代表皇帝开口问话,甚至于替代了皇帝的贴身太监吴书来……

      这其中的意味……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虽然大臣们内心千回百转,但腹黑成性的他们,却是低着头,不敢有丝毫言语此事的不合规矩!

      “腊梅!延禧宫失火一事,可与你有关!”

      “奴……奴婢……皇上饶命啊……”腊梅自从知道令妃娘娘死讯之后,整个人便忐忑不已。

      虽然延禧宫的大火是由令妃娘娘授意,可是现在令妃娘娘已经死了,整个事情的后果就会压在她的身上……一想到若是有人知道这场火事是由她放的话……

      腊梅几乎瘫欢在地!

      本来腊梅早就想好了,要把此事推卸出去,但是一听到胤禩的问话,她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若是没有确定的证据,胤禩又怎么会如此肯定的说延禧宫失火与她有关呢?

      罢了!

      与其再推委,不如直接说了……腊梅心中一阵黯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