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亲子宴见亲子情
“亲子宴”真的是一个很讽刺的皇家专有产物。恐怕也是很有四国特色的,因为还没有在历史上或者其他历史题材的小说传记中听闻(当然更有可能是本人历史课上的太少书读得太少)。不管怎么说,四国既然自打建国就一直都有这个皇子皇女出生后不常见母亲的惯例,应该就是为了避免母亲影响亲子争权夺势酿成宫变的吧。可是为人父母人之常情,这不许子女出生后由母亲抚养与母亲亲近的非人道行为,终究是绝少有君王如此狠得下心的。理由是,四国建国二百多年以来真的能够做到如此决绝的,纹平帝狄螭却是第一位。
纹平帝狄螭为人生父却又要做到如此决绝自然并非他本意。试想膝下六个子女三龙三凤那是何等的天伦之乐啊。可是之前两朝都是祸起萧墙手足相残,不管狄螭是否有心于他所得到的帝位,他都不得不防止这样的悲剧在自己的亲子之中再次上演。无疑这个不让妃子抚养自己所出的不得已的办法是有效的。没有了母以子贵,子女能够带给母亲的利益也就变得非常有限,后宫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为此的勾心斗角的争斗。但是宫妃之间皇上荣宠的争夺恐怕还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将来的利益看不到,眼前的利益总是会想要争抢的吧。好在纹平帝狄螭连这点也考虑了进去,还搞了一个什么后宫雨露均沾,来一个平均分配,真的是再没得可争了。可是这样的办法,虽然抑制了可能在的问题,却也造成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压抑了人性,压抑了感情。
且不说这样的办法会对宫妃对于皇上的感情有何影响(明显这种体制下爱与不爱似乎也没有大的差别,所能得到的来自皇上的关注都是一样的),也不考虑皇上对于宫妃的感情(除了对新贤妃乌雅羽,皇上似乎对其他宫妃也是平均主义),这样的行为当真是压抑作为母亲那种与生俱来的关爱自己子女的母性。这良妃的精美刺绣,德妃的亲抄诗词,和竹妃的《夏雨后》,我猜都是有心为自己的子女准备的礼物吧,个中都盛满了母亲的亲子之情。不知道皇上在分配礼物的时候是否会考虑这些因素所以把礼物分配给相应的皇子皇女,抑或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不把礼物分配给他们。可是皇上如此压抑宫妃对子女的感情,那么他对子女的感情呢?他也是苦苦的压抑着吧。他关注他们,观察他们,出于作为父亲的关爱,更出于皇上对于未来继承人的考察。就连孩子们玩一个过家家的玩具,他都硬是要从中看出人品秉性,和最为重要的,为君治国的能力和素质。说实话,我觉得狄螭真的是杯弓蛇影,心事太重了。他们都只是孩子,而且是你的孩子啊。不希望他们将来手足相残我能理解,可是你暗中对他们的期待未免压力太大了。从孩子的角度,恭敬自己的父皇,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却只是认得自己的母亲,恐怕说不过去吧。再者说,单看仅有四岁的狄衡竟会因母亲被赐死而消沉,恐怕只是认得的关系也不太可能如此大的影响。
反观乌雅羽一家,上上下下那样的和谐幸福,就连皇上也不得不羡慕。可若是羡慕那样的一家人的关系,却又为何如此狠心对待自己的妃子子女,甚至是自己对子女的感情呢?当真就是为了不再有所谓的“阴阳之乱”么?或许答案在于自古帝王之家就不可能如常人之家那样和谐幸福。
说回乌雅羽的小玩具,里面有两位老人、两位农夫、一位村姑和一个小孩,分明就是她自己家庭的组成,可是到现在为止故事却未表这位神秘的乌雅逍乌雅遥乌雅羽三兄妹的母亲,狂生武锋入赘所娶的妻子,老泰丞乌籍的女儿,已故前祭司喻鎏的妹妹。若是已经过世,似乎乌雅羽当不会将她的形象做进给小侄儿的玩具中;可若是健在,却又从未提及。无论如何,做女儿的乌雅羽总还是惦念着自己的母亲吧。
拭目以待,摩拳擦掌,期待后文。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