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反复敲反复删,今天的开头有点不顺。先说句题外话。
      昨天说了自救的事情,今天得稍微有些补充。今晚相聚的朋友是位心理咨询师,经了解大人是有自救的能力的,孩子还是不行,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的引导,而且往往有问题的孩子症结和起因在大人身上。所以作为监护人,我们还是要多关心孩子的精神状态,多自省自己的精神状态、行为习惯。大人太容易从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所以往往不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导致不陪伴,或者没有效能的陪伴。我们需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
      今天想说一说元宵节,说一说欢聚。
      元宵节的来源像中国其他节日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有关于历史人物的,有关于节气农事的,有关于宗教信仰的,众说纷纭。但无论其来源如何,都不影响它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庆典,甚至远甚于除夕和春节。
      我小的时候,老家最热闹,最有年味的日子就是元宵节了。每年正月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县里都会组织社火表演,俗称耍红火。其实早在这几天之前,各单位、学校、街道大队就要开始组织训练了。各个单位都会设计自己的花车,作为整个游行队伍的大排头,不仅要扣题、漂亮、有新意,还要突出自己职能部门的特色。一点都不逊色各大游乐园的花车,不仅有传统的戏曲、杂技、社火元素,还会有各色斑斓的彩灯,以及意想不到的互动机关。而彩车之后,就是各学校组织的鼓乐队。大鼓排头,后面跟随着小鼓、 镲、小号、甚至会有单双簧管、长号、大号。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随着乐曲的节奏缓缓移动。两边警戒线外总会跟着他们的同学,家人,随他们的移动而移动。而这之后就是各街道筹备的各种民俗表演了,高跷、秧歌、大头娃娃、舞龙舞狮、划旱船、推花车……各种传统生活的戏曲小品化表达精彩丰呈。这些参与表演的人大多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这一天凑在一起,男女老少齐上阵,欢欢乐乐的整整游行三天。大人小孩都是一大早就去街边等候,小县城也没有多少主路,而游行队伍则会从县城的东头走到西头。满足所有兴奋的小孩,凑热闹的大人,以及卖糖葫芦、风筝、风车等小玩意的商贩。
      不仅如此,元宵节的晚上,县里还会统一组织烟花大会,先是打铁花表演,表演者将融化的铁汁用浸够水的木勺扬在墙上,霎时间一棵金色的树曼开枝丫、繁花似锦,随即化为万颗流星。然后是一个接一个的硕大烟花,都不用像看树花表演一样凑得那么近,站在自家的屋顶,就能看到烟花在头顶绽放,仿佛你不躲,那火花马上就要落在身上一样。这几天,全城的人都沉浸在撒欢的浪漫里。
      自从禁了烟花,就没有这样的节庆了,社火也随着疫情沉寂了几年,今年是我过年不回家的第十几个年头了。我爸肺管子不好,中老年迟到的社恐驱使他每年十一就奔赴海南,比候鸟动身的都早。我妈大多时候都嫁鸡随鸡,也有时候独自留守,我弟按心情选择过年基地。我则一年海南,一年婆婆家,疫情期间更是扎根自己家哪里都不去。这样自由民主的春节排兵方案,导致我家的人越来越不把年节放在眼里。甚至在婆婆家老公喊我春节出来支应客人,都会被我婉拒。平常谁都不跟谁来往,没必要这天就假关心一下,不管提起哪壶,不是常温的,就是加冰块的,何苦呢?春节不过如此,更何况元宵。
      对我来说,正月十五不仅代表着元宵节,也代表着快要开学上班。不仅代表着吃元宵、看花灯,也代表着补作业、已经或准备开始工作以及忙里偷闲的最后疯狂。总归很难代表着一大早的憧憬、无组织无纪律的撒欢,不计时间成本的浪漫。
      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但我还期待元宵能有新的形式和机会安放下一代孩子们的憧憬与浪漫。
      今晚开写的太晚了,孩子等着我安抚睡觉,爱人等着我熄灯休息,草草留言,草草收笔。希望父老乡亲们元宵节快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