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 46 章 ...

  •   回门那天在饭桌上,江畔又同江小爹俩人以及刘兰商量了租地和养鸡的事,回来之后第二天,江父就请人开始耕地了。

      今年江家从耕地到种植,都是请邻居帮忙,一天三文钱外加一顿午饭。

      邻居们都很乐意,这几天大家都还很清闲,干一天老本行的活儿就可以赚到三文钱,还是加了一顿午饭的三文钱,这可是很划算的买卖。

      也因此听到消息过来的村民就比较多,大概有二十个人,江畔也全收了,能在今天一天就把他们俩家近四十亩的地种完,对于他家来说同样也是划算的。

      -

      “诶老方,老江家那个粥摊每天能卖多少钱啊?这才卖了一个月不到呢,就又是娶媳妇儿,又是买猪的,你看现在还都花钱请人种地了,像咱,哪里舍得花钱请人做这个哦。"

      坐在徐方旁边的这个碎嘴子大汉叽里呱啦地说了一串,徐方吸了口旱烟,不走心地答复一句:“老江可没跟我说过这些。”

      "老方你可快别开玩笑了,你和老江关系这么好,他还能不告诉你啊?那他家还要不要租地,这个你总知道吧,我家也有四五亩水田,你说老江他家租不租水田?嗯!等晚上下工了问问!”

      果然,徐方并不用答复什么,他自己就能聊起来了,见江杰那边收拾好了,他便起身收起烟斗,“我过去了啊,老江那儿可以开工了,你也准备准备开始吧。”

      “走走走,一起一起!”那碎嘴大汉倒也不是偷懒的人,不然江畔也不会留下他,见徐方起来了他便也利索地起身跟着走了,“你说我去问老江,他能跟我说不?我也想存钱娶媳妇儿了,再不娶我都成老光棍了。”

      徐方抽出别在裤腰上的烟斗叼在嘴里砸吧了一下,无语地看着这个才二十四五,就非得和他们这些已经四十岁的人称兄道弟的大汉,叹了口气还是说道:“真心想做就去问,但你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就别问了,耽搁大家的时间。”

      这个碎嘴大汉做事是不偷懒,但他就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一有点不如意的事发生就会放弃原本干得好好的事,导致到这个年龄了也没存上多少钱,一直没娶上妻,人也越来越碎嘴,村子里知道的人家也就越发不会把自家的小哥儿许给他,就这样形成了恶行循环。

      大汉信誓旦旦地说道:“那必须是真心想做!这次我一定能做成的!”

      徐方对他的话不置可否,不允评价,但愿他这次真能说到做到吧。

      -

      有了空间,江家的吃食问题就解决了,江畔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过,今年两家的地就都种土豆这种产量高的植物,到时候还可以在行道里面种爬藤的花芸豆,秋收时交了税之后取出总体的十分之一丢到空间去,剩下的就都卖了。

      到后面,因为去年家里的小麦大丰收了,江小爹今年还想种,便强烈要求种上了三亩地的春小麦。

      一番讨论下来,确定好种什么之后,江畔一大早就进空间,让哒吧给他取了四十枚土豆姑娘果、五枚小麦姑娘果,以及两枚花芸豆姑娘果。

      每个种子江畔都多准备了,等今天种完之后如果还有剩的话,就以市场价卖给村子里想要的人家,大家种的都是一样的种子,他家的就不会太显眼了。

      他倒是不担心卖不卖得出去,他这个种子那绝对是比现有的那些种子的品质高的,大家都是多少年的行家了,一眼就能看出来好坏,说不定到时候来帮忙的夫郎们自己就开口要完了呢。

      江畔提着一袋子的姑娘果来到牛棚最角落 ,然后抓起土豆果往墙角一扔,砸在地上、墙上,一瞬间的功夫,角落里便堆满了圆溜溜的土豆,都不大,但上面的芽眼都多,一个能切成三瓣的样子。

      江畔捡起一个拿刀切开,黄澄澄的,看起来吃着会很棉糯,于是江畔拿过一个小簸箕装满了土豆带去厨房。

      今天整一锅红烧土豆尝尝。

      等江畔放好那簸箕的土豆之后,来帮忙的夫郎汉子们,也陆陆续续地来汇合了。

      昨天江小爹去请人帮忙时,提前交代过他家要种很多土豆,所以今天夫郎们都是自己带了菜刀的,抵达江家之后江小爹就带着他们去牛棚切土豆。

      江畔和江父这几天每天都出去犁地,村长家的牛都借用了好几天,大概只犁出来六七亩地,剩下的还得人工挖,所以汉子们都是带上家伙什就纷纷赶去地里挖窝了。

      大家干活都很利索,挖窝也不需要整片地都挖翻了,只要控制好距离后挖出一个一掌大的土窝就成。

      半个小时之后,已经有人背着土豆赶来地里。

      江家和刘兰家的地虽然没有连在一起,但相隔得也不远,种起来倒也不是很麻烦,加上江畔和徐柳以及江父,二十三个人的速度不容小觑。

      雪窝村的两位主厨,徐春和徐盼,这次也是来□□忙做厨的,还有刘兰也来了,他的身体已经恢复到可以出门逛一逛的程度,他早就想出来透透气了,今天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就连徐小果都来了,来看他哥有没有被江畔欺负的,不过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话,他哥就跟着下地去了,他想跟着去的,但他哥不准,他便留在江家等他。

      徐小果在堂屋里的矮凳上坐着烤火,他没带课业来,他小爹那儿又不需要他帮忙,他有些无聊。

      突然间,徐小果一激灵就坐直了,身体往四周扭动着期待地找着什么,待眼睛转到饭桌边上的时候倏地亮了起来,“唰!”地站起身,咚咚咚地跑了过去。

      “哒吧!”蹲下身看清哒吧闭着眼睛睡觉呢,徐小果立刻把嘴巴一闭,担心弄出一点声响就把哒吧吵醒了。

      徐小果将头往膝盖上一搁,安静了一下,然后这个不大的堂屋里就响起了一声声“哒吧,哒吧......”的呼唤声,吵不醒睡着的人,但对于清醒的人就是一个折磨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哒吧受不了徐小果这嘀嘀咕咕的声音,还有这么炙热的眼神,无奈睁开眼睛。

      “哒吧你醒了啊?”徐小果傻傻地问。

      哒吧很无语地看着他,这不是很明显吗?

      跟着哒吧在院子里溜达的徐小果灵光一闪,突然发现他哥和江畔成亲之后,他想看哒吧时就不用悄悄溜过来了,他现在可以直接跑到江家来玩呀!

      -

      午间吃饭时,在吃到红烧土豆之后,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人果断地把那点犹豫抛掉,跟江小爹打听他家的土豆在哪里买的,知道他家买的可能会剩下个一千斤之后,有人当场就想全接手了。

      不过江畔没同意,想买的人,一家只卖了一两百斤,那几个人也没意见。两百斤的也可以种上半亩地了,如果好的话自己再留些明年种的也一样。

      准备工作都在早上做好了,下午下地的主力军又增加了做饭的四个人,快天黑时江家要种的近四十亩地都已种完,家里的事都处理好后,接下来得为后天的出摊做准备了。

      -

      次日一早,徐柳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江畔把他昨天和江父犁地时,不小心划破了的裤子给缝补好。

      穿针引线一系列动作,徐柳做得极为熟练。他小爹女红好,所以他从小就跟着他小爹学习女红,现在虽仍然不及他小爹的手艺,但在同龄人里面已经是厉害的了,缝补破掉的衣裤而已,简直轻而易举。

      坐在徐柳一旁的江畔见徐柳这副娴熟的模样,起身去柜子里把他没敢给江小爹的布袋子拿来给徐柳。

      徐柳接过来一看,对那袋子上的差得离谱的针脚感到诧异,“这你买的吗畔哥?你被骗了,就这手艺就算是免费送,人家都不一定要的呀。”

      江畔脸皮发烫,“这是我自己缝的,这不是怕小爹看见我把布料拿来做袋子吗,初一那天装草莓时就坏掉了,还好小爹当时没注意到这个袋子。”

      “柳哥儿你看看还能修修不?”

      徐柳着实是惊讶到了,他没想到江畔还会做这个呢。

      “可以补的,缝密实些就可以了,畔哥你以后想做什么就跟我说,我做给你,你自己别动手了。”徐柳没忍住还是叮嘱了一嘴,不然他怕江畔再浪费掉一块好好的布。

      徐柳带到江家的嫁妆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绣品,江畔想起这些后,对徐柳更是十足十的信任了。

      江畔乐呵呵地上前抱住徐柳:“有夫郎在,以后我就不用自己做布袋了,我之前做的那个用不了几次就坏了,还不能装太重的东西,不然一下子就撑开了,我苦恼好久了,还好我家夫郎手艺好。”

      说着,江畔还用下巴蹭了蹭徐柳。

      徐柳赶紧制止他危险的想法:“那几个袋子还在吗?给我看看还能不能修补好。畔哥你以后还是用背篓装吧,又牢实,背着又方便,用袋子提着多累不是?”

      布匹可不便宜,即使只是一些粗麻布,那也不能这样用呀。

      “那几个破袋子都留着的,你等着,我去拿。”

      江畔当然是知道背篓更好的,但他以前用习惯袋子了,一时没想起来用背篓比袋子方便。

      -

      徐柳速度很快,半个小时过后他就修补好江畔破掉的裤子,还有他自己缝制的那几个手艺极差的布袋子,徐柳也仔细地收好了边,修好了破裂的地方,这会儿已经收到储物柜里放着了。

      俩人洗漱好之后又去后院忙了一早上,吃了午饭之后,江小爹从他们的房间里抱出一个钱匣子,放到刚清理干净的饭桌上,拿钥匙开了锁,将里面的铜板给家里的另外三个人看。

      “这就是我们家里现在所有的积蓄。”

      “上个月我们的小粥摊一共赚了四两零五百四十一文钱,加上罗老三陪的咱家水牛的钱十两,还有你老爹这段日子接的那些推车的单子,零零散散的加起来一共是十七两银子。”

      江父自从给黄梨花做了一辆推车之后,慢慢地开始接了一些单子,不过都是收摊回家了做的。

      他做木工也是赚了钱的,到今天,一共是做了五辆推车,又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木工活儿,一共是赚了二两多点,相比以前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明天初八,他们要出摊了,今天先把之前赚到的银钱都算清楚,明天就是新的账单了。

      之前小粥摊卖的钱都是由江小爹保管,他是最清楚家里的进账的。现在孩子已经成亲,他不打算继续保管,是时候让他们小俩口自己学着算账了。

      “你们俩的婚宴加上提亲礼和彩礼什么的,一共花去十一两银子,现在家里还有六两,这就是接下来我们家买粮食做生意需要的本金了。”江小爹总结道。

      江父把钱匣子推到徐柳面前,“今后咱家的一切花销就都交给柳哥儿了,有什么不会的就问你小爹,他管了大半辈子的钱了,对这些可清楚得很。”

      徐柳被突然推到眼前一串一串的铜板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么个发展啊,连连摆手拒绝,“这不合理的老爹,还是交给小爹管吧!”

      江父一把按住又被徐柳推回来的钱匣子,“哪里有什么不合理的,我们江家都是由夫郎管钱的,畔儿你说是不是?”

      江畔肯定不能要啊,只是他还没开口就被江小爹打断了,“畔儿,你和小柳也大了,我和你们老爹都是很放心你们的,你们自己收着钱,这样有个什么要用的你们也方便不是。我们要用钱了肯定也会跟你们要的,快收着啊,听话。”

      江畔想了一下,接过了江父递来的钱匣子,放到徐柳的怀里,“你就接下吧,咱家就是这个规矩,从来都是做夫郎的管钱的,我和老爹可不懂这些,你可要好好保管啊,咱们争取早日把这个匣子装满。”

      徐柳看看江畔,又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江小爹俩人,最后一咬牙,接过了这个钱匣子,“我一定会好好跟着小爹学的!”

      处理好家里的财务问题之后,几人又去后院继续忙活。

      -

      初八,江家又开始了每日早起的日子。

      今天他们一家都去福启县了,四个人加一只狗,把小粥摊围得稳稳当当的。

      布衣巷和广流码头的客人们依然很热情,让他们家的小粥摊创造了一个有史以来收摊最快的一次经历。

      他们正收摊呢,之前第一个在江父这里定制推车的黄梨花,先带着一个面生的汉子找来了,“江老板,新年好呀!我给你们带客人来了!这是我家的亲戚,也想在你家定一辆推车,江老板看看接不接?”

      黄梨花也是被逼无奈,才第一天就来找人家做生意了。他去年最后这个月是赚到一笔钱的,回家去腰杆都能挺直了。

      这不,和这些个亲戚刚见上面不久呢,知道他的情况之后,他这个老表就一直磨着他,让他帮忙定一个。

      知道江家没住在福启县后,还让他带他去雪窝村找人,可他哪里会知道人家具体住哪里啊,又还是大过年的,他犯懒,便一直推脱。直到今天大家都开工了,躲不过了,他才带着人上门。

      有黄梨花开头之后,江家小粥摊又被人围住了,不过不是食客罢了。

      开年后大家都见了不少亲戚,还有一些人家的亲戚都不是福启县的人,能了解一些外县的情况。当他们发现其他县城都还没见过这种推车后,那想要立刻拥有一辆推车的念头越发汹涌,纷纷来找江父定做。

      他们想赶在十五之前收到货,能在元宵节时大赚一笔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除了福启县,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车,能抓住机会的话,他们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江父做的推车又被宣扬了一番,江家小粥摊也因此出现在更多同行的视野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