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连夜转移 ...

  •   果然,大雨小雨各种雨,就是没个晴天,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天,李玲家再高的地势都要扛不住了,家里终于进了水。

      他们这一片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进水了,早几十年,每年黄梅天阴雨连绵的时候,可能还要担心屋子里会进水。

      但后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科技不断进步,这一片虽然每次都说可能要淹了可能要淹了,但总是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进过家门。

      现在水进了家门,三天两头有人去村委问解决方法,村长也是整天带着人在河边转圈测量,预估什么时候会淹上来,急的嘴上都长了燎泡。

      大家见此,知道村里也都在着急,也就不去村委那里报到了。

      现在几乎全国一大半的地方都在下雨,很多地区随时都有被淹的风险,而最危险的地方是A省。

      反正李家村他们这里也没有真的淹起来,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等真的淹上来了再说吧。

      李妈喊李玲先把楼下不能泡水的东西搬到二楼去,她们两个搬不动的再喊堂哥堂嫂一起来搬,搬完楼下的东西,李妈去看能帮上堂哥家什么忙去了,李玲则打算清点一下家里的物品。

      把扑扑梨梨和高高都扔给蛋黄带有好处也有坏处,蛋黄是只洁癖狗,十分爱干净,它的爱干净和别的狗还不一样。

      刚下雨地面并不是完全湿的时候,蛋黄走路能走干的地方就不走湿的地方,能不走水坑就不走水坑。

      那挑挑拣拣模样,就像个从没下过地的闺阁小姐,十分搞笑滑稽,几只小的也有样学样,惹得李玲李妈哈哈大笑。

      后来外面已经没有干的地方了,蛋黄也不管地面干还是湿了,不顾自己一大把年纪,很愉快的把自己淋了个全湿,其他几只有样学样,十分糟心,李妈也笑不出来了。

      后来楼下也浸水了,它硬是跟着上楼住了,幸好她家地方大,还能住得下,不然人和猫狗就要住一起了,这事李妈是绝对反对的,李妈喜欢猫狗,但不接受和它们睡一个房间。

      李玲清点完物资,把几只猫狗都洗了一遍澡,烘干后堂哥堂嫂也过来了,他们家楼下不能泡水的都搬到了楼上。

      现在就是李玲家了,等把李玲家也搬完,天色也不早了,李妈做着晚饭,让堂哥堂嫂就在她们家吃了再回去。

      吃完晚饭又停电了,也不知道是受了太阳风暴的影响,还是太潮湿电线短路了,问了几户人家,他们家也都没有电。

      幸好李玲家还有上次买的大功率户外照明灯可以用电池,不需要用不顺手的太阳能。

      三天两头的停电加上连绵不断的下雨,是非常影响人的心情的,为了让自己有个好心情,李玲一边听李妈忆苦思甜,一边撸猫狗,一边上网搜搜有没有什么新奇好玩又能在当下用的东西能买。

      到最后结账才发现她买的都是牛肉干水果干面包片之类,李玲做贼心虚地看了看李妈,又在购物车里加上土豆粉螺蛳粉自嗨锅之类的,点击下单。

      这也不能怪她,李妈口味清淡,可李玲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过眼啊,时不时的就要买点重口味的东西吃吃,改善一下伙食。

      第二天还要去外公家把他家的东西往楼上搬,外公家地势比较高,他们家再过去点就是山上了,因此到现在水还没进到家里,但这雨再下两天肯定也要进家了。

      现在的快递基本能做到一到两天就到货,不然李玲怕是都没办法收到货了,是的,水位又上涨了,现在就快要到李玲小腿肚了。

      你要是往路边一瞧,路上行人都把雨鞋换成了连体的了,就怕早上出门还好好的,晚上没装备,回不去了。

      李妈担心两老人的生活,就和小姨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让两老到李妈家来住,小姨深表同意,反正都是被淹,住哪里都一样,要是水位继续上涨,哎,希望不会吧。

      李玲家附近的厂子大多是生产的小零食,所以基本不管是原材料还是成品都不能泡水,也不适合放在潮湿的环境里。

      厂里就把生产线都搬到了楼上,楼下也不能办公生产,所以很多厂都暂时不用去上班了。

      李玲趁着外面还能走的时候,邀请堂嫂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这几天就待家里不出门了。

       到了超市,果然来超市买东西的人还比较多,但是超市里的新鲜蔬果就比较少了。

      两人只能买了点米面油以及调料品,生活用品也带了点回去,又去宠物用品区买了点猫粮狗粮和罐头之类的。

      回到家以后李玲想着这个水位,打算去外婆家看看水到哪里了,而且车停在家门口也停不了了,李玲考虑不行就把车子放外婆家附近吧,能少泡点就少泡点。

      雨越下越大,李玲怎么也没想到,第二天天不亮的时候李妈给提供了叫醒服务。

      原来早在半夜的时候雨势又大了,水漫上了来了,快的话可能三五个小时二楼就要进水了。

      三楼被她们当成了仓库,里面什么设施也没有,是没法住人的,他们这一带的人基本都有三层楼房,第三层也基本都不住人。

      李玲赶紧收拾收拾包袱,在群里问其他人有没有醒,没有回复的赶紧提供免费叫醒服务。

      李玲从楼上看下去,预计了一下,这个高度的水,凭自己想要走出去可困难了,打了妖妖灵,妖妖灵称已经挨家挨户敲门转移了,他们这片预计还有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展开转移。

      李玲听后赶紧加快收拾东西时间,李妈则去叫二老起床,可能是雨下的比较大,半夜降温太多,外公外婆有点着凉了,两人一个咳嗽一个打喷嚏。

      “你们还好吗,是不是着凉啦?我再收拾点暖宝宝出来,你们等等贴点暖宝宝。”

      李妈很担心,这种时候医院肯定很忙,也不知道能不能接收得了这么多病人。

      他们是在一个多小时后离开的,从二楼,这也算是个新奇的体验了。

      他们一大家子被安排到了一个酒店的五楼,这个层数不算高,但如果水真的到了五楼,那上头肯定也不会不管他们的。

      这一层基本都是附近的几户人家,大家都是邻居,有什么都可以商量着来,上面这么安排也能最大程度减少矛盾的发生。

      李玲向来救援的队长打听感冒咳嗽就医的问题,救援队长姓周,是个国字脸的大高个儿。

      他应该还很年轻,就是本人和他的长相一样板正,严肃的让人不敢靠近。

      周队长告诉李玲他们这幢酒店里就有两个医生,都在15楼,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可以去看看。

      只是他们那里只有简单的设备,如果咳嗽比较厉害,需要让两位医生上报,而现在医院人满为患,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可能也不会安排住院。

      李玲谢过周队长就去给外公外婆整理行李,他们匆忙出来,只来得及把重要的东西带出来,其他的东西都被放到了三楼,只希望三楼不会被淹吧。

      顺手给两个老人各量了一□□温,还好体温正常,收拾完东西后李玲和李妈带着二老准备去15楼。

      出门的时候本来打算把爷奶也带了出来,一起去15楼看看,但爷奶身体并没有明显不舒服的地方,两人连个喷嚏都没有,二老让李玲和李妈赶紧带着外公外婆去15楼看看。

      李妈没有再坚持,带着二老就上了楼,上去了才发现里面人真的很多,大多数也是和外公外婆一样的感冒咳嗽。

      外公外婆一边等待一边和人唠嗑,什么家长里短啦,什么新旧传闻啦,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

      等轮到外公外婆看,已经是三个多小时后的事情了,医生给查看了一下,问题不大,让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大压力,放平心态,多休息多睡觉就好,如果问题加重了再来。

      饭是酒店统一安排的盒饭,如果要吃别的,要自己掏腰包,这个时候大家也没什么心情点菜,都在关注着外面的大雨和水位。

      李玲边等饭边听着李妈和人讨论天气,打完饭赶紧就回来了,他们太能聊了,不适合她这种社恐待在那里。

      还是赶紧吃完饭撸猫狗吧,几只小的乍然换到了不熟悉的地方,都有些安静,李玲猜大概是小动物也知道现在情况不一样,不敢太闹腾吧。

      李玲腿上盘着蛋黄,两只手抱着扑扑,梨梨和高高一左一右像是左右护法一样护在李玲两侧,她时不时撸一下两旁的喵喵狗狗。

      毛茸茸果然治愈,李玲摸着摸着感觉整个心情都飞扬起来了,几只小的也放松了很多,不再安安静静拉耸着脑袋了。

      李玲在这个酒店住了几天,直到水完全褪去才回家,这几天李玲总算见识到了大妈大婶们的能耐。

      她爷爷奶奶这个年纪的人大多都睡的早醒的早,但她妈妈这个年纪的不是啊,仍然比她这个年轻人还能熬。

      更无语的是,李妈有次给大家展示了一下她家的户外灯,从那以后大家一边说等水退了也要买个这种灯,一边集体默默地聚集到了李妈房间附近。

      李妈干脆把户外灯挂到了走廊,给大家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光亮。

      几天下来,大家信息高度集中,李玲感觉他们没什么可聊的时候水终于退了,李玲大大松了一口气,可算能回到家了。

      回到家后,果然,家里的东西都被泡发了,阳光房里的花草都被淹死了,好多东西要么要扔,要么要晒,但现在可是冬天啊,太阳根本不够。

      好在食物被褥大多被李玲收在了收纳袋收纳箱里,一个箱子叠着一个箱子,放在了三楼,总算没有全泡了水。

      但这么多天都在潮湿的环境下,恐怕也都沾了湿气,大米受潮也不好晒,晒了也会影响口感,甚至大米会被晒开裂。

      李妈只能选择尽快把这些大米吃掉,但外公外婆和李妈李玲四个人吃的都比较少,短时间内哪里能吃得完啊。

      李妈就差挨家挨户问谁家要大米,可惜农村地方,家里缺粮的人有限,李妈送了半天也没能送出去多少。

      李玲嫌弃这个大米质量已经不好了,想要都扔了,李妈又不同意,李玲哀叹,怎么没有人来偷大米哦。

      被李妈大巴掌糊了一脑袋,蛋黄见状赶紧伸出手护住李玲,梨梨也跟着护在李玲身边,李玲得意的朝李妈吐了吐舌头,气得李妈火冒三丈。

      李玲至此闭嘴,但她偷偷又上网去搜真空包装的大米面粉,嘿嘿,反正钱在李玲手里,李妈还能把买回来的粮食扔了不成,到时候肯定吃口感更好啊。

      只是,这个价格是不是比之前买的高了一点啊?

      李妈无意间瞟到李玲在网上搜米面,除了给李玲两个白眼之外,还是嘱咐她至少要买够半年的量,特别是日用品,李玲惊讶的同时愉快购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