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门前挑柳争芳,墙外院落齐整 ...

  •   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人的面颊,温柔慈祥。晚上没有月,亥时后人都睡了,四周静悄悄地,恐怕是个绣花针儿落在地上也可以听得出声音。沉寂了很久的枕霞院热闹了一天后又归于寂静。

      江南的庭院与北方四合院不同,北方因为干燥少雨,难得的宅子里辟出一块地做水池,要大气粗狂些,是要阻挡冬天的寒风。江南的庭院因多雨潮湿,在相对小些的空间,多浓缩山水,凿池堆山、栽花种树,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彰显宅院主人的审美和学识。文人用诗来修宅子,持山水花草为笔,不难绘写成: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如此就不如北方四合院严谨。

      柳树巷这座宅院是一个游商外室的宅子,宋寄媱要立女户,故要避讳的,匆忙的来,李正从三处宅子勉强挑了此处。李正本来打算安顿好了后慢慢寻,总不能委屈了姑娘,但宋寄媱否了,这是后话。定下此处最大的原因是房子多,他们这次出来,带出来的人多,夫人的配房,又这些年给宋寄媱添置的各处的人手,缺一不可。又需要私密些,怕北边的那户人家万一哪天寻来,挑出理来。怎么也得防着些。

      今天宋寄媱就叫摘了她院子的匾,就地取材,取名枕霞。余钱有项手艺,雕刻是一绝,把宋寄媱的字,做了个不规矩的牌子,挂在了院子一边,也给枕霞院填了一趣。

      含香看着总比那外室的慕思阁来的文雅,听姑娘说枕霞本出自一故事,想提醒自己,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手握利器,不能最后成了手拿钝刀画的一局。虽然她似懂非懂的,也觉得姑娘说的在理。她不爱读书,姑娘从不吝啬叫其他丫头带着她读,可她觉得自己能看账目,不做睁眼瞎已是集来的福气了。多学些看家的手艺才是正途,那天过不下去了,怎么的能挣口饭吃。

      含香翻来翻去的躺着睡不着,又不想惊动同屋子的红梅,说来虽然她顶着一等的名,也是最近才可靠近姑娘伺候着,她心里也敞亮明白,姑娘因何不重用她。看今天的动静,像呆很久的样子。含香叹了口气,实在睡不着,爬了起来,因她冀州人,睡贯了炕,怎么的也睡不习惯这硬邦邦潮乎乎的床,就着夜光,含香披上衣服,轻轻地推门出了来。来到圆子西南处的角亭,又摸到茶房,上茶煮水。姑娘不是吝啬的人,这次出门年少得小子、丫头多,就叫管家把每个院子配了水房,江南别的还没发现,茶具一等便宜很。听说民窑的这些茶具也不过几十个铜板,一两银子买一大堆,茶叶亦是。

      角亭内煮水品茶,含香端着茶杯用衣袖扫了扫角亭的台阶,就这么坐了下来,她们这处顺着枕霞院的西厢房的游廊向下朝着西南走几步就是了,住的自是比京里的屋子舒服自在,两人一屋。住进来看着像之前的仓库,打扫收拾一下,干净敞亮。

      含香曾经也以为跟着姑娘嫁人成为姨娘,这一生战战兢兢、殚精竭虑的过完此生;或者被姑娘打发的随便嫁了,一望到头可以看到的日子,她一直维持着镇定努力,不近不远的。可这次随姑娘出来,没有抛下她,成为无主的人,以她的相貌下场可想而知,她感恩并信了。

      这个夜晚同样睡不着的还有京城新常街宋府的大爷宋志友,他接到嫡母在别院过身的消息的时候,正跟同僚喝着酒,小厮陈庆慌慌张张的进来,推门就跪倒在地,磕头嚎哭道:“大爷,夫人过身了”

      宋志友楞楞的,一个激灵,咣当的杯子掉在了桌子上了,哆嗦着唇木着脸说“你在说一遍,谁?”。一边的胳膊支撑着桌子,第一次没站了起来,一起的同僚都站了起来,有过来扶着他的,有打发人出去准备马车的。

      宋志友走到门口想起来什么回头道:“各位抱歉!”心急火燎往家赶,他一直觉得自己对这位嫡母也就那么回事,恭敬客气的扮演好儿子。

      十岁要说不大,也不小,被父亲从庄子上接回来,送到嫡母李氏院里,看着上首的父亲拉着她的手说,“我知道你心里不愿,可你的为我们娇娘想想。这是我们盼了那么多年的孩儿”,李氏红着眼眶直直的看着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到如今好像最初的那一眼,也是他不敢靠近的原因。

      他带着向姨娘留个他的那个荷包,一件多余的东西都没带,住进了正房的后罩房,嫡母一直客客气气的,也没短了他什么,但每天都很认真的问他功课,因为启蒙晚,专为他求来了她父亲的同科,用人情换来的,给他一个人做的老师。孟姨娘知道后折腾了好久。

      等他还没走近,还没卸下防备,就搬到了外院,他以为对嫡母李氏是没有感情的,可为什么同姨娘去世时一样的空空的,没抓没挠的。靠着坐在马车里,双手捂着脸,勾着身子一直到了新常街。

      那一天傍晚,嫡母陪房李正的儿子李贵,拿着一封信和一个盒子交给他,只说嫡母叫他给他送来的。打开盒子后,上面是几处京里的宅子和铺子,郊外几倾的地。下面压着一万两银票。看完惊讶、愧疚、惭愧交织着一刻钟都没有力气说话。

      宋志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不知道嫡妹现在到了那了,信里嫡母一直惦记着她,说都安排好了,叫弟妹自己立女户,叫他隐藏着踪迹些,嫡妹成亲也随着她自己。虽然嫡母糊涂了些,女子独身一人,没有家族助力,存活多有不易,可他还是遵照嫡母的意思在码头等了两天,才回的府。书房里老父瞬间老了十岁。

      他在书房外陪着父亲站也一夜,父亲说:“你母亲从嫁我那一天就在受委屈,等我想明白了,准备回头时,可她也不在信我了,带着我的娇娘远远的避到了庄子上。可我总想着还有时间,等她心平了,气顺了,我们总有时间守着过完下半生。可她不信我至此。罢了罢了,这一次怎么也随着她,叫她安心的走,晋涵你暗着访访你六妹,找到她,护着她就好。

      明天你叫你媳妇对来问的人说,你妹妹因母亲突然过世,不能起床了,在庄子上养着呢。守孝三年,怎么她心气也平了,到时候为父迎他回来。”

      宋世友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他冷眼看着这些年父亲的子嗣兴旺起来,嫡母的脸也慢慢的模糊起来。人没了什么话都是多余的。他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姨娘—向姨娘,向姨娘是他祖母的大丫头,管着老太太的首饰很受宠,给父亲挑通房,老太太就指了向姨娘和另一个外面买了的丫头。
      父亲宋元杰束发之年通的人事,姨娘十七岁正是好颜色的时候,少年人初尝情事自然黏糊、多情,山盟海誓的,姨娘也是信了的,偷偷的避了汤药,怀上了孩子。可大户人家那会容的了这样的事,没得人家还没嫁就当了母亲的道理。于是因着宋元杰的不忍,他才存活下来,也只是活了下来,和姨娘呆在庄子上,一呆就是十年。

      春梅卯时起床时没有看见兰香,以为当值去了,拿着脸盆走屋外打水,看见角亭台阶上趴着一个人,快步走过去后看是兰香。她推了推兰香,兰香迷糊着眯着眼问谁,春梅无奈的想这出来了,连最规矩的兰香都散漫了,连拽带扶着往屋子带,说:“回屋子里睡,姑娘那,我给你告声假,一会叫小丫头给你端碗姜汤来,的了风寒就糟了。”
      今天空气里透着香草香甜的味道,湿润的空气新鲜清新,太阳出来后,没有一丝的风,远点的树上好像听着有鸟叫。
      春梅觉得自从昨儿李叔到了后,明显的院子的气氛不在那么沉重,大家也不在把脚步放的很轻。
      春梅端着脸盆脸歪着看着小丫头嚷到:“书兰,来把帘子撩开!”
      书兰小跑着过来,粉嫩的笑脸,撅着嘴提着鼻子,看着这样的书兰,春梅噗呲笑了一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门前挑柳争芳,墙外院落齐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