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我们俩 ...

  •   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什么是教育
      “教育”最早使用者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解释者许慎《说文解字》。
      教育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教育要素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
      三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四要素说: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教育者——主导者,支撑性要素,教的主体
      学习者——主体,驱动性要素,学的主体
      教育内容——客体
      教育手段——基本条件
      教育形态:
      正式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统一性、连续性、标准化、制度化
      非正式教育——不具有结构性或组织性的自主、偶发性
      空间标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时间标准:
      农业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段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工业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的教育——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和全纳教育的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时空存在:实体教育;
      虚拟教育: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空间为媒介而展开的一种教育形态。
      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2.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朱熹,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