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陌生来信 ...

  •   林深将手机贴到了自己的耳边,听那头的声音。

      宁玉这才发现自己在顶楼。
      在电梯的时候,她无意间按了第一个键。
      这里只有林深的办公室。

      “我早该知道的,有其母必有其女,你长大了果然和你妈妈一个德行。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和你妈在一起!”

      “还好我知道你妈对事业没帮助,没动过和她结婚的心思,不然恐怕真会被你们两个坑死!”

      林深没有声张,默默听着。
      等宁厉骂完,再出声也不迟。

      “当初就应该把你留在乡下地方,要不是你爷爷看你可怜,谁肯接你回来?要不是看你对家里有点用,我早就把你扔了!”

      早听闻宁厉性情偏执又暴躁,大约有精神疾病,但在外人面前隐藏得很好。
      果真百闻不如一见。

      林深瞥了眼宁玉。
      她要是听见了这些话,会很伤心吧。

      宁玉对着林深的另一侧耳朵轻声道:“刚刚他让我辞掉工作,我不想。”

      因为这份工作,林深才会成为她的“债主”。
      假使辞职,她就也不欠林深什么了。
      可是在这件事上,她情愿欠他。
      林深……会帮她的吧?

      林深颔首。
      宁玉仍然忧心忡忡。

      “宁玉,你要知道你的姓是谁给你的,这个姓又带给你了什么!”
      说完这句话后,宁厉应当是说得口干舌燥,喝了口水。

      宁玉想进一步问:“你能不能……”
      “嘘——”林深在自己的唇前竖起食指,示意宁玉噤声。

      趁此间隙,林深开口:“爸,我是林深。”
      这声爸叫得不情愿,但总归要做个样子。

      “咳咳咳……”
      那头传来了猛烈的咳嗽声,仿佛要咳出肺来。

      林深耐心等他咳完。

      咳嗽声渐歇,宁厉的语调变了,活像换了个人:“是小深啊,小玉怎么让你接电话了?她人呢?”

      林深挑眉,先前倒是没发现他这位老丈人竟有变色龙的本事。
      “她在我旁边,是我让她把手机给我的。”林深居高临下俯视楼下的街道,行人皆如蚂蚁挪动,“刚刚我们还在办公室里聊天,正巧碰上您来电。”

      宁厉笑了两声,林深听出是尬笑。
      “我刚刚和小玉闹了点矛盾,她现在是不是不开心了?这孩子,从小有什么事就不说,只知道藏心里。”

      “什么矛盾?”
      起风了,吹起云朵,遮住了大半太阳。
      瞬间,林深的脸也躲在阴影中。

      听见林深的问题,宁厉算是确定林深什么也没听见了。
      他放心地胡说八道起来:
      “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就喜欢自己闯荡,可是那也太累了。别人是不得不闯,你们家底殷实,用不着这样。”

      “老一辈赚这么多钱,就是为了小辈能活得轻松。只要你们安安分分的,企业自然能运转下去,用不着操心。”

      “所以我就让她辞职了。喜欢写剧本,那回家写也一样的,不过是表面上少了点机会而已。要是真有什么的,难道你还帮不上她吗?小深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林深笑道:“是我让她来上班的。”
      “……啊?”宁厉显然愣住了。

      “您也清楚,我们结婚才两个月,所以我想把她绑在身边。回国后我接手了‘浪潮左岸’,她正好专业对口。这样一来,我们白天和晚上,都可以见面。”
      说到这里,林深对上了宁玉的眼。

      他的眼神太过恳切。
      要不是理智尚存,宁玉几乎会以为林深在说真话。

      “哦哦……这样啊。你都这么说了,再不松口就是爸爸的不对了。看见你们感情这么好,我也就放心了!”

      林深的态度暂时打消了他的顾虑。
      就眼下情况,放宁玉工作对他们更有利。

      宁厉原先还在担心宁玉抓不住林深的心,现在听来,分明是林深疯狂迷恋宁玉。
      估计是多亏了她那张独一无二的脸。

      下面是几句类似“吃了没”的客套话。
      林深不欲多言,装腔作势关心了宁厉几句,便挂了电话。

      他递来手机。
      宁玉低头,盯着林深修长的手指愣神。

      “发什么呆?帮你解决了麻烦,不感谢一下我?”

      宁玉不答反问:“我们家欠你人情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总之不是你父亲。具体是谁……”林深拖长尾音,看着宁玉期盼的目光说,“是秘密。等时机成熟,自然会告诉你。”

      “算了,不说就不说。”总也不可能是她。
      或许是她爷爷吧。

      爷爷宁海伟年轻时在全国各地闯荡,据说帮了不少当时的落魄人。
      这些落魄人大多知恩图报,先前公司危机时刻,很多人也想施以援手,只是他们中从商的人数极少,多是有名无利之人,负担不起。
      就连那次全家人一起受辱的寿宴,他们都没机会发声。

      林深刚刚的话,只有一点是真的。
      她确实想家人了。
      宁海伟是她在家里,唯一的家人。

      宁玉拿回手机,认真道:“这次谢谢你。”

      阳光洒到了宁玉的身上,暖洋洋的。
      哪怕隔了一层玻璃,她仍然感受到了暖意。

      “其实父亲他还说到了谷源订婚宴的事,如果能少点麻烦事,我想还是不去比较好。”

      “我倒是想和你一起去。”
      不知何时,一位助理模样的人来到了他们附近。

      “当然,我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中。”
      林深给了个眼神,助理双手奉上邀请函,示意宁玉接过。

      宁玉看着精致的邀请函,若有所思。

      下班后,宁玉嘱咐专属司机送她到了一家甜品店。
      她今日刚刚得知这位司机的名字,叫做蒋梅。

      蒋梅目送宁玉安全进店后,回到车内等候。
      店门口上方的牌子上写着大大“甜涌”两字,字体秀气,工艺精湛。
      蒋梅拍了张照片,将它当做消息发送了出去。

      宁玉点了个套餐:奶茶一杯、黑森林蛋糕和双层芝士蛋糕各一块。
      然后,她从包里拿出了纸笔和一封信。
      纸是牛皮纸,上面划着工整的线,可以当做信纸。

      自从她13岁那年遭遇大变故,被接到涌江宁家后,再没交过真心朋友。
      或许和儿时经历有关,她无法信任身边的人,不想和他们交流,更不会和他们交心。

      于她而言,现今在她身边的人,算不上她的朋友,只是能说几句话的人而已。
      至少在她的心里是这样。
      林深是这样,毛希也是这样。

      她是个内向的人,用独处获取能量,本就不需要大圈子。
      心中想着不交朋友,但身边仍然会有源源不绝的人涌现。她和他们来往,不说真心话。
      他们以为她是他们的朋友,可她不这么觉得。
      一开始觉得轻松,后来偶尔会觉得孤独。

      尽管不喜欢太宰治,她依然认同这位作家说过的一句话:
      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后来,她找到了排解自我的方式——通过书信交朋友。
      这样见不着面的笔友,互相不知现实身份、只知笔名和字迹的往来方式,给予了她极大的安全感。

      明信片的邮资是0.8元。
      20g以内的信件是1.2元,每多20g便多1.2元邮资。
      这样的价格,称不上昂贵。

      中国邮政的门前,必有邮筒,路边时不时会冒出来一个,寄信也不麻烦。
      要是怕丢件,直接去邮政加个三块钱寄挂号信就好了。

      店内涌动着食物的甜香。
      蛋糕是放在冰柜里的,只有奶茶是现做的,上餐的速度很快。
      刷着手机吃完后,宁玉小心擦了擦桌面,才拿过信件。

      这是她的笔友“stranger”寄来的信。
      stranger常翻译为陌生人,而在宁玉这里,却是她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他们联络已经七年了,见证了纸媒的没落,同好的流失。

      这么多年过来了,宁玉不知道stranger确切的个人资料,只能从信件的蛛丝马迹中猜测有关他的信息。
      首先,他是男的。其次,他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同龄人。然后,他家境良好,足以支撑多项烧钱爱好,并且空闲时间很多,无需为生计奔波劳碌。最后,他是她最好的朋友。

      好像,也就知道这些了?

      对方似乎不介怀告知她一些较为私密的事,比如他的某位家人患有精神疾病,又比如他参加了完全不擅长的比赛,具体到了地点和比赛名称……

      但是她不行。

      她写信会写最近发生的各类事,会请教对方的意见,会发泄苦闷的情绪,会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但必会模糊重要信息。
      写完了,也必须从头到尾看一遍。确认对方不会猜测出任何自己的现实信息,才放心寄出。
      是交心,但交得不彻底。

      他们相约每个月互寄一封信,聊聊日常。
      哪怕留学的一年里,宁玉也依然遵守约定。
      前几天回国后,她和林深约定了一个私人空间,把一年来的信件藏到了那里。

      这次,stranger会说些什么呢?
      怀抱着期待,宁玉打开了信封。

      信封里塞着六张信纸。
      每张信纸的花色都一样,整体是偏白的冷调淡绿色,右下角是个玉佩图案。
      玉佩通透,成色极佳。
      识货的人都清楚,这样的玉极其名贵,价格至少百万起步。

      这样的信纸搭配“stranger”这样的笔名略显奇怪,却和她的笔名“琳琅”相得益彰。

      “浪潮左岸”的顶楼。
      顶楼中心的办公室是最大的,空气流动速度也是整栋楼最快的。
      一侧的窗微微开着,一路吹到了办公桌上的文件。

      一沓文件纷纷吹落到地。
      再然后,原先压在文件下的纸张遭了秧。

      纸张也被风吹动,依稀可辨其中写得满满当当的字迹,
      这些纸张,右下角都有个玉佩图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陌生来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