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谎言 ...

  •   盛世如约而至

      而他兢兢业业,大展宏图,选贤任能,铸就了最终的荣耀,他将被万人景仰,被后世永远铭记,所有人都将记得唐朝的开元盛世,是由他一手缔造的!

      再没有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没有那些觊觎皇位的人,没有那些兴风作浪的人,百姓们安居乐业,万邦来朝,天下太平。他也如愿以偿找到了他此生最爱之人,尽管她是别人的妻,可那又如何?

      他是天下的皇,所有人都要服从于他!

      那十几年,他几乎顺风顺水,苍天都在助他,可他仍然想不明白那人最后的三祝。

      所以他还是要把那人留下的残孽一一扫除!

      率先便是守卫边疆的傅阶等人,尽管傅阶已然投诚,又在这几年尽职尽责地守卫边疆,成为他登基时的一大助力,可那又如何,只有把权力都收拢至掌心,天下才会更加安全。

      当然,他可是明君,明君怎么能无缘无故杀死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的下属呢?

      随便找个借口,让早已年迈的傅将军卸甲归田好了,毕竟傅大将军确实已然年老,没多大用处了,于是这一笔诏书,便传至边疆。

      正在教授给下属经验,教他们如何打仗的傅阶,跪下接过圣旨后,突然长长松了口气,一言不发地接过圣旨。

      过来宣旨的御史以为他难过,便出声安慰这个两鬓霜白的老人:“将军莫要担心,陛下赏赐的金钱银两,百顷良田,足够让您晚年无忧”

      傅阶跪下,御史连忙要去拦,却被老将军止住,老人朝着长安城的方向缓声道:“臣,傅阶,”

      “戎马一生,不负重托。”

      老将军重重磕了三个响头,便起身头也不回地回营帐收拾行装。

      等到临走时,军营中的将士无一人待在营帐里,不论是受伤的还是缺胳膊断腿的,全都出来送别,不少汉子偷偷抹着眼泪。

      “山长水阔,诸位,有缘相见!”老将军一抱拳,骑着一匹马,带着自己的府兵迅速离去。

      傅阶人刚从战场上下来,却不失警惕,尽管他已然被卸甲归田,可战争结束了么?没有,他神色凝重地看第三批循迹而来的黑衣人,眼神冰冷,他是老了,可还没糊涂呢

      傅阶一行人等只在夜里行军,小心又谨慎,若不是有心寻觅,谁又能料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若是他不设防,此刻怕是得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

      等等!傅阶陡然意识到一个十分不妙的问题,孟昭!

      月上中天,冷清的月光照的天地更加冰冷,好像一切都覆上了寒气

      铁马冰河,河上漂浮着浮冰,铁蹄践踏其上溅的冰水四溅,黑夜中的火把连成一抹游龙,惨叫与哀嚎声不绝于耳,被斩断的残肢与血肉溅在刺骨的冰水里,竟很快凝结起一层冰霜。

      关和眦目欲裂,他不可置信地看着那个心脏被暗箭穿透的将军,张嘴像是想说些什么,却怎么也没能说出话来。

      “哥....”声音像是从喉咙挤出来,几不可闻。

      “哥!”见那人转瞬之间便摔下马去,关和纵马狂奔,拦腰将人接过,确是不防马儿咽喉中箭,情势顿时失控,他们被连人带马砸进刺骨的冰水里。

      草原人很快便反应过来,见自己狼主被伤,失去的理智与浴血厮杀的骁勇终于爆发,死神的镰刀在场上收割横扫这一切,战况惨烈。

      原本清澈的水附上了血红,草原上的的风怎么也吹不散那血腥味。

      关和竭力将那人拖拽出冰水里,下属见状,慌忙来扶。

      遍体鳞伤的人红着一双眼睛,死死咬住下唇,仍有些无措,他想去摸摸熟悉的脸庞,可他害怕......颤抖的双手终究是缓缓抚上,刺骨的冰冷让五大三粗的汉子张着嘴红着眼怎么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下属正待安慰,也想劝说他们得赶紧离开,若是在发生什么变故......

      下一秒却见人抱起那具尸体站起身来,咬牙切齿:“我与大唐,势不两立”

      在场所有人皆明白了,接下来,战鼓已响,和平不存

      当初,这位孟将军在时,双方之间虽偶有争执,没办法避免小磨小擦,但总体上双方仍是算得上和谐共处,而今却........

      “吩咐下去,即刻进入战备!”关和的声音显得很轻,却激起草原上呼啸的狂风舞荡

      消息从边疆传来,李隆基总算能睡个好觉了,一个死了,另一个废了,还能怎样?

      可乐极生悲,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就算是气运之子又能如何?被盛世的盛象冲昏了头脑,迷了双眼,于是开始骄奢淫逸,开始挥霍无度,暴露了原来的本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什么?终究不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居安思危是什么?这是他唐明皇需要考虑的事情么?他可是唐明皇!后世评价的唐明皇!

      顶峰之后,他彻底陶醉于纸醉金迷中,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对后宫的赏钱不计其数。他不相信臣下敢欺骗他,或者说骄傲与自大让他觉得权力仍握在他手中,不过一群听话的狗罢了,需要担心什么?

      于是他相信了杨国忠的一面之词。在他的印象里,国库充盈,他的大唐兵力强盛。

      他不知道他所看金银布帛满溢的皇宫仓库,是杨国忠预先将各地输往京师的租税和地税换成的。

      也不知道“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收买了他左右的人,来迎合他。更甚者,栽赃诬陷朝中正直之辈,让那些敢于直谏的人收拾包袱,滚蛋回家。

      他不知道杨国忠架空了他,整个唐朝在杨国忠的专权之下,混乱不堪。

      而他,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仍毫无更弦改张之意,只顾沉湎于诗词作赋,酒乐声色中

      他十分好战,又向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可他不知此时的朝廷内已是危机四伏,亦不知边防战事繁起,是因为那些个边防将领肆意好斗,且经常主动贸然挑衅外邦。

      最终,安史之乱起。

      直到,平日里像狗一样讨好他的安禄山反,他才浑浑噩噩地反应过来。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他仓皇出兵,可天下承平已久,早已民不知兵,又何况这几年来,朝廷实在是不作为,当地州县听闻叛军,早就望风而逃。眼见军队连连败退,朝廷之上一片哀叹之声,却未有一人敢在国之危急时刻踏出,担责。不捣乱就不错了,毕竟这几年,能管事的基本都被贬官回家,剩下的多是酒囊饭桶。

      哥舒翰防守的潼关是最后一道防线,若是此地再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可

      哥舒翰自知虽拥二十万军兵,却是临时凑成的,基本无甚战斗力,像是一盘散沙。于是他据守不出,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他别无选择。

      朝中顿时言论四起,不少人纷纷对哥舒翰这种闭关自守的行为做出指责,表示他们的愤怒。此时的唐玄宗已是急得像是没头苍蝇,团团转。他和杨国忠又听信谗言,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

      哥舒翰无法,只能出兵。

      于是,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于灵宝。叛军长驱直入

      而他在长安陷落前,仓皇出逃。

      前往成都的路途遥远,期间又山穷水恶,食不果腹,士兵们早已怨气冲天,忍耐总有到达极限的那一天。

      到了马嵬坡,随行士兵哗变,他们实在看不到尽头,在逃亡期间的路上,还经常被一些散兵游勇追着打,可他们又知道动唐玄宗不得,不过总有人要当着替死鬼,来出大家的怨气。
      他们于是逼迫唐玄宗处死杨国忠和杨玉环二人。

      他已经被逼至绝境处,别无选择,来到那间简陋的房间。

      他沉默不语,他曾经许诺给他爱的人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可,他现在要亲手杀了他所爱之人。因为还有一句话说的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这是没办法的事,他想。

      她泪流满面,不敢置信眼前人竟然如此狠心,明明之前对她有求必应,明明之前她集三千宠爱在一身。

      竟然到头来,那些他说过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竟统统不作数!

      在高力士在梨树前缢死她的那一霎,他陡然被一道闪电击中了,他现在,终于明白了那个人的三祝。

      他感到滔天的愤怒,被人戏耍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愤怒。

      他竟然被一个已经死的几十年的人戏弄了!!!

      什么一生顺遂?!这分明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贵妃才气绝,南方进贡的荔枝便到了。他睹物思情,长号数声,吩咐高力士:“与我祭之!”

      祭毕,六军却仍未解围。

      高力士只好用锦绣紫衾遮盖着杨贵妃,将其置于驿站的庭院中,命陈玄礼等人入驿站庭院观看。陈玄礼抬起杨贵妃的头,知其已死,说:“是的!”

      六军继而围解。

      而后,他命高力士将杨贵妃埋葬于马嵬坡西郭之外一里许的道北坎之下。

      不久,叛乱军内部发生矛盾,安禄山被杀,他又由成都返回长安,此前李亨登基,称唐肃宗,而他只能称太上皇。发生在他父皇身上的是再一次复刻在他身上

      他是治世之君,因为他做了所有盛世君主会做的事,却并非救世之主,他不能力挽狂澜,没法扶大厦之将倾。

      居住在兴庆宫的他不再过问政事,就算他想,亦是无能为力。他对她的死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他派人去祭悼她,后又想改葬,却因大臣反对而停止。

      但他仍不死心,命宦官暗中将贵妃遗体移藏他所。

      是那个该死的女人害他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害他失去了天下!害他失去了最爱的人! 他终于明白,可为时已晚

      如今人已死了数十年,怕是都化为枯骨,他又能如何?又能如何?!!!他要让她死都不能安息!

      他派人进入陵园,风水最好的地方,定然是埋着他那位死了都不让他好生安息的姑姑,结果一看,他笑了,笑得扭曲又诡异。

      当真可笑!荒谬!墓中埋着的那位,竟然是光风霁月的上官大人。他大笑着,已经佝偻的身子不住地颤抖

      “抬出来,揭开”他缓声吩咐。

      所有人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地把棺椁中的尸体扒了出来,那人身上的官服仍完整,就连发髻也完好无缺

      “给朕往死里打!”他急声吩咐众人,可竟然所有人都不敢动手,因为所有人都愕然,这位皇帝不仅挖族坟,甚至已经丧心病狂到要鞭尸的程度了

      没人敢动手,将死者从安息之处打扰已是不详,再鞭尸......那是要遭报应的

      李隆基眼见无人敢动手,顿时恼羞成怒,抓起手中搀扶的拐杖边打边发疯,发泄他无能的怒火,可打着打着,看着那黑黝黝的窟窿,他突然就打了个寒噤

      可仍是咬牙切齿打:“你不是想同她在一起么?那我就让你们永世分离!不复相见!”

      “一人移至高山之巅,一人沉至万里深海!”

      他朝下头的人怒喝,又不解气地,恶狠狠地盯着侍从的背影,他眼珠子一转,更为阴沉地叫住了人:“将墓间所有文字尽毁!所有陪葬之物都不要放过!”

      可他突然愣住了,死死盯着下属的眼睛,忽地伸手猛然拽住下属的衣领:“找不到是什么意思?!”

      下属不敢看皇帝的眼睛,抖抖索索道:“我们找不到太平公主的棺椁......”

      他又笑了,笑得整个陵园都回荡着他几欲癫狂的的笑声:“找不到?!”

      “掘地三尺!也得把那个贱人给朕找出来!!!”

      平时里看起来和蔼可亲的面庞此时已经扭曲不堪,他看着周围凌乱不堪的墓地,笑了:“她难道不是你最在乎的人么?怎么,到头来竟不愿合葬?”

      “朕会一一让你付出代价!”

      墓室里已经搜刮一净,甚至真的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太平的棺椁。

      那人的脸越发扭曲:“把黄牛骨扔进去!”

      紧接着又说道:“你不是很在乎她的名声?甚至让人亲自攥写了几本诗集?朕会一笔一划,亲自毁了它”

      “把那具尸骸扔进河里!”

      说完,他抑制不住地狂笑了起来,笑声骇人,他转身带着浩浩荡荡的人群离开。

      现如今,事情的一切发展都让他很满意,该死的死透了,就连那不可一世的人的家坟也被他掘的一干二净,连带她爱的人。

      可败了就是败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没关系,他仍然是胜者,胜者,自是可以篡改历史。

      他重金收集上官婉儿的诗集,再付之一炬,先是将叛徒的枷锁,脏水泼到那两人身上,让后辈清楚这两人作恶多端,为祸世间,为自己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寻求正义

      等到所有人被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他又下令禁止出版上官婉儿相关诗集。当年风靡京城,大街小巷的诗歌竟逐渐没了踪迹

      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便赋诗:“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而世人更多的,则是唾弃那两个罪大恶极的人,仿佛如今的一切苦难,也是由那两个死去的人造成的一般,就好像死去的杨贵妃。

      宦官为了讨好他,献上了他所爱之人的香囊,他把它珍藏在衣袖中,日夜携带,以证明他仍然爱着她。

      又让画工画了她的肖像,张挂于殿中,他能够日夜看着,感慨之前的美好岁月。

      他甚至找来了道士,听传闻他能用精诚招来贵妃的魂魄。

      他对着屏风后那酷似她的剪影掩面而泣,痛哭失声,所有人都被他的爱情感动了。

      是的,这爱情感天动地,堪称千古虐恋,堪称情深似海。

      他爱她,便将她藏入深宫内,将其捧杀。

      他爱她,便将一切失败归咎于她,任史官用墨水极尽诋毁她。

      是的,他是真的爱她!

      他为她套上名为爱的枷锁,让她住进名为千古罪孽的囚笼,供世人百般传唱。

      历史会借用他的例子告诉世人不要沉湎女色,却不会借杨玉环这个例子告诉后人莫要太过于依赖一个人。

      历史叹息美人的香消玉殒,却只赞美其无畏的献身,换来一时苟延残喘的安宁,亦批判君王的昏庸无能,却独独不痛斥杨玉环只顾沉溺于君王的宠爱,到最后成了垫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愚蠢。

      唐玄宗与杨玉环绝美的爱情故事许多人从小就听,只是他们大都觉得感动,有人只觉得莫名其妙。

      明明就是无法扶大厦之将倾,明明就是被逼到走投无路,贪生怕死本性暴露,明明就是亲手将爱了十几年的人送入地府,怎么还能自我感动,自诩深情,不要脸到如此地步

      他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世人自己真的爱她,一边痛哭流涕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悲惨经历以博得世人同情,而后又装作毫不知情任凭史官随意抹黑泼脏水给自己曾经视若珍宝的人。

      呵,不愧为唐明皇,既明又皇

      谎言重复千万遍后,便成了不可诋毁的真相

      绝美的爱情故事供世人百般传唱。

      世人与诗人百代传唱

      说君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本是神仙眷侣,无奈却被历史无情地拆散。

      可歌可泣!可歌可咏!诸位客官请看!这如何不是爱情的楷模?!

      人竟可以不要脸到如此地步

      这样的爱情,却被千古传颂,让人不得不怀疑它背后的险恶用意,或者说简直昭然若揭

      相反,有人身上的脏水越多,越是光明磊落

      要怎样的一份感情?

      远渡千年,逃离时空,才能够相爱

      万世沧桑唯有星辰,默默见证这场意外

      那首诗是真的很让人难过啊......

      难过到哪怕是千年后的人,仍能无比清晰地感受到她的满心绝望与心碎

      十年安史之乱,是不是报应?不清楚。

      只是佛说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谎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