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母校 ...

  •   五年前,榕城二中。

      彼时宁泽涛高三,宁书高二。宁书想去图书馆借书。

      图书馆那时没有多少人,外面还稀稀拉拉下着雨,也不少人来图书馆避雨。
      风吹过,又冷了几分,宁书扯了扯自己的衣服试图让自己更暖和些。

      宁书收了伞,放在了一边。她那天拿什么书早就忘记了,她只记得她自己找不到书去问前台,前台没有人,或许是去收拾书了吧。

      她呆在原地等前台回来。那时的前台是特招的不是学生。

      前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堆纸张,杂乱无章的摆在桌子上,宁书无意瞄了一眼,这一瞄她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宁书拿起那张纸。日期写着10.25视线向后,借书人工整的写着“宁泽涛”他的每一次都很认真,没有连笔,阅卷老师或许也喜欢最喜欢这种字体了吧。

      后面赫然写着班级“高二五班”。宁书记得那时高三似乎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了,这应该是他还回来的吧。

      视线再往后“书籍”拿一行写着“《活着》余华(还)”

      宁书像窥探到了什么秘密一样,看了一眼编码,默默记在心里去书架上找这本书。

      她不记得自己找了多久,只记得拿到的时候很高兴。

      这也算又有了一点交集吧。

      登记完后她拿起伞跑回家里,伞被她随手扔在一边,她抱着书回到了房间,锁门。

      她轻轻地翻开,像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样。

      书还是很新,可以看出上一位对它的珍惜。
      或许他对于书籍就是这样的吧。

      书中夹着一个书签,那是一个读书笔记,一个摘抄,宁书也不知道榕城二中怎么想的,之前她觉得这个摘抄有什么用,随便敷衍一下就可以了。而现在,她拿起这个卡片。上面赫然写着宁泽涛的摘抄。

      “唯有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字体她是见过的,这一小句有了些许连笔,但仍然可以看出他的字体是好看的。
      宁泽涛应该练过字吧。

      视线往下,落款“高三五班宁泽涛”。

      宁书接走了这本书,用了一个月时间看完。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她课间的时间越来越少,被背诵和学习包围,才勉勉强强看完了这本书。

      记得她看完的时候是一个普通的大课间。那天下雨,没有跑操,窗外大雨滂沱,屋内喧嚣不停。

      宁书那天哭了,同桌问她怎么了她也只是摇摇头。

      当福贵说出“这家医院跟我上辈子有仇”的时候有有多绝望,三个人死在了同一家医院。

      活着的力量是忍受,忍受一切的痛苦,忍受一个个人离开自己悲痛。

      宁书很喜欢余华先生的一句话傍晚“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后来这句话成为了她的座右铭,一直陪伴着她。

      故事的最后,只剩下了福贵和福贵。

      一个人和一头老牛。

      什么都不剩了。

      —

      宁泽涛在底下找到了一沓书,都是《活着》。他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找到了之前看的那一本。

      随手翻开,里面还有那一个读书笔记。

      他翻过来,字迹已经有点褪色了,但仍然可以勉强辨认出上面的字。

      “

      “唯有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高三五班宁泽涛 ”

      视线向下,下面赫然写着另一个书摘。

      “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高二二班宁书 ”

      她也看过这本书。

      —

      五年前,宁书的书摘想写很多,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最后一句话最好。

      同时她也想告诉宁泽涛,这本书我也看完了。
      我又走了一遍你曾经走过的路。

      但,他应该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吧。

      —

      夕阳下,那张读书笔记上的字迹仍旧模糊不清。

      “

      “唯有被命运碾压过才懂得时间的慈悲。” —高三五班宁泽涛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高二二班宁书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母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