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8、婚讯 ...
-
沮丧和后怕让周璟一整个星期的工作都不在状态。为此,她没少被王韶华揶揄“没把心思用在正经事上”。
周璟不知道王韶华的“正经事”指的是什么,也许没有为她创造经济利益的事都是“不正经的事”吧。
什么时候这个世界的价值判断以金钱为唯一标准了?
难怪周至诚的人气居高不下,刊登他访谈的网页浏览量过亿,颇有一辈子霸占榜首的意味。
周至诚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财富偶像”和“奋斗目标”,是金石集团最佳的形象代言人。
原来不只有贩卖梦想的年轻偶像,更有贩卖励志童话的迟暮偶像。
这世界可真有意思。
周璟兜兜转转,又回到城中村的巷尾。她想念那份荷叶饭的滋味,尤其在情绪极度低落的时候。
她盼望着过去的小习惯能帮助她在挫折中迅速恢复状态,将痛苦的记忆打压,再打压,直到不再记起。
有些事除了证明自己的愚蠢别无用处,不如彻底封存在江底。
“哎呀,小姑娘,好久不见你来了。这些日子你都去哪了?我家姑娘一个劲地念叨想和姐姐踢毽子呢。”大婶依旧那样热情。
“真不好意思,我搬的地方稍微远了点,就没怎么有机会再来。你家姑娘最近怎么样了,交上朋友了吗?”
“多亏你的劝导,她没在踢毽子上死磕,也交到不少朋友。这无心插柳柳成荫,她反倒找到了踢毽子的诀窍,今年一举拿下了踢毽子比赛的冠军,在女孩间人气更旺了。我真不知该怎么谢谢你才好。”
“您别客气,是小姑娘自己有悟性,其实我没帮上什么忙。”
“就是前段日子出了件事。我女儿不是才转学来吗,不知怎么的就被班里的男孩针对了,她也没告诉我。后来事情闹大了我才知道她没少受委屈。”
“您是怎么察觉出异样的?”
“班里有个男孩为她和别的同学打起来了,是老师通知我们过去我才知道的。”大婶拍了拍胸口,“当时可把我吓得,还以为闺女被人打了。没想到受伤的不是她,是那个为她出头的男孩。你说这男孩也真是勇敢,一个人对付那么多男孩。多亏他见义勇为我们才知道闺女被欺负的事。”
“后来呢?小姑娘没受刺激吧?”
“那倒是还好。她坚持认为自己没错,错的是欺善怕恶的男生们,说要是不给她和保护她的男孩道歉就告到警察局去。我这才知道原来她一直在和那帮男生作对抗,从没服过软。”
“小姑娘不卑不亢,真有志气。”周璟感慨,幸好,幸好她没成为下一个秦晴。
也许这就是长大的意义吧。虽然过去无法改变,至少让那些曾经发生的遗憾不再在孩子们身上重演。
让罪恶无所遁形,让希望继续延续。
“来,这是你最爱吃的荷叶饭。”大婶把笼屉放到周璟面前,“你不是说想尝尝新鲜的荷叶做出的荷叶饭吗?这是初夏采摘的第一批荷叶,我都给你留着呢。”
“您还记得我喜欢吃荷叶饭,真谢谢您。”周璟心里说不上来的温暖。
她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饭。果然如大婶所说,新鲜的荷叶比干枯的荷叶香气更甚。周璟已经很久没尝过这么新鲜的菜肴了,闭上双眼,仿佛能感觉荷花就盛开在自己身边。
可惜……可惜从前和自己吃荷叶饭的人已不在她身旁。
荷叶饭的分量比以往多了不少,高高隆起一个小山丘。想是大婶为了感谢周璟,特意为她加的量。
才吃了小半份,周璟已经觉得快要饱了。
不行,不能浪费大婶的心意。周璟将米饭快速往嘴里扒拉,突然发现金灿灿的一角。
是荷包蛋。
周璟疑惑地望向柜台,刚炒完菜正在擦汗的大叔羞涩地笑了笑。
“姑娘别不开心了,大叔给你加个蛋。今天这蛋打出来是双黄的,说明你的好运气在后头呢。”
周璟红了眼眶,没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第一份温暖竟来自这对不甚相熟的夫妇。
陌生人比身边人更有温度,一份窝着荷包蛋的荷叶饭,彰显最朴素的善良和温情。
烟火中的小摊最为动人。
“这糟老头就这点拿得出手——心细。想当年这么多人追求我,我就看中他这一点,心肠好,心眼细,菜也炒得不错,是个踏实过日子的人。”
“您这不是举了大叔挺多优点吗,怎么才说就这一点呢?”
“哎哟,大差不差的,就那个意思嘛。”大婶怪不好意思地理了理头发,大叔在一旁看着妻子,吃吃地笑。
也许这才是爱情的模样。
没有暴力和控制,束缚与反束缚,有的只是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真正相互尊重的伴侣之间不会玩弄谋略,抢占上风落为和睦关系里最次要的选择。
何必争个天昏地暗,非要辩个对错输赢?
两人一同走下去,愉快地一同走下去才是胜利不是吗?
周璟想,或许她和许屹的关系败就败在太想争夺话语权上。
就像曾经在学校的他们,虽然并排坐着,眼睛却紧盯排名。两个人暗暗较劲,互相角力,谁也不服气谁,非要争个全科第一。
赢了对手,输了感情,他们间的战事一败涂地。
只是让周璟就这么让出阵地,交出话语权,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这样看来,他们的结局也许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姑娘准备在新章定居吗?”饭后,大婶拉着周璟聊家常。
周璟摇摇头,“我跟这里八字不合,迟早是要回老家去的。”
“唉,要不是为了闯出一番成绩,让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是怎么也不愿离开家乡的。没办法,小地方的商机不多,除了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也没有别的活路。可要说在新章扎根,我也是不敢想的。这里物价太高,房价更是涨得没边。我们两口子就是拼死拼活干一辈子也凑不齐那房子的首付啊。”
“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苦也有苦的过法。”一旁的大叔发了声,“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不沾染那些坏毛病,一辈子安安稳稳就这么过去了。虽然比不了那些富豪过得滋润,但至少夜夜能睡个安稳觉,不怕有鬼找上门来。”
“大叔说得对,不是非得朝钱看齐才能活得潇洒。一辈子勤勤恳恳的,百姓也有百姓的盼头。一顿团圆饭,秋来地里的丰收,偶尔加个小菜……这些平凡日子的幸福都值得称颂。怕就怕眼睛只往天上瞧,非得和老鹰比肩才觉得没白活……那日子得盼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能一心一意往前冲倒也顾不上疲惫。怕的是一面犹豫着向前,一面犹豫着后退。这样的人上不去又不甘心下来,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才活得最辛苦。”大叔说。
“想我那朋友在大城市干了一辈子,辛辛苦苦攒够了钱在县城买房。谁曾想那开发商没良心,半路撂挑子说不做了。这楼盖了一半,没电没水的成了烂尾楼。他们一家就这样住在烂尾楼里,每日爬上爬下的,不知道多疲惫。一辈子的积蓄就这样打了水漂,你说心不心酸。”
是啊,多少人一辈子的积蓄就为了买一座房,以为这就是家的全部。谁知这家的完整与否全凭开发商的良心。若是碰上个奸商,一辈子的努力就白费了。想到这,周璟狠狠憎恶起周至诚来。都是一丘之貉,谁也别和谁比脏。
“我只希望闺女能平安健康地长大,要是能读好书,不用像我们一样为生计奔波就更好了。你瞧,我又忍不住贪心起来。其实有口饭吃,有地方住就满足了。我们小地方的人家,哪来那么多想法。”大婶的愿景朴素而真诚。
周璟表示理解。精神追求建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当初周璟能从容不迫地写作多亏了家的庇护。
这么想来,那个家还是有值得留恋之处。
“我能问问您女儿的名字吗?”周璟说。
“无忧,郑无忧。我们希望她一辈子快乐无忧。”大叔笑着说。
“这是我听过最动听的名字。”周璟感慨。
要是世上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都如此纯粹就好了。
不附加条件,不转嫁谁和谁的梦想,不以爱之名将彼此捆绑,让孩子顺着阳光生长……
也许这就是幸福家庭的模样吧。
如果有来世,周璟真希望降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我和杨总要结婚了。”办公室里,杨絮柳紧挽男人的手。
“恭喜杨总,恭喜絮柳。”大姐冲在最前线,向这对未来的新人道喜,“一看絮柳就是旺夫的长相,未来一定能帮助杨总再上一层楼。”
男人腆着肚腩,圆滚滚的脑袋一笑便挤出两坨横肉,溅出的油水仿佛要将眼睛淹没。杨絮柳笑脸盈盈,胳膊将对方箍紧,小鸟依人般靠在男人肩上。两个人互相依偎,连体婴一般跟大家寒暄,似乎格外和睦。
周璟盯着杨絮柳的笑脸,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知道杨絮柳开心的时候会自然咧开嘴,放声大笑。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高高扬起嘴角,像是要锁上笑容,向世界宣告她很幸福。
杨絮柳的嘴紧紧抿在一起,用力撑开,仿佛在警告自己:不能说,不能说……
趁这对新人四处展览幸福,大姐悄悄跟同事八卦起这位杨总的来历。听说他是集团总部派来管理公司的,等时机一到就会回到集团总部升迁。
“敢情他这是刷履历来了。”另一位大姐探过头插了一嘴。
“而且他还是二婚,带了个女儿。别的不提,年纪就比杨絮柳整整大了两轮。”大姐啧啧称奇,“也不知这丫头使了什么魅术,竟让领导看上她,还要跟她结婚。要知道这位杨总花边新闻不断,可从没和哪个女朋友谈得长久。杨絮柳可真有两把刷子。”
“照我说一定是怀上了,还得是个儿子。”大姐神秘兮兮地抚摸肚子,像在透露什么天机。
“没错,一定是这样。要不然人大老爷们儿怎么会看上个小姑娘呢。还不是图她年轻,生上十个八个都不带喘的。就是这时机不凑巧,要是再早上个几年,我也能轻松上位。”
“你这是嫉妒人家小姑娘年轻貌美了吧?还肖想什么返老还童,就你这把年纪怕是想生也生不出来咯。”
“胡说什么呢你,碎嘴一个……”
同事们在贬低杨絮柳行径的同时,语气里流露出无可抑制的酸楚。让人忍不住疑惑她们的态度究竟是批判还是赞扬?
也许只有当“幸运儿”的戏份落在她们身上,才会感叹“老天开眼”吧。
周璟注视着杨絮柳的背影,心情跌落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