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古代题材的文,情节和文字的驾驭常常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思维也有些跳跃,给看文的各位添了不少麻烦:-P 今日终于结文了,非常之草草,但因忙于俗务,难以静心写作,只得以蛇尾替代烂尾,恳请诸位莫怪。
感谢大家的陪伴,有缘再会!
【资料】(以下资料来源网上,若有兴趣深究,敬请百度)
关于薛涛——除了辞藻上的蕴藉,薛涛在生活上也堪称艺术家:她浸染的七彩信纸打破当时白宣纸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雅客们追寻个性化与时尚的代言,人称“薛涛笺”;她制作一种柔韧而回味悠长的豆腐干,口感有似于晒干牛肉,宜于下酒,人称“薛涛干”;薛姐姐还似乎有米丘林之才,在所住的园子中培植出一种方形竹,人称“薛涛竹”。
关于薛涛笺——薛涛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笺。此笺原用作写诗作为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甚至官方国札也用此笺,流传至今。据载:薛待用毛笔或毛刷把小纸涂上红色的鸡冠花、荷花及不知名的红花,将花瓣捣成泥再加清水,经反复实验,从红花中得到染料,并加进一些胶质调匀,涂在纸上,一遍一遍地使颜色均匀涂抹。再以书夹湿纸,用吸水麻纸附贴色纸,再一张张叠压成摞,压平阴干。由此解决了外观不匀和一次制作多张色纸的问题。薛涛用自己设计的涂刷法,做出了小彩笺。为了变花样,还将小花瓣洒在小笺上,制成了红色的彩笺。薛涛使用的涂刷加工制作色纸的方法,与传统的浸渍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之特点,类似现代的涂布加工工艺。
关于水井坊——水井坊之所以有名气,完全是因为水井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说它有历史价值,是因为水井坊被挖掘出来的时候,是1998年,当时,全兴集团在对成都市锦江畔的曲酒生产车间进行改造时,意外地发现了水井街酒坊遗址。经过考古发掘证明,水井街酒坊起自元末明初,发展至今,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增修重建,前后连续使用600余年,由此,水井坊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白酒的最早源头。
水井街酒坊遗址被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