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琴小酒:这是礼帽(修) ...

  •   凌晨两点,新宿区边界。

      云层厚重,将明月遮挡得严严实实,不泄露一丝光亮,徒留一片浓墨夜色。

      此时,堤无津川边上的绿地公园空空荡荡,远离了白日的人声喧嚣,早已陷入寂静,唯有滩涂上的三两只青蛙在咕呱抱怨着夏夜的闷热。

      “轰——”

      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从不远处的废弃工厂中传来,热浪裹挟着硝烟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掩盖了其中不太明显的血腥味。

      但这声爆炸并不是终结而是开始——

      紧接着工厂内又传来两声爆炸,虽然动静比不上先前,但是冲击波的威力不容小觑。

      工厂固定用的铁板被飞射来的零散弹片击穿,摇摇欲坠地挂在房梁上;工具架垮塌了一半,炸裂的残渣连同弹片撞击在水泥墙上,镶嵌其中。

      同时,硫磺与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跟随着炸弹残片四处飞溅,火舌舔舐着一切可燃物品,甚至伴随热浪越过工厂围墙点燃了周边茂密的树木。

      工厂周边原本昏暗的景象被跳跃着的火光隐约照亮,朦朦胧胧勾勒出一道在工厂大门前徘徊的身影。

      ……

      下江慎,或者称他为维尔斯·卡特尔更合适,毕竟下江慎只是他为了潜伏黑衣组织而捏造的假名。

      没错,他是FBI派往黑衣组织的卧底。

      黑衣组织,一个庞大的黑/暗/势/力、跨国组织。

      组织的业务范围很广,除了恐吓暗鲨打钱外,还包括制药盖房浇水泥等。每个行业明里暗里组织几乎都有涉猎,成员更是数不胜数。

      维尔斯小心翼翼地潜伏了三年,兢兢业业地混到了组织的中高层,并在两年前获得了身份代号“麦尔特”。

      这代号听上去像是一个酒名,事实上它就是……天知道为什么一个黑暗组织的成员代号都是酒名,黑衣组织倒不如改名叫做酒厂算了。

      新晋假酒·麦尔特拿到代号后在心里暗自嘀咕道。

      不过这倒不是重点,对于他来说,在一个全球性质犯/罪/组织中卧底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个。

      主要是不被发现身份地活下去,其次是收集情报并及时完成上头的任务。

      第一件事被麦尔特从心地贯彻了三年,完成地很好,毕竟对于FBI来说,只有活着的、没暴露的卧底才有真正价值。

      而第二件事倒是一直没有动静,直到——昨天上线终于动用了暗号。

      麦尔特意识到任务来了。

      一般来说,给卧底安排的任务总是很谨慎的,难度不大,以潜伏为主,力图实现卧底的可持续利用再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卧底大多都是收集情报的原因。

      这一次也不例外。

      今晚,FBI会悄悄放出半真半假的消息,以CIA的名义透露组织内存在其派来的卧底,并放出那个卧底藏身地点的信息,实则在此埋伏。

      无论消息真假与否,组织得到情报肯定会派人员前来确认。更何况FBI为了不出漏洞,特意以某个现在还是外围成员的CIA卧底做诱饵。

      可以说从明面上讲,消息是没有任何漏洞的,这足以让组织上钩,事后无论成不成功,对于FBI来说没有任何利益损失。

      而且……同时打击组织和CIA,这主意连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FBI总局的局长听了都要拍手称赞。

      当然,这些都跟现在的麦尔特无关。

      他的任务是配合行动,并在最后扫尾,确认对方是否死亡——活着最好,可以带回去审讯出更多组织情报。

      麦尔特冷酷想着,随手拢了拢身上的黑衣外套。

      他压低帽檐,借助夜色将耳后的耳麦掩藏住,顺便摸出军用手电筒待用,等待着三枚炸弹的余劲过去。

      一次性动用三枚炸弹,哪怕威力并不是很大,但在狭小工厂空间里释放,威力还是不容小觑,贸然进去只会送死。

      况且他也不着急,这种情况下里面的人也无法撤离,除非有特殊方法。

      在工厂门口来回踱步几圈后,他确认时间差不多后便用戴手套的手推开了脆弱的大门,脚步不停地开始搜索并抹除FBI官方痕迹。

      日本公安在赶来的路上,而火势逐渐蔓延也没给他更多的机会,时间紧迫,但足够他完成任务。

      “哗啦——”

      重物投向水中发出的声响传到麦尔特耳中,这在只有火苗劈啪作响的空间里格外特殊。

      他不动声色地脚跟一转,换了个方向,隐蔽身形前去查看,手下意识摸向了腰间的勃朗宁。

      动静传来的地方是废水池,那里并没有被火焰波及。

      麦尔特推开门,一眼就望见了庞大的水池和池前人为溅起的水渍……以及一具刚死亡不久的尸体。

      尸体是一成年男性,高颧骨尖下巴,黑色短发红色夹克,看上去二十五六岁左右,手上没有枪茧,脸上维持着死前的惊恐表情。

      尸体并没有灼烧痕迹,身上带着明显水渍,致命处在脖子动脉处,一击致命,死亡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麦尔特观察了一遍,根据其衣服颜色和其他细节得出尸体并非组织成员的结论。

      他趁着时间还来得及,简单扫视了一圈周围环境,了解情况。

      水池很深,手电无法看透水底,看来下面连通着堤无津川;池前水渍凌乱,不像是一次就能形成的,而且地面有拖拽痕迹,并散落着一个不知名空盒。

      麦尔特专业素养让他对现场迅速做出了判断:这像是有人藏在水中躲避爆炸,随后又闯进一人——而且外来痕迹过于明显了,甚至没有遮掩。

      麦尔特本能地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他明明记得只进入了一位组织成员。

      他轻敲耳麦,问队友:“对方几个人?”

      下一刻他得到了“one”的确切回复。

      他的记忆并没有出差错,任务情况有问题,极大可能对方已经跑了。

      卧底多年经验丰富的麦尔特心态调整得很快,几乎是得出答案的下一秒便做好了应对。

      他并没有就此悻悻离去,而是在尸体上取了点毛发密封以待查验身份。然后,他在尸体上安装了随身携带的密封遥控式简易炸/弹,转身抓紧时间扫尾。

      这种炸弹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远程遥控引爆即可,方便好用,适合二次毁尸灭迹。

      在日本公安到来的前一刻,麦尔特已经销毁完了一切FBI痕迹,他转身离去,到安全地方后汇报情况,并随手按下了炸弹开关。

      “报告,任务失败。”

      “砰——”

      ……
      对岸,丰岛区边界。

      在爆炸和警车鸣叫声中,堤无津川平缓的河水里慢慢地冒出了一顶黑色礼帽,一只小手从水中伸出,紧抓着让它不被河水冲走。

      礼帽下面,是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孩。

      顶着一头湿哒哒银色长发的小孩扑腾到了阴影处上岸,望着远处冲天的火光,神色不明,随后从怀中掏出防水手机。

      他犹豫了下,拨了个号码,对方很快接通。

      “鱼冢,来堤无津川接人。”

      他压低声音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琴小酒:这是礼帽(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