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国子监好同窗 ...
新朝也不过两代,倘若世家子弟都如段家、郑家这般,愚昧无知争权夺利,只知内斗,怕不是三代而亡?
景泰帝俩夫妻与太子暗地里庆幸,没把这等人家的女儿选为太子妃。
倒是那袁二娘确实无辜。
当日在万佛寺,段元娘倒不是蓄谋已久,但也确实不怀好意,那廖大郎是她临时起意让侍卫找来的,也没多威胁,不过稍加利诱,廖大郎便极为配合,甚至那一身文士气节,颇让段元娘喜出望外。如此低贱家世,如此假模假样,如此势利虚伪,堪为袁二娘良配呀。
且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天然便让人有些好感。
事情顺利得让始作俑者段元娘都有些意外。倘若不是后来她自己出了事,恐怕还会暗地里推波助澜一番,让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早日定下,如此才能彻底安心。
卫大江正把近几日听来的案子细节说与崔瑗等人听,听得众人连连咋舌。
“那廖大郎如今被袁家拒之门外,脸面都丢净了。”卫大江说到这里眉飞色舞。
崔瑗点了点头:“大郎昨日从国子监下了学便与我说了,廖大郎这几日并未上学,许是身体不适,请了假。”
“世家大族最重脸面,倘若案子没有真相大白,便是袁家知晓他不怀好意,说不得那做主的袁家大房也会把袁二娘嫁与他。”卫掌柜抚了抚短须,神情也舒朗几分,“如今同样为了袁家脸面,也不会再让廖家进门了。”
如此倒也报了些许仇怨。
崔家几人颇为开怀,晚上家里还开了家宴,邀了简家众人共贺。崔瑗把饭馆的暮食安排妥当,见茴香如今也颇有些大厨的风范,便也放心得回了家。
申正时分,荣记小馆的暮食准时上菜。
为了暮食回家,今日荣记小馆的暮食主菜做的是东坡肉,因为这个朝代并未有东坡居士,崔瑗想了想,便又重新起了个名:红焖肉。是的,她是取名废,便直呼其名吧。
切成大块的五花肉焯水沥干,下油把六面都煎一遍,然后另起一锅,热锅倒油,放入一把冰糖,待冰糖融化,放入肉块翻炒出糖色,再放入陶罐里,倒入白酒酱油,放入大料香叶等香料,焖上一下午,待暮食端上,红润透亮,外酥里嫩,自是甜鲜异常。
便是谢琤平日里不爱食猪肥肉,最后也把两块肉都吃完了,又用那肉汁拌了一碗白米饭下肚,只吃得肚腹滚圆,待了结账想再买一份回家,饭馆里的红焖肉已是售罄。
谢琤回忆了一下前几日吃的青鱼划水,那红润浓稠的酱汁也是同样的鲜香可口,让那平平无奇的青鱼尾巴也成了难得的美味,那日他也同样多吃了两碗米饭,一时之间倒也难分伯仲。
带着意犹未尽的滋味,今日荣记小馆的食客们也是饱食而归。
而崔家那边,暮食也吃了一个时辰。
崔家主厨便是常嫂,她的手艺倒也没多精湛,要是简氏来说,便是常嫂与崔瑗之间还差了五个自己。
只是不论崔家还是简家都只是普通人家,并不太过讲究,也没得食不言的规矩,饭桌之上便也有些热闹。
尤其简家俩兄弟与崔玹这些时日难得碰面,并也趁此机会交流一番书院与国子监里的见闻。
倒是简老太太和冯氏更关心简二郎在书院有没有受欺负。
“倒也还好,书院里大家都忙着读书,一旬便要考一次,回回都要张榜贴上,年考头几名的,还有机会被选去参加国子监的入门考,即便有些龌龊口角,可因着课业多,倒也无甚空闲。”
崔瑗听懂了:这是连约架都没那个时间,都用来做作业了。
倒是家管束极严的书院,有些像她从前的某些重点高中,孩子们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便是在埋头写作业,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
简二郎说完,倒是对国子监更有兴趣,转头问崔玹:“国子监里的监生都好相处吗?我听闻那里头还有不少皇亲国戚。”
崔玹便笑了笑,他虽则年岁比简二郎还要小,因着从小便进了京中书院读书,瞧着倒更稳重些。
“国子监里分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还有律、书、算学,去岁新增了武学,倒是不会与其他几学一道参加旬考和月考,只过年考便行。”崔玹见众人都听了过来,便慢慢说道,“我进的是太学,除了从京中各家书院选送考进来的,还有五品以上官员家的子弟,阿爹升了正六品,我原该荫补进四门学,只是入门考时我考得好,便被编入了太学。”
简家众人只知崔玹是荫补进的国子监,却不知崔玹因着考得好,还被升到了太学。程简氏听着这话,便看了女儿一眼,心里想着晚上得再好好与程咏娘说道说道。
“国子监与从前书院却有些不同,有人是为了读书有个出路千辛万苦考了进去,有人却是从投胎便已有了旁人攀不上的好前程,自不用辛苦读书。有人粗布麻衣,有人锦衣玉食,因着人与人不同,便也多了些层次。”崔玹从前并未与家人说过初入国子监时有被欺负过,此时也说得轻描淡写,“我旬旬考的都是太学头几名,多得先生看中,只要不生事,倒也还算过得去,如今也与几位同窗熟识,倒比初入国子监时好了许多。”
说到这里,崔玹转头看向崔瑗:“我倒是险些忘了,阿姐你再做些牛乳小酥饼,我与谢二郎说了,过几日带去给他。”
“谢二郎?”崔瑗知道崔玹说的是她做的牛乳曲奇饼干,当时她便多做了些,原就是为了让崔玹能分一些与同窗,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吃拿了崔玹的零嘴,总要稍稍客气些。
“是呢,他翁翁原是刑部尚书,当初也是因着他对我多加照应,其他人便对我也客气了些。”否则他一个六品小官家的孩子,家世普通,先生越是看中,对于那些脑子不好使的世家子来说便越是厌恶。且他年岁小,回回考试还都压他们头上,先生又总爱拿了他激励(刺激)同窗,难免更让人厌恨。
也就谢二郎愿意护着他,几个纨绔便不敢过分,因那谢二郎最爱拿了他家里长辈兄长吓唬人,什么政事堂的,御史台的,刑部的,大理寺的,京兆府的,好多个还是能拿人下大狱的。
便是他们家里也都叮嘱着便是不能与谢二郎交好,万不可得罪。崔玹如今被谢二郎照着,也能狐假虎威一番,在太学里的日子顺心太多了。
原刑部尚书家的二公子?那不就是谢琤的弟弟?
崔瑗不过一瞬便明白这谢二郎是谁,怕不是谢琤的亲弟便是堂弟了。
她记得谢琤嗜甜,之前似听人说过谢家是苏州那边的,那这谢二郎说不得也是爱吃甜食的,心里便也有了计较:“那我多给你做些小食。”
“那刑部尚书可是大官了!”程简氏连连惊叹,“阿玹如今结交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小郎君了,日后定是有大出息的!”
崔平远与简氏闻言倒也高兴。入了国子监读书,倒也不是先生能比书院厉害多少,只是与书院相比,有两点大好处。一是贡举的考题多出自国子监祭酒与博士之手,虽不至于透题,但每位先生自也有其出题的喜好(套路),熟悉了之后说不得便能揣摩一二。二则,国子监里的监生,除了正正经经参加进士科或是诸科贡举考试,还有许多人会恩荫出仕,日后同僚说不得便是昔日同窗,日后上官说不得便是昔日同窗的父兄长辈,这些都是日后的人脉。
冯氏也有些羡慕,忍不住瞧了自家儿子一眼。大郎并未有多少读书的天分,早早就帮着打理家中庶务,如今替了他翁翁的吏员名额,也算有了个前程。
只吏员油水再多,无论如何也比不得正经贡举出身,这也是如今简家倾全家之力送简二郎入汴京读书的缘由。
冯氏在心里求佛拜神,只盼着简二郎在书院里头好好读书,日后能与崔平远一样有些出息才好。
程简氏听着简老太太对崔玹再三夸赞,便是简二郎也迫不及待想拉着崔玹继续讨论学业(国子监见闻),心里既艳羡又心酸。
也是她没生个儿子,如今在程家日日受气。倘若她能生个儿子,说不得比崔玹还能出色几分,少年状元也是可以想一想的。
她转头看了看程咏娘,见她对于读书的话题有些意兴阑珊,心里越发下定决心:定要留咏娘在京中搏个好前程!日后便是有个外孙状元郎也是好的!
用罢暮食,简老太太与简氏一道说话,崔平远带了简家兄弟与崔玹去了书房说话,冯氏便留在了简老太太身边。
程简氏带了程咏娘回了东厢房。自头一日找了理由留宿崔家,程简氏便再未去过二里巷。崔瑗自不乐意他们鸠占鹊巢,只冯氏已在提起回程,程简氏却是一点不沾那话头,怕不是打算要在崔家住到天长日久?
崔瑗便也回了西厢房,提笔开始写下几道菜食。
最近每天加班,下班回家就没有力气码字了,等过几天空了点,尽量多存点稿。存稿才有安全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国子监好同窗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