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心迹 ...

  •   手拿福菜的太监在侍卫的护卫下向五家走去。

      众人低着头都在悄悄看着前面的李如逸,李如逸脸上笑着,藏在袖子里的手却攥紧了。

      他失了尚书之位,虽不久就有得了一个三品官职,却再不复从前盛宠。

      他的妹妹李氏回李府也有些忧心忡忡,她与赵衡无子,凭着李氏的势力才压住赵氏那边的悠悠之口。

      可李氏有势微的架势,她在赵府也不好过。

      从前他们与仁帝关系亲近,可自从桂宫宫宴后,仁帝的态度就感觉不一样了。

      李如逸心中忧思,众人深谙仁帝心思,更不与他说话。

      明明坐在最热闹的地方,他却感到寒冷与孤独。

      宫宴上,仁帝虽冷落了李如逸,对着赵衡温浮天还是很亲近,见二人头上的玉冠还是几年前他赏的,便叫人去了两顶新的玉冠。

      二人见状,连忙跪地谢恩。

      燕扶玉坐在仁帝下方左侧,他今年已经虚岁十八了,在朝一年,也变得沉稳内敛。

      纪敏坐在右下方,正好看得见燕扶玉的眉眼,隐隐约约有些像俞明洋,他想着随即又觉得自己胡思乱想了。

      他与俞明洋如今感情正浓,正是看什么都有对方的影子。

      宫宴结束,五品以上官员可随圣上登楼看烟花,纪敏是头一次,连忙跟着崔尚书往上走去。

      站在楼上,上京一览无余,怪不得人人都想拥大权,如此江山若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岂不美哉?

      纪敏看着繁华的上京出神。

      “起!”随着大太监尖声道,一束烟花直冲云霄,照亮了整座皇宫。

      八十一发烟花放尽,也算正式进入了燕仁二十八年。

      新月的第一天就有人把旨意传下来,五品以下皇帝不会亲自写旨,少府和吏部会把文书和官袍送到升职官员的府中。

      钟思霁升为从六品郎中,计史是六部中最小的官,如今他也不是什么芝麻小官了。

      钟思霁明白,若没有纪敏秋时提携之恩,他毫无根基还不知道要在计史的位子上熬多久。

      于是吏部的人刚走,他就套了车往纪府去。

      辞旧迎新纪府也难得挂上了红灯笼,见钟思霁到了,门口的小厮连忙迎上去,官员的马车上都有白鹤的印章,他们一见就知道如何接待。

      钟思霁来得早,纪敏才起正在用早膳,钟思霁也是头一次见纪敏穿得这样休闲,头发没有束进冠里,只用一根银丝带绑住。

      说起来纪敏也不过二十六岁,平日的打扮着实有些老气了,这也没办法,他是新官上任,又这么年轻就做了侍郎,不打扮的老气些,难以服众。

      “钟计史?”纪敏道,随即看见了钟思霁身后小厮手中的官服,勾唇轻笑:“是钟郎中。”

      钟思霁就喜欢纪敏浅笑的模样,走快两步向着纪敏鞠了一躬。

      又把头上玉冠的簪子取了下来恭恭敬敬递到了纪敏面前。

      向来才士认主都是以簪代之,寓意肝脑涂地,一片忠心。

      “钟郎中何意?”纪敏明知故问,面上端的一副惊讶的样子。

      “思霁之心天地可鉴,愿以纪侍郎马首是瞻!”钟思霁道。

      纪敏沉默许久,才道:“你可知我在上京不过两载多,毫无根基,你跟了我,只怕是前途渺茫。”

      听了纪敏的话,钟思霁抬起头:“纪侍郎为思霁得了郎中之位,思霁自然追随侍郎。”

      见纪敏还在犹豫,他又道:“怕是侍郎嫌下官官职低微,故才……”他低下头,本就生的一副好模样,这样更是让人心中不忍。

      钟思霁这样示弱,一片赤心向纪敏,纪敏虽心中钟思霁龌龊的心思,可还是不得不感叹钟思霁演技好。

      他装作不知所措,一副骑虎难下的模样,沉默许久接过了钟思霁手中的簪子。

      “思霁之心尽归纪公!”钟思霁沉声道。

      去新国的使团一月余就到了新国,因着是赶路,难免风尘仆仆,到了茂昌也是一片疲惫之相。

      使馆的人连忙接待了他们,因为三皇子所代表的是仁帝,太子周启也到了使馆,三皇子没有见过新徽帝,只觉得瑰婉和周启实在不相像。

      虚情假意的客套一番,使臣送上仁帝的文书,一行人就进入了使馆。

      瑰婉和三皇子各有自己的小室,也有二人同住的房间,三皇子忙着见在新国的使臣,瑰婉一日在自己的小室。

      如今她已经嫁到大燕近六年,虽和三皇子不至于两看相厌,也是点到为止,相敬如宾。

      这场关乎新燕的和亲只需要表面粉饰的太平,至于瑰婉这个人过得如何,怕是无人在意。

      她已经知道李寻与她的嫡姐新阳成亲了,她虽无法与李寻在一起,却也希望李寻幸福。

      瑰婉的脸上闪过一丝释然,故国游也让她郁结许久的心放松一些,她与徽帝并不亲近,但回了新国也可以去祭拜祭拜自己的母亲。

      美人赵氏,在这幽幽的深宫里香消玉殒。

      晚上的接风宴很是热闹,但思及徽帝病危,也没有叫歌舞,只是有美婢在旁斟酒。

      瑰婉看见了新阳身旁李寻,她常听见人说大将军与新阳公主恩爱非凡,可如今真正看见了,才觉得李寻颓丧许多。

      虽是精心打扮,却还是难掩落魄。

      明明是一品大将军,却不是单独坐在太子左侧,而是和新阳坐在一起,而且瞧着大家的态度竟是习以为常。

      瑰婉有些心惊,忙拿起酒杯掩饰。

      李寻看着周启与燕国三皇子畅谈,他虽看不上周启的手段,也不得不佩服周启心性之深,昨日新阳去宫中探望,回来虽什么没说,他也闻见了浓浓的药味。

      这样浓的药味,怕是徽帝只是靠一口气吊着。

      看着对面的瑰婉,他还记得多年前护送她入燕和亲,那时他心中失意,以为那是最糟的地步。

      可等他回了新国,父亲身死,徽帝猜疑,才是他的噩梦。

      周启登基势在必得,周启比徽帝更难缠,一户小门小户的妃子因为徽帝的宠爱才走到皇后的位子。

      周启十四岁才被徽帝带到身边教导,之前一直是母妃教导,学了许多讨巧阴险的深宫手段。

      徽帝晚年昏聩,才会听信恶人毒言,李寻恨极,他已经被周启逼到了绝路,若是周启为新帝,李寻下场可想而知。

      他不是父亲那样用命护大新的人,他忍耐至此也只是因为石之荀遗言。

      周启如此对他,他也得留有后手……

      自纪敏收下了钟思霁的簪子后,钟思霁就常常到纪府,他有事也会遇见俞明洋。

      俞氏的公子,他心中疑虑,这世家的公子怎么回到纪敏的府中。

      问及旁人,也只是说俞明洋在纪敏刚回上京时就与其交好。

      他不信那些话,他偶然瞧见俞明洋头上的带子在纪敏头上过,若不是极亲密的关系,这样的物件怎么会到别人身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