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帝心 ...

  •   纪敏回来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如今帝后关系融洽,燕帝也有意让自己的储君在群臣面前露一露脸。

      京中的桂花也是许久没有开的这样灿烂了,这金桂寓意金尊玉贵,燕帝大喜十月九日在桂馨宫设宴,京中官员都可参加。

      十月九日宫门外是车水马龙,大燕律法规定若非圣上明旨所有官员只能步行入宫。

      他初来乍到也不认识什么人,就跟着大部队往桂馨宫走去。

      人天性八卦,他前面的人就悄声议论着,京中贵极的几家都来了,温赵俞李,温氏和赵氏一向不对付,李氏与赵氏又有姻亲,唯有俞氏早年从军,可燕帝登基没多久就离开了上京,只有几个旁支在朝中为官。

      可俞氏毕竟是元帝时就从马背上有的交情,燕帝还是十分爱重,不然也不会让俞氏做伴读。

      听人说俞氏的大公子回来了,这次也会来这宫宴,俞氏在宫中有一妃,颇得宠爱,若不是无子嗣这皇后之位还不一定是谁的。

      纪敏官位低,只能坐在偏僻处,宫宴最是消磨人,大多都是冷掉的点心,皇帝的目光也到不了这里,纪敏有些无聊喝了一口酒压一压寒气。

      燕帝坐于高堂,身边是周皇后,周皇后是个极其美丽的女人,鬓间大朵大朵的牡丹也压不住皇后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左手坐着周皇后的独子,大燕的储君,皇九子燕扶玉。

      燕扶玉不过十六岁,可面冠如玉,眉间已有意气风发之相。

      燕扶玉聪颖,这次亮相算是极其成功的。

      右边就是其他的皇子,他们谦卑地向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哥哥/弟弟敬酒,表示自己的恭敬。

      再往下就是四世家,温浮天照例还是坐在左边,右边是赵衡,赵衡旁边是李氏,而李家人也和赵家挨在一起,俞氏多年不入京,少府就把他们的席位放在了最后。

      俞氏有些不服气,如今大公子回来了,昔日有些冷清的府邸也会不一样了。

      俞氏为首坐的就是俞大公子,他神色淡淡饮下汤轻轻咳了一声。

      温浮天借着贺礼走上前去,拿自己的儿子与燕扶玉相比,直言皇九子是天上的明月,而犬子不过是地上的泥尘,皇九子贵不可言。

      温浮天的奉承让燕帝心情更好,做人父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好,更何况他的儿子还是未来大燕的天子。

      可笑着笑着燕帝却感到一阵心悸,他放在案下的手不自觉的握紧了,周皇后看见了有些担忧的把手放在他的拳头上。

      底下的人还在奉承,有些官员围坐在温赵身旁敬酒,桂馨宫中一片安乐之象,圣心难测,心境不同看见的东西也不一样了,他渐渐老去,可太子还年幼,世家独大朝中无人能敌。

      若他百年之后,这大燕的江山是否会落到别人手中?

      人老了就愈发多疑,即使燕帝壮年时以仁德治天下,可看着力不从心的自己还有快被世家垄断的朝堂,燕帝还是感到一阵寒意。

      以往不在意的东西浮上心头。

      世家,就像依附着大燕生长出来的枝丫,元帝时,与元帝一起打天下,奠定了他们的根基,如今燕开国已经四朝,历尽百年,世家这枝枝丫也愈发茂盛,甚至要遮挡了天子头顶的珠冠。

      下面的人哪知道圣意转换这样迅速,还在卖力讨好。

      一场宫宴到了戌时一刻才结束,纪敏揉了揉僵硬的身体缓缓站了起来。

      他昨日才回上京还没有休整过来就忙不迭地来参加宫宴,实在是累极。

      回了纪府匆匆梳洗喝了姜汤就歇下了。

      今日是他在刑部第一次露面,务必不能出错,一大早侍女就将官服送到了纪敏寝室,青色的官袍静静放在那里。

      深衣玉肤和纪敏是极相称的,束好头发就打算出门。

      如今快入冬了正是冤假错案多发的时候,纪敏一来就忙得停不下来,到了午时才得空休息休息,大燕延照旧习一日两餐,午时一般只用些点心。

      他在温卞手下当差,温卞是温相最宠爱的儿子又天生聪颖几年就在刑部做到了侍中。

      温卞长得十分俊俏,一双眼睛看什么都显得多情,他看起来比纪敏还要年轻些,做事却十分老练。

      纪敏刚上任,大一点的案子也到不了他们手中,崔侍郎打发他们两个去看陈年卷宗。

      刑部整理了上京及燕十二州所有的大案子,但如今的大燕律法还是元帝时制定的,如今许多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大燕,所以仁帝有意重新编写一部大燕律法。

      未免出现无法可依,刑部需要整理出所有有代表性或罕见的案子,这件事很费功夫,柿子还挑软的捏,纪敏初来乍到,刑部与户部的胡之显交好,温浮天的手再长也伸不到刑部里。

      这样也是锻炼温卞,温浮天就算有话也不能在仁帝面前说。

      刑部的藏室堆满了,二人无言开始翻看整理卷宗。

      他与温卞从未共事过,也不清楚温卞的脾气秉性,温氏是大族一言一行他都小意斟酌,这样倒是相处的平安无事。

      他注意到温卞似乎是喜欢吃甜的,午时的点心他就挑着那糖糕吃的最多。

      已经决定和温氏打好关系,于是第二日他就把午时的点心糖糕分给了温卞。

      温卞一愣,看着不说话的纪敏,到底没有动那糖糕。

      纪敏也不急,他和温卞才认识多久,若是温卞动了糖糕,他倒觉得温相最器重的儿子有些言过其实。

      卷宗实在太多,其中有些不显眼的案子判得也实在偏颇,重编法典刻不容缓。

      一月过去他们也才整理了一部分,但二人的关系却近了些,本就年纪相仿,又共事许久 ,有时也能说上些话。

      直到他们发现一错判的冤案,京郊有一处田地,原是一大夫的祖产,后来大夫外放做官,这处田地就交由大夫的好友代为管理。

      可户部尚书胡之显看中了这块地,运作手段把这块地强卖了过去,这件事当时被胡之显压了下来,刑部卖户部一个面子这件事也就没有上达天听。

      胡之显在位做的勾当数不胜数,如今这件事怕是早被胡之显忘到九霄云外了,不然也不会有温卞来整理卷宗。

      如此痛击赵氏的机会温卞怎么能放过,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温浮天,纪敏还记得胡之显害他下贬苏州的事,也装作不知道,顺水推舟让温卞接手了这件事。

      温浮天早就想在户部安一颗自己的钉子,户部,赵衡的钱袋子,可胡之显实在狡猾,坏处都是别人担,坐稳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有了开头后面的事就简单了,温浮天稳坐左相那么多年和赵李打擂台那么久还能压赵李一头,断不是只凭元帝那小小的元后之幸。

      且朝中也是有两不相靠为着圣上的臣子,这件事一被捅到御史台,立马递折子状告胡之显之罪。

      赵衡也不会袖手旁观,胡之显孝敬不少,没了户部这个钱袋子,他做事也会有不便。

      可胡之显太贪了,连修缮河堤的银子都不放过,御史台刚把折子递上去,上京外那道河堤就塌了,淹死百姓数百名。

      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前脚有人状告胡之显后脚河堤就塌了,其中必有温浮天的手笔。

      但胡之显又的确有贪修缮河堤的银子,他很小心没贪很多,但燕帝不会管他贪了多少,毕竟河堤坍塌,压伤淹死百姓数百名,得给这件事有个交代。

      况且桂馨宫之后他也有些忌惮世家结党,为着燕扶玉也要把世家的人打压下去一些。

      不断有人出来状告胡之显贪污之事,胡之显想要赵衡拉他一把,可他早就是快死的财狼,药石无医。

      他见赵衡这样无情,咬牙想要和赵衡同归于尽,可赵氏百年根基,哪里不知道他心中所想,挟住了他的妻儿,逼他在狱中自尽,道如此能保妻儿无忧。

      人皆有软肋,被踩住了痛脚,胡之显也不得不屈从。

      望着面前的毒酒,他的手有些颤抖,到死他也会怕得,他想起那年高中状元,鲜花入怀的意气风发,想起无名时满腔抱负,刚直的像青竹的自己,他也曾是不怕权贵的少年郎,可只有跌破了头,才知道若要出头就必得弃了那些无用的刚直。

      毒酒入喉,他的脸上全是泪,人死一生如走马观花,最终他看见了妻子女儿朝他轻轻一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