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三、青海湖湟鱼与生态自然
据省水产部门的一份统计数字显示,1960年至1962年的□□饥荒期间,青海共捕捞湟鱼7.29万吨,按照这三年青海平均人口221万人计算,三年间青海人就吃了66斤湟鱼,这数字还不包括无法估量的大量民间捕捞。随着政府“猎山渔水”各单位自救号令的发出,数万人进入环湖地区日夜不停地捕鱼,一人66斤湟鱼——对于青海人来说,有多少饥饿的生命因此获得拯救。
由于这三年的大量捕捞,青海湖中湟鱼的数量明显减少。除了人们的捕捞使湟鱼不断减少,上世纪七十年代青海湖区开始的干旱,也导致湟鱼数量锐减。干旱少雨,除了导致湖面锐减、水质变差,还导致连接青海湖的几条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河水断流又导致有洄游产卵习性的湟鱼,失去了产卵地,还造成部分湟鱼在洄游产卵途中死亡。
1979年,青海湖湟鱼被列为我国重要或者名贵水生动物;1982年,开始第一次对青海湖采取封湖育鱼两年的措施;1994年,湟鱼被列入鱼类优先保护物种二级名录;1995年,经估算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约为7500吨,平均只有1.74吨/平方千米,可捕捞量不足1000吨;2004年,湟鱼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直到现在。青海湖的面积在缩小,青海湖湟鱼的数量在减少,甚至一度濒危,年可捕量不足千吨。【3】
为什么我们要着重保护青海湖,努力恢复湟鱼的种群数量呢?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保护湟鱼就是保护青海湖的生态平衡。一旦湟鱼消失,青海湖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链便会处于崩溃状态。到时青海湖将会变成“死湖”,再也无法阻挡西部风沙。
为什么湟鱼消失,青海湖就会变成“死湖”,无法阻挡西部风沙呢?
首先:湟鱼在青海湖中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它们主要以湖中的藻类及浮游生物为食,一旦湟鱼消失,青海湖中的藻类及浮游生物便会泛滥,从而引起湖水的富营养化。
其次:青海湖是西部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青海湖区一共有222种鸟类,总数量在16万只左右,既有不少是在当地繁衍的物种,也有长途迁徙在此休息、补给的鸟类。而这些鸟类的主要食物,便是青海湖中的湟鱼。如果湟鱼减少或消失,将会影响候鸟的迁徙和本地鸟的繁衍,使它们面临物种生存的威胁。当湟鱼消失,湖中变得无鱼,湖边变得无鸟,青海湖成了“死湖”时,也就直接影响了青海湖区的植被,导致沙漠向东再次推?。
由此可见:对于整个青海湖区的高原湿地生态,“水—鱼—鸟—草”四者中,湟鱼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保护好湟鱼,也正是保护好青海湖生态密码的钥匙。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好的解锁青海湖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