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菠萝 ...

  •   但是不管怎样,它们都会变成花,因为它们在她的头上和心上躺过。

      -

      华灯初上,酒馆里,侍者又端上一杯鸡尾酒。穿黑色吊带裙的女孩坐在了阮余恩对面。

      他望着眼前的女孩,岁月蹉跎,一转眼十八年,她的模样却依然和儿时相比无甚变化,好像岁月只是在一块美丽的璞玉上精雕细琢,而不是蓄意磨去它的轮廓。阮余恩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巾递给她,目光示意她拿着酒杯的手。顾笙笙不明所以地接过,待看到左手小指上的红颜料,又不由会心一笑。

      她问:“你怎么在这里?”

      阮余恩抿了抿嘴,说:“出差,顺便休假。”

      “这样。”她目光流转,又问:“现在在哪里工作?”

      等她问完了工作地点、薪资待遇、出差的内容,阮余恩终于有机会开口,询问她出现在异国他乡的原因。

      顾笙笙将头一歪,向圆桌一角搁置的画笔挑了挑眉:“你猜?”

      *

      笙笙说,她到新加坡来是收到邀约,要办一场个人画展。

      她十月底抵达狮城,跟着策展团队一起筹备开始阶段的工作,到今天已近尾声,后天一早就要搭乘飞机前往马来西亚槟城。

      “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到你。”

      她眼睛亮亮的,轻晃着酒杯对他说。

      “世事难料。”

      阮余恩也微笑着答。

      隔天上午,在一番盛情难却的推脱后,阮余恩跟着顾笙笙走入了美术馆的大门。

      时隔多年,阮余恩再次近距离接触笙笙的画作,不由感到熟悉又陌生。笙笙作画喜好用黄、绿、蓝色,画面大多清新脱俗,画中内容多为生活中寻常所见,街角繁花盛开的小店、雨天屋檐下鼾睡的猫、雪天路上行色匆匆的行人,都在她笔下焕发出独特的温情气质。

      顾笙笙兴致勃勃地走在前面,一幅一幅为他介绍:“这是我上大二的时候画的……”“这张是用毛笔画的……”

      阮余恩跟随着她亦步亦趋,环顾四周,展览布局细致而精心,看得出主办方的重视,笙笙在这样年轻的年纪就能远渡重洋来办画展,想来这些年在艺术道路上应当发展得不错。

      两人不知不觉已走到一面白墙前,眼前便是展览的最后一幅画。

      这幅画由油画颜料绘成,约一米见方。画面中,碧蓝天空下是一片菠萝海,一个穿蓝白连衣裙的女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蜿蜒的田间小路上,有风吹起她的短发和裙角,阳光下,她显得由自而张扬。

      阮余恩的脚步停在这幅画前,思绪忽然变得遥远又悠长。

      *

      顾笙笙第一次在阮余恩面前展现出她在绘画方面的天赋,是在一个下雨的夏夜。自从知道两家都是今年搬来广州,家里又都有一个八岁的孩子之后,302与402的两家人很快就熟络起来。阮爸上班的电子厂离南洲有一段距离,有时回家很晚,而顾妈就在隔壁街的服装厂工作,能保证家里每天按时开饭,每当这时,顾家父母就会招呼阮余恩上302一起吃饭。到八月底新学期开学之前,阮余恩已经成了302的常客。

      302的布局基本与402一致,不同的是原来的房主将客厅的一部分隔出了一个小房间,将不大的一室一厅又变作两室一厅。顾家父母和小儿子睡主卧,顾笙笙就睡在靠阳台的小房间。

      那是一个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夜晚,302那台老式电风扇吱呀吱呀地吹着,阮余恩趴在笙笙家的凉席上,听她讲她的粤西老家,在她手舞足蹈的描述中,阮余恩得知,那是一座种满菠萝的热带小城。

      “你知道菠萝是怎么长的吗?”

      笙笙托着腮,问他。

      “菠萝是长在树上的吗?”

      阮余恩好奇地猜测,不想这句话却引得笙笙哈哈大笑:“你没有见过菠萝吗?菠萝是长在地上的,不是长在树上的,菠萝的叶子就像芦荟那样。”

      她似乎忽然来了兴致,索性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跳下床,从书桌抽屉里翻出几支彩笔和一张白纸,回到他身边,拔开笔帽开始画。

      笙笙笔下逐渐出现一株像铁树又像芦荟的植物,顶端顶着一个阮余恩认知中的菠萝。笙笙画画很仔细,画到果实的部分,还特地换了一只黄色彩笔,画毕,指着画中的植物对他说:“你看,菠萝就是这样长的。”她拿起白纸端详了一会儿,似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提笔补上几棵相似的植物,等她终于停下笔时,笔下俨然成了一片菠萝海。

      笙笙的作画水平那时在同龄孩子中已经算出色的了。她十分注重前后虚实大小关系,物体虽不精致,画面却是协调美观,阮余恩在另一张白纸上临摹了一会儿,发现自己画出来的东西和原作已然相去甚远。

      “这张画能送给我吗?”

      他问。

      “嗯……”笙笙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这是我随便画的,不太好看呢,你想要的话,下次我认真画一幅送你。”

      *

      九月,阮余恩和笙笙在南洲附近的新民小学三年级(6)班成了同班同学,他们是同班又邻居的关系,于是每天一起上了放学成了理所应当的事,这样寻常的日常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一个名叫程嘉文的女孩的加入,才为这平淡的日常增添了一些小小的插曲。

      程嘉文是阮余恩和笙笙的同班同学。由于笙笙自来熟的性格,刚开学,她就在三(6)班结识了一大批新朋友,程嘉文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父母工作调动的关系,她今年五月才从邻市的小学转来新民小学,现在就住在离南洲不远的某个小区,她问笙笙家住在哪,笙笙回答了,她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南洲是什么地方。

      笙笙却笑着拍了拍手:“没事没事,都是出校门左拐,一起走就对啦。”

      于是那天傍晚放学后,三个小学生就一起踏上了回家之路。

      阮余恩和程嘉文不太熟,也没有什么主动和别人搭讪的欲望,于是只是默不作声地走在两个说笑的女孩身后。

      约莫走了十五分钟,笙笙停下了脚步,由居民楼组成的迷宫王国已然出现在了身旁。

      “我们到啦。”

      笙笙从二人身后拉过阮余恩的袖子,向程嘉文挥了挥手,对方却神情有异,抬头望向看不见尽头的曲折巷弄。

      “原来这里就是南洲啊。”

      “嗯,对啊。”笙笙不明所以:“你想去我家玩吗?”

      程嘉文却后退了一步,连连摆手:“不了不了,我妈妈说……”她目光迟疑地流转在二人的脸上:“那里住的人素质都很低…”

      笙笙愣住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身旁沉默了一路的阮余恩却突然开口:“说这种话的人素质更低。”

      说罢,他抓起笙笙的手,毫无预兆地转身向身后的楼群跑去。顾笙笙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边被拉着跑,边连连回头,过了一会儿,她不再回头看,而是快乐地放声大笑起来。

      “恩仔,原来你这么会骂人啊。”

      顾家父母按老家的习惯管阮余恩叫“恩仔”。久而久之,笙笙也跟着这样叫。

      阮余恩不由也笑了。笙笙将手抽出,又再次反握住他的手,拉着他向前跑。在这条曲折的街巷里,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奔跑过。两个小孩牵手跑过郭叔日杂、王姐发廊、张阿姨水果铺,留下一串银铃似的笑音。夕阳西斜,照映一双雀跃的、自由而无忧的影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菠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