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年一的推文 ...
-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第一次知道这篇小说是学校的一次语文周练,其中有一篇阅读理解选自《长安的荔枝》。
当时读到那段节选边已经被惊艳到了,笔触细腻,在人物的塑造上面也很有电影感,场面描写极佳,读选文时最喜欢这段话:“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啊,这是杜子美曾经游荡过的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我当时还以为李善德就这样死在了这里,总之产生了一定的触动,后来读了全书才发现并没有。
其实我并没有习惯因为一篇阅读理解而去读完这本书,之所以会看这本,其一是那天年一给我推书谈及他看完了《长安的荔枝》,我愣了一下,问他是不是那篇阅读理解出处的小说?他说是的,并表示挺好看的。因为这个我开始有想法去看。其二是因为当时选出来的片段让我感觉很惊艳,不论是从人物,从文笔,还是从构思,都属于是难见的好。就这样,我去看了。
全书塑造了一个小角色,名叫李善德,人如其名,他正直善良品德高尚。
《长安的荔枝》光听名字都能够想到里面会涉及到的内容,一下子便让人想起了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讲述的故事类似于一个古代版的职场,而我们的主角差不多是那种职场小白的类型,被上司和同事合伙摆了一道,无力反抗被迫接下任务。再加上他还背负着房贷可谓是buff叠满。而他只是这类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还有太多像他一样的小人物了。
三十亩的荔枝树,只有两瓮成功抵达长安,这期间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有那么多的物力与钱财。这一切只因为贵人们的一时起意,身居高位的圣人和妃子怎知人间疾苦啊,这世间总是那样的不公,上层人民贪图享乐,下层人民却活得特别艰难。
官场是那样的黑暗,同时伴随着数不清的利欲熏心,还有那么多的算计,好在李善德不忘初衷,自始至终都是那个李善德。
这一路有得有失,跌宕坎坷,为生计奔波。
当他敢于对杨国忠说“不”起,我便知道善德善德还是那个善德,他知善又有德。
最终与妻与女,远离官场,过着平凡的生活,其实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很喜欢结尾那部分内容,李夫人是一个很通透的人,阿僮也很好。
马老师的文章很值得深思。从基层人民的视角看历史,感触颇深。
喝酒误事,喝酒误事,少喝酒,另外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总是有潜力的,凡事都应该去尝试尝试,说不定就做成了。
强推!很值得去看的一本小说!!
【安德烈·纪德《窄门》】
“窄门是个考验,能过得去的人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窄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怯懦不前。”
——安德烈·纪德《窄门》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理解这本书,后来我去了解了一下作者的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便恍然大悟了,看完不禁感慨一句确实厉害。
爱情与自由,宗教与信仰,完美与现实,甚至于人性与欲望亦或者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纪德该批判的批判,该探讨的探讨,每一个主题都让人印象深刻。
再加上联想了一下给我推这本书的人,他会看的书,想来和他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看完之后我便发了朋友圈,有一位学长也是评论表示这本书巨好看,他说,他4月看的现在都记得里面的语句[流泪]。
感觉这本书里面的句子真的好值得摘抄,有好多都很惊艳我!
因为课业繁忙,在此便仅仅简单写一点点内容。看这本书之前还是不能忽略作者的经历的,这是一本半自传体,虽然文学作品不可避免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但是半自传体这种还是应更多地去做一些背景调查以便更好理解文章内容。
备忘。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杰罗姆与他的表姐阿莉莎之间纯洁而又悲伤的爱情故事。两人自小青梅竹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平坦,充满了自我救赎与爱情的复杂纠葛。
另外,还涉及宗教信仰的束缚,对人性的压抑等等。
忙里偷闲,那便只稍微带过一句,纪德的写法真的挺独特的,就比如最后阿莉莎的日记,他写得真的好细腻,将人物心理把握得很好。
“等我忘掉许多事情。”
“你希望很快忘记吗?”
“我希望永不忘记。”
我也好喜欢结尾杰罗姆与朱丽叶的对话。
最后,真得不得不称赞一下年一,他推荐的书思想高度都很高,值得思考的内容也有很多,能够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夸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