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非嫡非长 ...

  •   闻此诛心之言。叶向麟更加呆怔。

      “叶某冤枉啊!”

      献王实在矜贵非常,这等要人性命、刀剑相向时,仍一身清淡,言语含笑。

      但叶向麟毫不怀疑,对面这个清贵得不似人间凡俗、纤弱像提不起剑的献王殿下,会谈笑间叫自己的脑袋搬家。

      灵珺对剑客刀光视而不见,顾自为献王打着扇子,又接了下人端来的冰碗凉茶奉上,“殿下解解暑气吧。”

      虽是夏日,但这夜里哪来的暑气。叶向麟瞧着献王,觉得只有仙气罢了。

      献王一甩广袖,探手来接了,笑微微的抬眼瞧了满面官司的叶向麟一眼,“若你离了我二哥,转投本王,本王不但放你一命,还保你做蓟辽总兵,即刻赴任。”

      叶向麟心下一沉。他不过一个献王跺跺脚就能踩死的无名小卒,与二皇子勾搭在一起时,也甚是小心,从未有过明面上的交从。献王却洞悉至此,实在令人心惊。

      只是他更惊的,还是献王的口气。

      总兵乃是一军之统帅,正二品,是真正的大将军。整个大齐,有过总兵头衔的,也翻不出十人来。而其中,地位最高,兵权最重者,莫过两大边关重地。

      这两大边关,蓟辽及金门的总兵,一般由兵部、吏部联同进谏推举,上请皇命,千挑万选,才得聘任。

      当今的蓟辽总兵熊锲林,杀伐边关二十余年,战功无数,曾任浙门提督,鞑子来犯时,才临危受任蓟辽总兵。献王轻飘飘一句话,似乎便要令他取而代之!

      叶向麟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以南征那点履历,莫说肖想蓟辽总兵,捞上个千户长都是高谈。何况当是时,叶佑珽因昆仑山之败,已被革职问罪,他受此牵连,起复入军都是妄谈!

      是以,叶向麟立刻苦笑回道,“一仆不侍二主,殿下美意,叶某心领了。”

      言罢,他也只得叹息一声,引颈受戮,穷途末路,不过如此。他即使能将这三人打死两个,又有何益处?落下刺杀献王的美名,连累幼弟族人罢了。

      献王用了茶,将冰碗放回另一侍女端着的托盘上,尔后接过妍曦递上的那柄羽扇,轻摇了摇。

      叶向麟静默了片刻。

      脑袋还好端端搁在他自个儿的脖子上。

      “霜竺,带他上药止血,换身衣裳,暗门走吧。今夜之事,顾靳尘不会再做计较。”

      他宁死也不肯从,献王倒也不恼,只是淡淡的瞧着那几名剑客收了剑,吩咐了身边一名清丽秀雅的婢女,便要转身而去。

      再一次死里逃生,叶向麟却不肯见好就收,抬声唤住他。

      “殿下为何放我?”

      献王回身,宛然一笑。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有将才。大齐子民需要你。民,为重。”

      叶向麟大感诧异,人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但总要先有几分气象,才能得人赏识。可此刻他哪有青云龙气,任谁来瞧,都是只曳尾泥涂的小泥鳅罢了。

      只是他大言不惭,竟然便应了献王这不知何处来的抬举。

      “若臣果然驱逐鞑掳,光复河山。殿下待如何?”

      献王含笑轻慢嘲道,“飞鸟尽、良弓藏。他日边患大定时,不要再落到本王手里。”

      “为何臣是二皇子的人,就一定要致殿下于死地?”

      献王笑容稍敛,缓缓摇了摇手上纯白羽扇,复正色,“莫要挑拨,本王说了,直觉而已。与旁的无干。”

      “那若臣拜入殿下门下,殿下有何赏赐?”

      献王朗笑,回转身来正面向叶向麟,振袖抬手,招了招灵珺。显然不但对叶向麟蓟辽总兵都喂不饱的胃口浑然不恼,还十分快意。

      “灵珺,此人将来怕是能载入功名碌的大将军,大功臣,你瞧他如何?”

      灵珺浑不怕受人口舌,果然大胆的又瞧了叶向麟几眼。“叫他先摘了面巾子!”

      叶向麟不待旁人动手,主动摘下面巾来,只是叫献王这来去来的,搞得有些头昏脑涨。

      灵珺大胆的直盯着他看了两眼,面颊绯红。

      “倒是个人材!”

      献王眨眨眼睛,黠慧一笑,“叶将军,你瞧灵珺如何?”

      叶向麟眼瞧着他突然露出这样小儿般活泼的神色来,只觉得可爱得让人忍不得,不觉就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

      献王只道他瞧灵珺瞧的眼馋,摇扇展颜自得道,“若你拜入我门下,我就将灵珺许配给你。灵珺乃是诗书大家谢焱翎的后人,完璧之身,我不曾半点轻慢她。”

      他实在是好哄。叶向麟不过漏出一点投奔的口风,他便连本王也不再自称,掏出心窝子来同他好生讲话。

      叶向麟讪讪然,不敢作答。他本侥幸可全身而退,却偏控制不住这张嘴,又来撩拨献王。这下可是骑虎难下。

      若是献王将自己许配给他,他可能就从了。只是灵珺么……美则美矣。

      但灵珺显然是献王极心爱的,他若拒绝了。难保献王恼羞成怒,立斩无赦。

      献王之聪敏通透,很快又再次叫叶向麟汗颜。他只看叶向麟沉默这一息,便知此人心意,也不再白费力气,但既然决意放他生路,便不为任何转移。摇扇轻笑一声,转身淡然而去,恍如不曾有此一遭作弄。

      可叶向麟居然再次扬声叫住了他。这回,连灵珺也恼了。

      “殿下重伤未愈,还陪你站了这么半晌!你还要啰嗦什么!戏弄殿下有趣么?!”

      献王好脾气的转了身来,“叶将军还有何指教?”这话虽然不像灵珺那般语带呵斥,却分量千钧,显然叶向麟再拿他取乐,就要见见血光了。

      叶向麟鼓足了勇气,拱手恭谨道,“殿下非嫡非长,日后还当谨慎行事,多多保重。”

      灵珺气的跺脚,要来提剑斩他。献王却莞尔一笑,沉吟半刻,将羽扇塞到虽被人拉住了却仍满面愤懑的灵珺手中,振袖拱手回礼。

      “多谢指教,小王领受了。”

      尔后转身,飘然而去。

      非嫡非长。

      若非这四个字压在头上,他哪里还会是献王,早被册为太子!

      若说这四个字的来由,还应了那句俗话: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怪都要怪献王生母死的早。

      先皇后并不得帝心,且未有子嗣,长年缠绵病榻,而俪皇贵妃出身高贵,容貌绝世,才情斐然,深受宠爱,又诞下皇子。只待先皇后仙逝,便能立登后位。

      只可惜,俪皇贵妃死的,较之先皇后,偏偏早上了那么一个月,未能给三皇子挣上一个嫡出。俪皇贵妃先死,而后皇后再死,景文帝还是有几分讲道理的,实在是不好意思把俪皇贵妃追封为后。

      既然都不是嫡出,景文帝又已有三十高龄,按照规矩,就该立长了。二皇子较三皇子长上十岁,进退有度能文能武,怎么看都是储君的好选择。

      可惜虽然满朝文武都以为该尽快册立二皇子为储君,以固国本,先帝偏做了少数派。

      他对三皇子的偏爱之情,立储之意,在三皇子降生时,便露端倪。赐名亦是大有学问。李储昱。储者,储君也。昱者,日立也,不日当立!

      献王八岁时,群臣进谏,请立二皇子为储君。景文帝立刻说,三皇子已到了该出阁读书的年纪,命王攸为太保太傅,与三皇子讲学。

      太子之师,才封太保太傅。景文帝以为,此等明示,足以令群臣明白他的心意,不要再来啰嗦了。等到三皇子再长几年,自然册立太子。

      然而百官并不罢休。当是时,已有大把的人将宝压在了当今长子李怀璋身上,怎么会肯放弃。一时纷纷上书进谏。立长,必须立长!不立长很不合礼制!

      景文帝是理亏的。但他立刻出了奇招。安南屡屡作乱,恐怕不日便将来犯!金门危矣。谁堪任镇南巡抚督军?自然是亲生儿子,李怀璋。

      璋者,形如匕首的美玉也。既怀璋,当为国而战!

      既然要南征,有战死边关的风险,那便不能立太子。大皇子战死边关,是有先例的。

      太子乃国之重器,怎能战死边关,损大齐气运?这太子,不能立时就立。倒也不是说不立了,诸位好好干活儿,耐心等待即可。

      百官仍不罢休。各路奏疏雪花般纷至沓来。这回不是要立二皇子为太子,是要求赶快策封三皇子为亲王,等到十六便赶出元都,扔到属地上做闲散王爷,远离政治中心。

      反正就这么俩儿子,赶走献王,就只剩二皇子,不立也得立。

      景文帝扛了几年,烦不胜烦,便封了三皇子为献王,礼制浩繁,册封典礼几乎比肩太子,封地更在苏皖。

      苏皖繁华富庶也就罢了,居然接壤元都金陵城!献王年幼聪敏,谁瞧他都不像个吃素的,此等人物,若叫他离了金陵,到了苏皖一番收拾,拥兵自重,元都危矣!还不如搁在眼皮子底下看着,从此少人人提要献王出元都。

      如此两轮擂台打下来,景文帝对三皇子的偏爱,已到了人尽皆知且无药可救的地步。是以那些脑筋转的过来的臣子便纷纷又都投到了献王门下。

      好不热闹。

      若还有人肯站在连年征战在外,不受待见的二皇子一边,恐怕只因为,他占了长、故此占了几分理罢了。

      可惜长之一字,实在有些厉害。可惜非嫡非长四字,也实在厉害。

      景文帝终其一生,未能立献王为太子。又因献王自寻绝路,叫二皇子终于顺理成章的荣登大典。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非嫡非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