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韦安 良忌 ...

  •   晓雾将歇,马群在小溪边饮水,不时发出啾啾嘶声。
      远处鸣鸡报晓 ,啼叫声震得草尖上的晨露一串的坠落进了黝黑的泥土中。
      邵瑾信手拨弄着几株草穗,仍有些缓不过劲来 。
      前世发生的种种,像一团团棉花硬塞进了他的脑中。轻飘飘的,像一个个光怪陆的梦境。挥之不去,如周围的雾气 般弥漫笼罩。
      邵瑾撑着双膝起身,抱臂倚靠在掉漆的红木柱子上,继续出神。
      这里是山道密林里一处废弃的古庙。
      也是前世他落草不久,灭除横行作乱,祸害百姓的黑牛寨后回山时暂栖的地方 。
      离了古庙,再越过黑土里岭,荡小舟少时,便可到庐陵山,连云寨。
      空气中满是晨草的芬芳 ,不少兵将陆陆续续起身,有袅袅的炊烟缓缓升起。
      也不知此时那人醒了没,又在干些什么。邵瑾垂眸沉思。
      “大当家,饭熟了。”忽一人上前抱拳出声。
      嗓音沉稳内敛,冷不防引得邵瑾一惊。
      此人名唤韦安。是邵瑾最得力的副手,也是前世陪伴在邵瑾身侧征战的副将。
      是铁骨铮铮的好儿郎,忠心不二又办事妥帖。
      前世若不是自己信了永安帝的鬼话;下令韦安带军队停驻在皇城外数十余里,孤身赶赴了鸿门宴。想必也不会下场那般凄惨。
      微风拂起韦安一缕发丝。朝晖斜射入檐下,庙内柴草上的蛛网反着亮光,映入他的眼底。宁和静好。
      邵瑾心下却如风吹过湖面,泛起涟漪般阵阵疼痛。
      以这家伙的性格,听到自己的死讯后,想必一定会豁出性命,率领众兵士闯宫门,为自己讨公道。
      “大当家?”韦安半弯下的腰却并未快速挺起,仍维持着一开始的姿势。
      态度谦恭,眸中尽是尊敬顺驯。
      当真是一根筋。回大宁时主力大多留在了边境,他带的那点人马又好得了多少好处?白瞎了一身好功夫。
      可惜自己没走上黄泉,否则一定要好好骂上这小子一顿。
      “走,用饭去。”狠狠揉乱了韦安的头发,邵瑾迈步下阶。
      一一
      庙前空地,生米已熟。
      如玉般白嫩饱满的米粒在锅中翻腾起伏,白气深入晴空,飘散在青林翠竹之中,林间虫鸣声嘶嘶不绝。
      骏马在灌木中埋头咀嚼。
      众人正围坐在锅前谈笑。离锅较近的一人一身粗布短打,手执一节削平洗净的树枝在大锅中不停翻挽,一面转头同身侧依靠在巨石边上,袒胸露膝的壮士谈笑。
      巨石上还盘腿坐了一人,矫首仰望,曲右臂,左臂搭在巨石侧正向远处抛小石子的青年肩上,那青年一不小心把一块碎石抛进了饭锅里,引来周边一众人的打趣玩笑声。
      众人嬉笑声传荡回响在山间,惊奇一丛飞鸟,齐人高的灌木中有野兽窜过,叶影摇晃。
      不远处一棵苍翠繁茂的榕树下站立一人,看上去已过不惑之年。
      那人身长七尺,细小干瘦,正缓慢地活动着筋骨,鼻下两缕鼠须,一双滴溜溜的鼠眼四处乱瞟着。
      此人名唤良忌,是位游医,遍访群山,一手好医术不治苍生,却专上赶着巴结名门望族。
      每行至一地,拜帖递的比行囊中的医书还厚。碰巧治好了不少达官的顽疾,故而在权贵中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
      见到邵瑾,他快步迎上前来,作揖施礼,客气地唤道:“公子。”
      此番下山,邵瑾平定匪患时顺手搭救了张良,便被他以寻求保护之名纠缠了一路。
      寒暄几句,有小喽啰为他们舀了粥,后和韦安一起躬身离开。
      不约而同的,两人前后走到了榕树下。
      随意吹了吹热气,良忌就先大口吞咽了起来;一面吃一面隐晦地用眼角余光有意无意地瞟着邵瑾。
      邵瑾只是微微一笑,知其深意,并不出声呵责良忌的无礼。
      乱世之中,怀揣雄才大略之人,又怎会甘之于藉藉无名,空老于林泉之下?
      良忌四处拜谒名流,野心早已流露在外。
      二人比肩用饭,半晌无话。
      良久,良忌终于把空碗搁置到了石上。旁边邵瑾早已饭毕,一言不发的等候了他半碗饭。
      良忌擦着嘴,呵呵善笑着告罪。
      也不肯走,靠近半步,拉着邵瑾聊起了天,状似无意地把话题往天下上扯。
      邵瑾低笑。
      这家伙藏了许久的耗子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一一
      在这之后的一路邵良二人坐骑并行,畅所欲言。
      提及生平际遇,议遍碧天黄土,现今局势,共论大宁兴亡。
      周遭山随水转,水因山活,马蹄扬起轻尘土屑,清风吹来嘤嘤兽啼,潺潺溪流曲折于山涧,孕育而成的苍树隐蔽住烈阳,野芳散布其间百十余里。
      邵瑾遍观群书兵法,博闻多识,与良忌对坐阔谈时言辞不俗,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良忌越听越是心惊,暗道此人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乃乱世之杰雄,绝非池中物。
      只待六月息起,遂将扶摇而上九万里。
      赶马续行数十天,便到了庐陵山下 。
      庐陵山四面环水 ,芦荡纵横,山上小道斗折蛇行,荆木遍生,悬泉瀑布飞漱于断崖绝壁之间,隐没在荣树茂草之中。
      若非有熟人或识途的老马带领,只一走上山道,也便会迷失在密林中,再找寻不到之前走过的老树鸦巢,不复得路。
      天高皇帝远,盗窃乱贼横行于市井,官府无暇他顾;加诸这险要地势如幻阵般变化。
      寨子建在这山上,占尽了天时地利。
      若非吴赤之叛,放在众人面前的,本该是条充斥着光明希望的大道,即使偶有蒺藜陡坡,也只视如细刺泥丸。
      一一
      由邵瑾带着,一队人马浩浩汤汤到了湖边。
      此湖名唤白条湖,水域辽阔,河道纵横八百里。
      因着阳光照射入湖面,浪涛翻涌间映射出粼粼波光,形似一条条白鱼,骗得不少年轻渔民欣喜的四下广撒网,却打上来一空网子湖水,而得唤此名。
      湖旁,芦荡里横斜着一只只小船。看似杂乱无章,宛若弃物;却又隐隐连成一片,俨然占据了大半个芦丛。
      船尾连着一个个活扣,牢牢拴在深钉入地下数寸的木桩上,只是芦苇与人齐,高远观近看也并不能清楚其中玄妙之所在。
      荡子边上建了一间小木屋,一身渔打扮的老喽啰瘫坐在屋前小木椅上,正半眯着眼四下巡视。
      老者浑浊的老眼微微眯缝着,时不时捻须皱眉。看上去已经很老了,似乎比牧羊大半生苏武还要更老,更沧桑。
      但远在数十丈开外,那老人忽地站起身来,如嗅到危险气息,蓄势待发的野兽般猛地看过来。
      及至看到邵瑾,那老人才忽地泄了力,放松下来。又重新变成了耄耋的模样,也将手从袖中预警之用的爆竹上移开。
      此时的邵瑾身边早已不见了良忌的踪影。
      一一
      两个时辰前,黑土岭下,良忌策马赶上了邵瑾的坐骑。
      “公子慢些,忌特来辞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韦安 良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