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几天后的某个清晨,一段视频悄然在网上流传开来。 视频光线昏暗,且像素不高,是那种古早DV拍出的录像。 视频中,一个中年男子从一辆出租车上匆匆下来,向一个巷子里走去,巷子里一盏昏黄的路灯,路灯下隐约一个小小的影子。画面中断。画面再次打开,已经拉近,一个梳着马尾辫的女孩站在路灯下,男子手放在女孩的肩上。女孩在啜泣。男子似乎在劝慰女孩,许久后,女孩抬起头。画面虽不清晰,但仍可以看得出,女孩是裴一姗。 男子揽着女孩走出巷子,招手叫车,两人上车,视频结束。 客观地说,这几个镜头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模糊的光线,摇晃的频度,偷窥的视角,以及视频上耸人听闻的标题:「初中少女夜会中年男人?裴一姗黑历史!」,把视频变成了一颗重磅炸弹,炸醒了这个睡眼惺忪的清晨。 到了九点,已经发酵成了一条爆搜,话题里,已经有各种版本的看图说话了。 ——她还是我心目中那个清纯的冰雪女王吗? ——这世上哪有真正的清纯美人哦! ——小小年纪就这么复杂? ——什么情况?这是谁?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质疑和猜测混杂,话题越来越热,肆虐的狂风卷起时,没有人能再冷静正视风暴中心。 李队在群里发一条消息—「都别给我发了,我正在处理中。」然后匆匆忙忙拨通了一姗的电话。 一姗这时正在刷牙,电话铃声响起,桑桑拿起手机,一看是李队,小跑着送到了卫生间。她们住的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一姗在卫生间,手上还沾了牙膏泡沫,桑桑把手机伸到她面前,一姗翘着小手指按下了免提键。 “一姗,起床了吗?” 听到一姗含糊的声音,李队放慢了语速,语气温柔。 “一姗,一会儿你收拾好了,看一下我给你发的视频,然后想一想,能想起来多少算多少,实在想不起来也没关系,给我回个电话啊。” 稍后,一姗便收到了一个视频,桑桑马上转身出去拿自己的手机,直觉告诉她,肯定发生了什么。 桑桑快速看完网上的视频,浏览了一遍转发和评论,她回到卫生间,看到一姗正盯着李队发的视频,静静地,一言不发。 “那不是曹老师吗?”桑桑说。 卫生间的百叶窗过滤出的光线像闪动着的幕布投影,一姗在明暗里时隐时现,像是有情绪,却又毫无表情。 这条巷子…… “曹老师来找你怎么了?这也能被人跟踪?这个时候至少得十多年前吧,什么人那时候就开始拍你?”桑桑又说。 十多年前……一姗的心被蛰了一下,她人生最黑暗的一段岁月,即便过去那么久的时间,想到那段日子,痛楚依然可以从细小的伤口里汩汩不断地流出。 至哀的悲伤,从未减少过。 一姗擦擦眼睛,给李队回了个电话,桑桑在屋里来回踱步,思索着,十多年前,拍下一个少女行踪的人,会是什么人。 桑桑打开手机,找到原视频,发布者‘给你自由过了火’在评论区回复说:想看你们女神真实的一面吗,多的是你们不知道的事(龇牙笑)。语气里难掩得意。桑桑咬着牙沿着乌烟瘴气的评论看下去,感觉像生吞了几万只老鼠。 花滑队很快便发布了一份严正声明,声明里表示,视频中的男性系一姗师长,对于恶意发布者及诋毁运动员名誉者,将会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也请网友不要以讹传讹,这道声明发布后,情势稍稍安宁了一些,然而,也只是稍稍。 名气是放大镜,好的坏的皆被无限放大。一姗暂停了活动,她跟李队说,想休息一段时间,安静一下。 这些日子以来,很多事情都发生的得太快,太满了,该停一停了。 列车飞速行驶着,车窗外的风景从苍凉渐渐变得葱茏。 李队送她上车时,轻轻拍拍她的肩头,告诉她,休息一下也好,回家好好度个假,什么也别多想,什么也别理会。 梅市到站,妈妈来接她了。宋宥萍女士抱着女儿,又摸又亲,用的是搂小女孩的劲头,不怪她,一姗忙着备战重大赛事,她已经有两年没见到女儿了!司机老胡下车来接一姗的行李,却发现一姗只拎了一个包,老胡默默地拿过包,转身先上了车。 母女俩终于拥抱够了,妈妈揽着一姗回到车上。 姗姗,想吃什么?一上车妈妈就问。车里充满了妈妈的气息,淡淡的兰花香,是妈妈十几年都在用的一款梅市当地品牌香膏的味道,一姗像一块一直被拧得紧紧的毛巾,忽然被放进一盆腾腾的热水里,轻轻拨一拨,整个人都舒散了。 “鳝鱼粥。”一姗回答,声音软软的。 胡师傅左打方向盘,朝老祥记开去。一姗最爱吃的鳝鱼粥,自然是老祥记的。他给宋女士开了七八年的车,这家店当然也去过无数次。 吃完粥,回到家,一姗便去洗澡,卫生间里叠放着她要换的睡衣,她没带换洗衣服回来,妈妈就拿出一套旧睡衣给她穿,这套衣服是妈妈买的,桑桑也有一套,洁白柔软,领子袖口是漂亮精致的刺绣粉色花边,一姗只是回家的时候才穿,所以虽然是‘旧’衣服,实际上和刚买的时候没什么差别。 “姗姗,洗完澡,好好睡一觉。”妈妈站在浴室门口一边收拾姗姗的洗漱用品一边说。半透明的浴室玻璃影影绰绰映出一姗的身体,妈妈伸头看了一眼,拉上了一姗没关好的玻璃门。 早晨,一姗在一阵油香里醒来,妈妈在厨房里忙活早饭。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可能是极平常的一幕,然而对于一姗而言,真的是太稀有了。 她常年忙碌于训练,妈妈常年忙碌于工作,母女俩像两架高频度执勤的飞机,难得同时停靠在家这个港口里。 妈妈做的煎蛋称不上漂亮的煎蛋,但也是好吃的煎蛋。 一姗夹起来,煎蛋背面还有一点点的焦黑,一姗似乎没看见,一大口咬下去。 “姗姗,吃完饭妈妈去公司,你要不要去玩?”,妈妈问。 “我想姥姥了。”一姗说。 “好,那先送你去姥姥家,本来想晚上一起过去呢。”,妈妈又给一姗夹了一个煎蛋。 胡师傅接了母女俩,先将一姗送到姥姥家附近,再接着送老板去公司。一姗下车后,一个人在姥姥家的巷口站了许久。这条街是老街,不知道什么机缘,竟然避开了数次拆迁,老屋和河岸,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模样,老街前面是新建的市美术馆,有了源源人流,于是这一带倒成了半景点半居民区的文艺观光街,索□□寿绵延。 这就是视频里的巷口。 连那根电线杆都还在。 外面的世界瞬息万变,这里却存进了时光的琥珀里。 来往路人有人注意到了一姗,开始嘁嘁喳喳,一姗低下头,拧身闪进巷子里。 姥姥家临岸而居,推开窗户就能俯瞰河水,这条河是长江伸进市区的一个小小的支流。姥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把一姗当女儿宋宥萍,护理的阿姨说姥姥从去年开始就这样,时常不认人,只记得女儿萍萍。几年前老太太行动还利索的时候,宋宥萍就打算把母亲接到自己的房子里,好随时照应,可老太太却一口回绝,她对什么高档小区毫无兴趣,除了自己的老屋,这辈子哪儿也不去,哪儿也不想去喽。 一姗陪姥姥聊了一会儿,老太太要上厕所,护理阿姨便陪她去卫生间。 一姗也凑不上什么忙,在院子里打量了一会儿,走进一间屋子里,窗外就是流淌的河水,微风吹进屋里,带着湿湿的味道。 这间房子是妈妈的卧室,也是一姗每次来姥姥家住的房间。老式五斗橱上摆着一些相框,有妈妈,舅舅们的照片,旁边还有一个单独的六寸竖相框,是五岁的一姗,梳着两个麻花辫,穿着粉紫色的毛衣,毛衣胸口一个小白兔的图案,唇红齿白,像画上的娃娃。橱柜第二层是一个玻璃门格子,里面放着两个相框,一个相框里是爸爸,年轻时候,站在篮球架下,姿势松弛随意,穿着深蓝压白边的运动背心短裤,胸口印着大大的「中国」,爸爸臂弯里夹着一个篮球,腿结实而修长,能看得出,一姗的身材体质完全遗传了爸爸。另一个相框里,爸爸和妈妈,雪白天地,冬天的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爸爸正在教妈妈滑冰。这两张照片静静地放置在玻璃小窗后,成了久远的回忆。 床头的桌上有个崭新的台历,这是妈妈公司做的过年伴手礼,妈妈拿了一个放在这里。台历每个月份一款包,妈妈的公司原本是做皮革皮具的,几年前旗下成立了一个制包工作室,自主品牌,设计生产一条龙,走的是轻时尚通勤路线,竟然非常受欢迎。台历上是经典款和一些即将推出的新款概念包,一姗不是上班族,也不太关注时尚,从未仔细留心过这些包包,她一页一页翻看,品牌的名字:SONG,取自妈妈的姓。底部有公司地址电话,还有线上店的二维码。 一姗拿起手机,扫进线上店,「SONG.」的网页设计和包包风格一致,简洁利落,飒。是妈妈的审美。说来也奇怪,妈妈给一姗买的衣服一律甜美乖巧小白兔,自己却是潇洒不羁爱自由,分得倒是很清楚。 一姗点开一款销量最高的包,页面上关联着购买提问,最近一个热门提问:买了宋包,孩子会搞师生恋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