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4 ...
-
“高兴极了,因为走向自由啊。”先生在对面呵呵地笑着。
茶水已空,方才的男子进来换了一杯,我把笔记本放在桌上,小口饮啜。
先生也润过嗓子,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似乎又想到什么,他扭头朝窗外看去。
我抬头望一眼,方寸的窗格里,云龙山依旧秀美。
昨日刚过雨,鼻子还可嗅到泥土的忠厚气味。
“闻到了吗?”先生深呼吸几下。
这雨后的泥土气息,使我想到了先生的第一本译作,也是我成为记者后的第一次专访,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大批文化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拔尖的仍是建国前夕问世的《雨泥》,引得各大出版社争相再刊,于新兴翻译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先生的名字也终于在文*后重见天日。
1980年,那是41年前的事情了。
可时至今日,我还是没能理解,为什么先生将一本几乎没有提到雨天或是泥土的爱情小说翻译成《雨泥》,这和原作者笔下直译而来的“伦敦往事”看起来毫无出入。
先生的话语好意地止住了我扑朔迷离的幻想,他现在听起来湿漉漉的,一如浓绿的昆明的雨季。
他说, “联大四年,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