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孟春之缘(一) ...

  •   弘耀七年,边境屡有外敌来犯,战乱频频,骚动不安。

      孟春已至,但随日落月起,卷着黄沙的寒风划过面庞犹如刀割。

      洮州城外,黑云压城,旗帜在苍穹下翻卷,风沙汹涌地刮过耳畔。一个年纪尚轻的将军着一身泛着凛冽寒光的铠甲骑于马背上,眉头紧锁,清冷的眸子凝视着前方。

      少将军名为段程,乃当朝骠骑大将军段轩之子,戍守边关,征战数年,因为功绩卓著而屡受擢升。

      西蕃大军兵临城下,盾牌和剑锋在月光下泛着寒光。此战已相持数日,唐军人数远不及对方。

      西蕃主帅战铭扬着眉头环顾四周,轻哂一声,随后扬声喝道:“段程,就你这点兵力,还想守到什么时候?”

      战铭为西蕃二王子,与段程是多年的死敌,前番数次交手他都没讨到什么好。他本就不受父君器重,多番失利如今更是骑虎难下。

      段程不语,薄唇勾出一个浅浅的弧度,抬头远眺,眸中多了片碎影。一束花火陡然间划破黑透的夜空,段程提起长枪,高喊一声:“列阵,杀!”

      军令一发,唐军速速将盾牌举于身前,分成数支分队围在西蕃大军面前。战铭察觉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便稍稍向后退了些许,身后的军队也提高了警惕。段程策马挥枪,势如破竹,似乎并不把战铭和他身后的西蕃大军放在眼里。

      这倒是激起了战铭的胜负心,他也毫不畏惧地策马迎战。在冷清的月光下,两军开战。弹指间箭矢凌空横飞,厮杀声和金戈交鸣响彻云霄,浑浊的空气中混杂着血腥味。段程与战铭来来回回厮杀数次却也只是打成平手,两边兵力却已渐损。

      战铭看着唐军的兵力不屑一笑,“段程,你当真以为能胜我?”

      “战铭,你还是一如当年。”

      战铭远远啐了一口,“你这是何意?”

      段程轻笑一下,看着他身后高耸的山坡,“我是说,你还是没有半分长进。”

      战铭还来不及气恼,就听见身后如山呼般的音潮。大军之后突然冒出了数万唐军。大军骚乱不已,后方早已厮杀开来,只是刚传到前方来。

      战铭见状慌了阵脚。段程趁他晃神之际,快速向他刺去。战铭到底也算久经沙场,在长枪即将刺入心口时挥枪格挡,尖锐的枪头刺入战铭肩头。

      他反应倒快,握住枪身,咬牙拔出。鲜血汩汩自伤口流出,战铭深吸一口气,怒瞪段程,“你耍我。”

      段程浅浅扬了扬唇角,并未回答。

      战铭一向自负,此次又深信唐军兵力不足,援军未至。边境山势险峻,此处埋伏最佳,偏他不信唐军有埋伏之力。这才被绕道而行蛰伏数日的援军趁着夜色包围。

      唐军士气大涨,厮杀之势犹如长虹,加之后方援军的奇袭。西蕃大军已然元气大伤。战铭负伤,他也知此时已无再战之力,勒马回身,高喝一声,“撤!”

      方才还气盛的西蕃大军已然溃败,择路而逃。

      段程的随从护卫凌隐骑马回到他的身边:“少将军,可要乘胜追击?”

      “穷寇莫追。”段程勒马回身,“传军令,收兵回城。”

      ---

      长安城内,安稳如常。红墙青瓦上还堆积着薄薄一层残雪,腊梅的枝梢也被压弯了些许。

      凤阳阁的后院中,李绾莺饶有兴致地翻阅兵书,一边翻一边拿起笔墨在纸张上圈圈画画,小声嘀咕,“这些排兵布阵的方法实在是太妙了,我要是也能像这样带兵征战该多好。”

      “什么该有多好啊?”

      李绾莺闻声慌乱地合上兵书,拿起一旁的另一本诗词簿将其挡住,假装淡定地站起身来,右手放于左手上后微握成拳,放于腹部正中央,微微屈膝,“阿耶万福。”

      李睿辰着一袭金色长袍慢步走来,衣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一双眼眸曜石般幽黑。

      他走到她的面前伸手将其扶起,坐在其对面,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别藏了,阿耶知道你在看什么。”

      李绾莺被识破了,低垂着头凑到他身侧,挽住他的手臂晃了晃,“阿耶也知道绾莺自幼喜欢舞刀弄枪,为何还总是看管着我,让我整日读诗诵词呢?”

      李睿辰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拿起被她用诗词簿挡住的兵书,翻开看了看,“你自幼跟随阿耶习武、识兵法。但领兵作战实属危险,阿耶不希望你犯险。况且阿耶能护着你,只希望你能平安喜乐一生。”

      “绾莺同样希望阿耶能一生平安。也希望我大唐能万世恒昌。”李绾莺抬眸看他,眼中是掩不住的坚定。

      李睿辰看着她欣慰地笑了,随后点了点头,“好,但阿耶私心想着,绾莺只要做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就好。”

      晚膳后,李绾莺就独自在院中坐着,一直坐到满天星斗缀空,她就盯着星星发呆。

      李绾莺的贴身侍女碧妤走到她的身边,“公主,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

      “好,回房吧。”

      伺候她洗漱的宫人早已在寝殿外候着,她洗漱完便就了寝。碧妤为她放下床幔便悄声退下了。

      李绾莺躺在云被中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她像是想到了些什么,不禁弯了弯嘴角。

      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了,宫外盛大的灯会,到时她定要溜出去看看。

      想到这,她这才眉目舒展,翻身入睡。

      ---

      一晃便到了上元节,宫内早已忙碌了起来,为上元节的阖宫夜宴做足了准备。李绾莺坐在凤阳阁的院子中,抬头望了望碧蓝天空,又将视线转移到院中的一颗腊梅树上,枝上缀满淡黄,像是挂了一枝头的星星。

      她眸子一亮,朱唇微微上翘,许是想到了什么好点子,便叫来了碧妤和贴身侍卫景恒。

      碧妤犹豫道:“公主,这不太好吧。”

      “无妨。我又不是不去,只是早走一会罢了。”

      其实李绾莺想溜出宫这件事也算稀疏平常了。她从小便爱往宫外跑,但李睿辰总约束着不怎么让她去。

      李绾莺一脸严肃地看着碧妤和景恒,“你们一定要记着,先去外面等着我,我带你们瞧瞧上元佳节长安的热闹。”

      碧妤还是有些许犹豫,景恒则干脆地向李绾莺行了一礼,“属下明白。”

      ---

      段程受到李睿辰的调遣,酉时才进了长安城。他领军班师回朝,只是正逢上元节庆,城中热闹非凡。他怕扰了百姓的兴致,就命军队先留在距此不远的驿站休整,他先行一步回府,等候陛下召见。

      段程带着凌隐赶往将军府,刚到府门外,就见阶梯上站着位老者,原来杨管家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杨管家看见两人后立即迎了上去,乐呵着说:“诶呦,郎君你们终于回来了。这么多年没见,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杨管家倒是一点都没变。”段程笑着应了句。

      “我就先不和您多说了,我得去给阿耶阿娘请安了。”段程走进府院。

      杨管家边走边笑着说:“郎君,阿郎说若是你回来了就让我转告你,他已经去宫中赴宴了。你刚班师回朝,陛下体恤你,让你好生休息。”

      “不过夫人已在正厅等候你们多时了,还特意为你们备了一桌子的饭菜。”

      “好,我知道了。杨管家也去好好过个上元节吧。”

      杨管家笑着行礼,“多谢郎君。”

      段程点了点头。

      杨管家走后,凌隐从侧面将胳膊搭在段程肩上,铁甲间相撞发出沉重的摩擦声。

      “诶,阿程,这还是我第一次跟你回长安呢。”

      段程蹙了蹙眉,拨下凌隐的手,看都不看他一眼地往自己的房间走。

      “先去换身衣服再去请安用饭。”

      凌隐“哦”了一声,紧接着又嚷嚷着问:“那我住哪间房啊?”

      跟着他们的婢女轻声对他说:“郎君请随我来。”

      凌隐摸了摸后脖颈,“好。”

      整理好衣着后两人前往正厅用饭,崔静蓉听到声响后立即迎了上去,满眼的欢喜。

      “程儿,隐儿,你们终于回来了。”

      段程低头唤了声“阿娘”,扶着她坐下。

      “阿娘近来身体可好?”

      崔静蓉点了点头,“阿娘一切都好,你不必担心。”

      崔静蓉抬手轻抚着段程的脸庞,眸中倏地泛起一层水雾,“自从我与你阿耶搬回长安后,我们一家已经许多年未团聚了,你这次回来又是瘦了许多。”

      段程轻轻摇了摇头,神情带着安抚的意味。

      “你们这一路回来也辛苦了,这些菜都是你们爱吃的,你们多吃些。”崔静蓉理好情绪,浅笑着看他们。

      凌隐看着这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搓了搓手乐呵着看崔静蓉,“多谢夫人,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人吃完饭陪崔静蓉聊了一会儿,正逢上元佳节,外面热闹得很。崔静蓉看着天边时不时绽放的花火,心想着他们应是许久未放松过了,便想让他们出去逛逛。

      可段程只是弯了弯嘴角,并未表明去还是不去。

      两人走到院中,凌隐再度展臂环住段程的脖子。

      “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少将军,既然夫人都说了,那你就陪我去逛逛呗。”凌隐一只手搭在段程的肩上,另一只手扶在自己的腰侧,笑着看他。

      凌隐虽身为护卫,但因与段程一起在军营长大,情谊深厚,两人之间的关系更似亲兄弟。

      不过凌隐的身世说来凄惨,他自幼父母双亡,世上再无亲人。边境动乱,他随百姓一起流亡到洮州,是段轩将其从敌军的刀下救下,自此他便跟从段轩进了军营,与段程一同在营中习武操练,慢慢成为了为国冲锋陷阵的将士。

      段程看了一眼他搭在自己肩上的手,面无表情地将他的手拍了下去。

      “喂,别不说话呀段小将军。”

      段程理了理衣襟,瞥他一眼,朝府外走去。听着他并未跟上,“站那干嘛,不走?”

      凌隐一手叉腰,浓眉微微扬起,不薄不厚的唇勾了勾,一副很是骄傲的样子。

      “不去算了。”

      凌隐急了,快步走向段程,“等等我。”

      ---

      街市上,满街华彩四溢的花灯映入眼帘,照彻长安的天。嬉闹的孩童从身前跑过,险些撞到凌隐身上。

      凌隐稳稳扶住那小孩,“慢点,小鬼。”

      “谢谢哥哥。”小孩的脸被手中提的老虎状的小花灯照得红彤彤的。

      “行了,玩儿去吧。”

      两人看着那孩子蹦蹦跳跳地跑远。

      “看看,热闹吧?我要是不拉你出来,你就只会在房里看兵书。”凌隐双手环抱于胸前,挑眉看向段程。

      段程没搭理他。

      凌隐耸了耸肩,跟着他往前走。

      ---

      碧妤和景恒坐在云闲楼前等着李绾莺。碧妤略微紧张地攥着手,探着头朝宫殿的方向望,“都这么久了,你说公主怎么还没出来?”

      景恒双手环抱于胸前,臂弯间夹着把剑,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不知,等着便是。”

      碧妤看他一眼,眉毛打成了节,嘟囔道:“和你说话真是浪费口舌。”

      景恒依然目视前方,并未说什么。

      好在没过多久李绾莺便出现了。她方才趁人多寻了个借口就先从宫宴上溜了出来,又废了会儿功夫溜出了宫城,这才寻了过来。

      她提着裙摆一路小跑,脖颈间围着的一圈狐毛随风而动,几缕洁白如雪的绒毛还时不时划过她的下颚角,淡粉色的锦绸狐裘大氅的下摆也随风翻飞。

      “碧妤,我来啦!”

      碧妤惊喜地抬头,“公主!您可算来了,奴婢可担心坏了。”

      李绾莺唇角上扬,露出一排皓齿,“我就说我能出来的吧。”

      她又扭头看向景恒,拧了拧眉,“景恒,你怎么还把剑带上了?”

      景恒微微低头回话:“属下要保证公主的安全。”

      她看着景恒怀中的剑,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吧,带着就带着吧。只一点,可别吓着旁人。”

      李绾莺抿了抿嘴角,“你俩别叫我公主了,再让人听见。”

      在他们谈笑间,夜空中陡然绽放出片片花火,照亮了长安城的锦绣繁华。李绾莺驻足看去,眸中倒映着那片片流光。

      “你们快看这烟花!可真美。”李绾莺扬起唇角,“这样美的烟花,我可好久没见过了。”

      “是呀,奴婢在宫里可没见过烟花呢。”碧妤笑着往天上看,“您看,还有彩色的呢!”

      李绾莺的神色倏地暗淡下来,“是......只是烟花虽美,却太过易逝。”

      虽是一句简单的感慨的话,可有的人却能听出这话间隐忍的难过。

      “即便逝去,但在心中也能永恒。人也一样。”

      李绾莺转头,晶亮的眸子弯了弯,绽放出笑颜。她低头,轻笑着说了句话:“景恒,谢谢你。”

      景恒看着那眉眼弯弯的脸,一往寂如枯井的眸子多了丝波动。

      烟花刚放完,邀月楼的灯展便开始了,大家人挤着人,场面一时有些混乱。碧妤努力扑腾着想要拉住李绾莺,却还是被人群挤散了。

      景恒脚边摔了一个小女娃,他怕孩子被人踩踏,弯腰去捞孩子。刚将孩子抱起来,却早已不见李绾莺的影子了。他急得不行就要去找公主,怀中的女娃却“哇”地一声哭嚎了起来。

      “阿娘—我要阿娘—”

      景恒:“......”

      李绾莺被人群推挤着往前,她挤了半天才寻到个空隙钻了出来,拐进旁边一处小路。

      小路里也尽是些小摊,卖什么的都有。因着大多数人都挤去邀月楼下凑热闹了,此处人倒是不多。

      一时半会儿怕是也寻不到碧妤他们俩了,李绾莺索性逛了起来。寻常的珠钗首饰、香料花卉自是入不了公主的眼,她倒是被一个不甚起眼的面具摊吸引了目光。

      摊位虽小,但面具却各有千秋,好看得紧。她一眼就看见了一个银色面具。面具做的精巧,边角雕刻了只振翅欲飞的雄鹰,栩栩如生。

      小贩注意到她的目光,殷切地拿起那个面具递给她,“小娘子若是喜欢,可以戴上试试看。”

      李绾莺浅笑着接过面具,抬手挽了挽耳边的碎发,将面具悬于眼前,另一只手习惯性地往后一捞,擒住了后面人的手腕。

      她愣了一下,这人手腕结实有力,带着个精巧的护腕。应当是个习武的男子。

      坏了,捞碧妤那丫头捞习惯了。

      李绾莺略带尴尬匆忙扭头,恰好跌入一双清澈无波的眼眸。她怔了怔,缓缓放下了覆在面前的面具。

      她直直地看着眼前的男子,此人生了一对浓密且微微上挑的眉,眉尾被额角的碎发遮挡,睫毛长而微卷,眼皮薄薄的,清凌凌的一道细褶。鼻梁挺拔,薄唇紧抿。乌黑的发被银色的发冠束起,发尾随意的坠落在后脖颈。

      四周人们的喧闹声声入耳,夜空中的烟花瞬息万变,十里长街的灯光在他身后绚烂,映在他脸庞的暖色光影忽明忽暗。

      李绾莺一时看的入神,忘了自己还拉着人家。

      段程低头看了她一眼便匆匆挪开视线,不自在地紧了紧眉头,又将目光停留在了那只握着他手腕的纤细的手上。

      站在旁边的凌隐看了两人一眼,又看看二人相连的手,起哄道:“诶?这位小娘子,男女授受不亲哦。虽说爱慕我们段郎君的小娘子不少,但小娘子这般胆大的倒还真不多。”

      李绾莺蓦然回神,立马放开了手,行了一个颔首礼,“小女子莽撞了。多有冒犯,还请郎君莫要见怪。”

      段程回之一礼,看向李绾莺,“无妨,娘子不必多礼。”

      他看着李绾莺脸上飞来的两片红霞,像漠北的灿烂夕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孟春之缘(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