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报——广陵城于十五日前失守!守城柳将军下落不明!”

      满身是血、甲胄尽裂的士兵闯入皇宫正殿,传递完军情后倒地而亡。

      “报——槐泗镇于十日前失守!”

      “报——溪军屠城,广陵城百姓无一人幸免……”

      坐在龙椅上的黄袍男子脸色煞白,他嘴唇微微蠕动,却什么都没有说。

      兵败如山倒,此刻,指望一人力挽狂澜,无异于天方夜谭。

      “报——敌军过江了!”

      是夜,晟王朝皇宫中却灯火通明,阖宫上下尚未出逃的人都安安静静站在保宁殿内——等死。

      三个月前,溪王朝突袭晟王朝,打了晟王朝一个措手不及,两国接壤的九座城池皆划入溪王朝版图。

      四九寒冬,溪王朝军队又连破六城。

      此刻,涵江江面上,旌旗蔽空,千百舟舸似飞蝗一般,悄无声息地逼近宴都。

      宴都内早就乱做一团,五日后,溪王朝大将军崔钰带明威军兵临城下。

      所有的努力在排山倒海而来的攻势前都脆弱得像纸糊的老虎,只消伸手轻轻捏一捏,就碎了。

      “报——陛下,城门……破了……”

      “报——陛下,守城袁将军战死!”

      皇宫玉阙下,血腥味的杀戮之气悄无声息地丝丝弥漫开来。

      黄袍男子倏然站起。

      “我朝上下千万余人,竟无一人能抵御外侮?”

      百官噤声。

      “陛下,从皇宫后门出逃,或许还来得及。”

      “小九是不是还在广陵城?”

      “回禀陛下,广陵城破后东宫柳太师携九殿下不知所踪。不过……有宴丑卫随行,想来是无碍的。”

      士气正盛的军队行进在泥泞的道路上,慢慢逼近宴都皇宫。

      刹那间,宴都皇宫内火光四起,火势冲天。

      “不好!他们自焚了!”

      早早泼了蜡油的皇宫被无意间打翻的烛台点燃,火势刹那间卷席了整座宫殿,妃嫔宫女的惨叫声很快被大火吞噬。

      在昏暗的天色里,那一抹温热的亮格外刺眼。

      那日,天降暴雨,豆大的雨珠似劣质水晶,噼里啪啦落地,砸在人脸上,生疼。

      涵江以南本就冰冷的冬季,变得越发湿冷。

      此刻,站在已经被踏做一片废墟的宴都城遥遥望向江水那一头,可以看见广陵城里高耸入云的文昌阁上落下一只五彩飞凰。

      五彩飞凰吟唱着《十面埋伏》,在文昌阁外盘旋良久,一个时辰后飘飘然离去。

      同日,溪王朝皇后诞下一女,赐名唐芷,封号文昌公主。

      崇明元年,元月一日,晟王朝亡。
      *
      “公子,我家小姐邀您去河边茶馆一叙。”

      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广陵城的小秦淮河旁,一位衣着朴素的年轻男子被一黑衣男子拦住去路,那年轻男子微微一怔,却也跟那黑衣人走了。

      过了小秦淮河上的石拱桥,仰头便可看到茶馆二楼翡翠珠帘后金丝楠木厅里隐隐绰绰的人影。

      “你是……顾渊?”

      发问的女子以白纱遮面,她透过白纱好奇地打量着男子,给他倒了杯茶,示意他坐下。

      “你就是六岁写下来《四国分立赋》的顾渊?”

      顾渊,字临安。

      崇明三年,溪、阜、晋三国鼎立,一篇横空出世的《四国分立赋》传入朝野,引来无数官员赞叹。顾临安也因此成为世人皆知的唐溪明珠。

      而今,眼前男子才情依旧,却远不及六岁那年惊艳。

      男子盘腿坐下,道了声谢:“是我。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女子摘下面纱:“我姓唐,你唤我唐姬便是。”她从袖中掏出一块令牌放在了茶几上。顾临安看到那块令牌,不由自主地挑了一下眉。

      他环顾四周,确认四周没有锦衣卫后压低声音缓缓开口:“唐是国姓,茶几上这块是司礼监的令牌,唐姑娘是宫里那位李公公的人?”

      唐姬低头,望着杯中茶色如玉,抿唇思索半晌。

      “九千岁是陛下的人,我也是。”她再抬起头时,耳坠微微摇晃,褐色的眸子越发柔和,“你既已连中两元,那今后必然也会成为陛下的人。”

      她抖了抖衣袖,坐在她对面的顾临安心中一凛,挺直腰板。

      “唐姑娘但说无妨。”

      顾临安嗓音清冽,温温柔柔似泠泠山涧,又如屋角赤金蟠螭纹香炉里升起的袅袅香烟,沁人心脾。

      “你想好怎么做陛下的人了么?”她的语气里带着似有似无的诱惑,“你可以选择一辈子都庸庸碌碌,也可以选择五年之内封王拜相、官居一品。”

      然而顾临安却抵制住了诱惑。

      “唐姑娘,我六岁时可以凭借《四国分立赋》名震天下,这次也必然会被赐进士及第,名垂青史。”

      唐姬默不作声地看着他眉宇间渐渐生出几分潋滟飞舞的自傲骄矜。

      顾临安饮尽杯中碧色茶水,起身道别意欲离去,唐姬却又叫住了他。

      “顾渊。”她抬头,认认真真地看着他,“《四国分立赋》虽好但到底也只有六岁孩童的眼界。”

      言下之意,你只考虑到了外患,却没有考虑到内忧。

      大溪王朝崇明皇帝当政以来,奸佞当道,诸子夺嫡,外戚干政。当下困局又岂是一篇短短的《四国分立赋》可以破解的?

      顾临安猛然顿住脚步,微笑:“多谢唐姑娘提醒,我会注意的。”

      待他离开后,金丝楠木厅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名黑衣侍卫。

      “公主殿下。”黑衣人出声提醒,“太子殿下说了,此人若是拉拢不了,杀了便是。”

      唐姬一个眼神按住了蠢蠢欲动的黑衣暗卫:“不急,至少我们确认了,顾渊不会倒向李公公。”

      微风拂过,露台上翡翠珠帘撞击声清越。

      “让你找顾渊的生辰八字,你找到了么?”

      “回禀殿下,找到了,需要通知北镇抚司吗?”

      “不急。”唐姬垂眸,笑意浅浅,温和的褐色眸子里却显出森然凉意,“逼他的人不能是我们。”

      她反反复复翻看着黑衣男子递来的那张小纸条,阖上双眸,将那小纸条揉搓成一团,放在烛火上烧了。

      唐姬预感,顾渊入仕,必然会引起一场场血雨腥风。

      “走了。”
      *
      崇明十三年,春,广陵城。

      现在是广陵城最美的时候,小秦淮河两旁柳枝抽条,低低拂在水面上。小秦淮河正中,一艘描漆洒金画舫晃晃悠悠地行驶着,画舫内隐隐传来清越评弹声。

      突然,岸边一人落水,画舫晃了晃,一身着藕色宫装,披着银狐裘大氅的姑娘掀起船舱外挂着的云锦帘子,示意侍立在船头的侍卫将人捞起来。

      顾临安抖着湿淋淋的衣服站在船头,藕色衣裳的女子几乎不易察觉地后退一步。

      她嫌脏。

      “顾渊。”她扯了扯嘴角,“我们又见面了。”

      “唐姑娘。”

      “你怎么落水了?”

      顾渊无奈扯了扯嘴角:“锦衣卫抄家。”

      唐姬嘴角显出一抹不易察觉地笑:“顾渊,我这有酒,你喝点去去寒,免得着凉了。”

      顾渊接过酒,见她没有追问下去,便感激一笑:“唐姑娘这是第一次到广陵城?”

      “嗯。”容颜平淡的姑娘点点头,“我第一次来,你给我讲讲这广陵城的故事,如何?”

      顾渊倒了一小杯酒,一饮而尽。

      “好。”

      “这里曾经是大晟王朝陪都,现在是文昌公主的封地。”顾渊接过侍卫递来的布巾,擦拭着湿漉漉的双手,“广陵城过了江便是前大晟王朝的宴都。”

      “这些史书里都有记载。”唐姬端坐,静心听着琵琶音,“我想知道一些史书里没有记载的东西。”

      “史书里没有的?”顾渊放下手中盛酒的小金杯,“大溪王朝军队猛攻半月,广陵城守将不曾投降,待城门被攻破那日,军队肆意屠杀城内百姓半月有余,就连这小秦淮河的水也被染的通红。”

      顾渊垂眸,掩饰如炬目光。

      “守城将领乃是宴都太子东宫柳太傅第三子,城门破后,柳将军为乱军所杀,尸骨无存,广陵城幸存百姓在南城门外给他立了衣冠冢。三月后,当今圣上得知此事,将那衣冠冢夷为平地,立衣冠冢的人皆被了诛九族。”

      “这几年……”他自嘲似的笑笑,“百姓过得都苦,自从那文昌公主亲手接管广陵城后,百姓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皇权更迭,权力倾轧,生命湮灭,一切血雨腥风也就凝聚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了。顾渊透过画舫镂空的窗看向碧绿的水面,只觉得血腥气混着杀意隐隐袭来。

      “你说铭都军队屠城数十余日,那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船舱内琵琶音戛然而止,藕色衣裳女子猛然睁眼。
      看似是一句寻常疑问,只有侍立在船舱外的黑衣侍卫才知道这疑问里夹杂着诸多刺探。

      “我吗?”顾临安勾勾唇角,笑意却不达眼底,“我那时在江都,不在广陵。”

      顾渊心虚了,她想。

      夕阳橘金色的光簌簌落下,铺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晃得人眼花。立在船头的黑衣侍卫掀起帘子,让夕阳暖光落在船舱里。

      船靠岸停了,藕色衣衫的女子抬了抬手,琵琶女抱着琵琶行了一礼,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唐姑娘,我也……”

      女子抬眸,认真盯了他一眼:“其实我可以带你回京的。”

      “不必了。”顾临安躬身谢过,“若是我跟着姑娘回京,那岂不是就相当于卷入党争了?”

      顾渊下船后,站在船舱里的黑衣侍卫看着自家殿下阴晴不定的脸色,心底暗道不妙。

      一天被拒绝两次,无论换做谁,都会不高兴吧……

      “殿下,要不要……”黑衣男子坐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女子睨了他一眼:“小五,你读过顾渊写的《四国分立论么》?”

      小五摇摇头:“没有。”

      “他说过,天下之本在民。”女子拢好袖子,笑吟吟地看着一脸茫然地侍卫,“我又去翻了他的其他文章,他还说过君权民授,不过那篇文章被我找人烧了,否则啊……他脑袋可就没了。”

      “这么说来,顾公子和殿下还挺像的。”

      “像么?”女子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若是他真的像我,那咱们倒是不得不防着他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