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资源的初次分配 ...

  •   这是笔者学到的第一课,只有足够强大,才有选择的权利。
      实验班这个东西,在华夏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毕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挑选最优秀最有潜力(目前看来)的学生,把他们单独聚合在一起,以最大最好的蛋糕哺育他们,确实是最高效(以最终成绩衡量)、产出比最高的方式。其他新兴的什么火箭班、清北班、宏志班,本质并无什么不同。至于那些如大集上待宰的年猪一般被挑挑拣拣的学生本人的心情,更是无人在意。
      在笔者看来,这种制度存在的顽疾并不少。其一,分班时以当下一时的成绩(往往还掺杂很多其他因素)衡量一个人的高中潜力实在草率,往往最后结果天差地别、不尽如人愿,更别说衡量更久更远的未来了。其二,把一群天之骄子(在他们十几年备受吹捧的校园生活中的确如此)放在一起,在超强压管制之下,他们也许彼此之间能成为好朋友,班级学习氛围竞争氛围很浓厚,可若要这个畸形的班集体中产生什么团结、友爱、互助之情——即适合青少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或至少是能人感到舒适自在的成长环境,那大抵是很难的。等等问题我们在此先不细数。可笔者思来想去,并无更好的解决办法,故也只是指出这些问题,供大家讨论罢了。
      也许你没注意到最本质的问题。笔者想说,公立高中学校,非义务教育,存在的本义,是为学生提供教育,为他们的未来铺路。目前很显然的是,大部分学校都因为在学生和家长面前掌握着绝对话语权而私自将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草率的主观的不均等分配。分班问题,就是资源初次分配的直接体现。不要笑那些被擅自剥夺了本有利益的学生会如何愤怒,即使是在这次初次分配中的既得利益者,也请不要笑的太早——毕竟别人轻易赐予的东西,也能轻易回收。这是很久后他们才会懂得的一课:只要不是自己挣来或拿来的东西,就永远不牢靠。而对自己所拥有特权和资源的患得患失,既是实验班同学的骄傲所在,也化为了他们激烈竞争的动力。权与利的滋味是世间威力最大的毒品,沾一点,便再也戒不了。
      至于资源的再二再三次分配使他们获得的远甚于第一次的败者所得的痛苦与折磨,以及同学内部对于这种制度背后的意识的模仿,都是后话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