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义气 ...

  •   “皇帝将近一月未踏足后宫了吧?”杨太妃貌似闲聊,赵祯未语微微阖首。
      “朝政固然重要,皇帝也要小心龙体劳逸结合啊!”杨太妃递过来一盏参茶,满脸关切。
      立在一旁的阎文应将这番话在心里抽丝剥茧露出原形。不就是提醒陛下该播种了嘛,恨不得后宫每个女人都大肚子,才叫后继有人。

      “嘉庆院的禁足期已满了吧?”走出永寿宫,赵祯放缓了脚步悠悠问。
      “呃,是。”阎文应瞧着皇帝若有所思的神态,试探地问,“陛下,要摆驾嘉庆院吗?”
      半晌,赵祯才叹息道,“算了。御花园的那几株蜡梅开了吧,去瞧瞧。”说着朝御花园去了。
      阎文应跟在身后,一路上心里犯嘀咕,不是说不去嘉庆院的嘛,怎么兜兜转转还是一步步近了。然而眼看嘉庆院的大门近在眼前,赵祯却踟蹰不前。
      就在这时身后由远及近的欢声笑语传来。不用细分辨,赵祯就认出了声音最大那个正是郭精奇,下意识转身。显然与此同时朝这边走来的郭精奇也发现了他。
      惠国公主只觉得身边一阵风,嗖地只剩空气。她不明就里,往前看才瞧见赵祯。众人赶忙施礼请安,静默半晌才听到赵祯淡淡回应。当惠国公主再抬头,看到的就是皇帝很不是滋味地抿着嘴憋着气地走了。
      直到被惠国公主揪着耳朵从树丛中拎出来,郭精奇才敢把气喘匀了。
      “你这是闹哪出啊?难道还在怪皇兄禁你的足?”
      眼见郭精奇耷拉着脑袋不出声,她又语重心长道,“后宫嫔妃那么多,皇兄也有皇兄不得已的苦衷。哪怕他禁了你的足,可嘉庆院的吃穿用度无一短缺,甚至比一般妃嫔更好。你是聪明人,不会看不出皇兄的良苦用心吧?”
      “我早就不怪他了,”郭精奇长长地泄了口气,“只是不知道怎么再面对。”
      惠国公主瞬间会意,转眼又眉头一紧,“何必跟自己较劲?你毕竟是他的妃子,总不能躲一辈子吧!”
      郭精奇又是一叹,“一辈子太长,过一天算一天吧!”
      她是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现在到底是什么关系?
      兄弟?朋友?夫妻?
      以前清清楚楚的兄弟义气,怎么就被她搞得一塌糊涂?
      头痛欲裂!
      而不知如何面对的又何止她。
      一路上憋着气一声不吭的赵祯回到延和殿径直坐到御案前,连晚膳都命人不要摆上直接撤了。随手扒拉来一大摞劄子,又是要奋斗到天明的节奏啊!气压低的吓人,连一旁侍奉的阎文应都不敢劝话。
      然而近半个时辰过去,他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自认为自控能力极强的人,眼下突然心慌,他发现自己满脑子都是那个人,挥之不去。

      虽然郭精奇的恋爱经历不多,勉强算得上的也就是和苏舜钦那场无疾而终的短暂爱情。但这并不影响她成为惠国公主的爱情导师。毕竟上辈子看得多听得多,理论上是一套一套的。虽然公主和小皇后有着各种顾虑,但她还是坚持爱就大胆说出来。要么成要么不成,给个痛快,谁也不耽误谁。
      但最终以此为方针的A计划还是考虑到人家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公主,面子很重要,所以在环境和时机的选择上多了些考量。
      不能当着外人面,最好就他们两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哪怕没成,日后也好相见。其次白天人多眼杂风险太大,所以最好是大多数人不怎么出没的时间段。另外,着装上不能太张扬,最好被人视而不见或者很难认出是公主。这样即使被外人撞见,露馅的风险也不大……
      左等右等左算右算,终于等到李璋轮值守夜。
      于是乎,在一个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半夜三更,惠国公主一身黑溜溜的夜行衣,鬼魅般地飘向李璋。刚要打招呼,忽地被一掌拍飞,接着又凌空一脚直踢心门。公主眼冒金星痛不欲生,没等缓过气又被扯着后领拎起来,铁钳般手指卡住她的喉咙,将她直接推按进宫墙角。
      “哪来的刺客?” 男人的声音锐利如刀。
      公主两眼失焦,魂飞魄散,吐不出一个字,脖子简直要被掐断了。
      “放手,快放手!”
      好在郭精奇及时冲过来,本是偷偷地躲着准备随机应变地打辅助,不想自己竟是来救命的。
      “不是刺客,是,是公主啊!”郭精奇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把话说完整了。
      李璋一愣,瞧了眼郭精奇,再打量眼前之人,手顿时一松,惠国公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从墙面滑下来。李璋赶忙又一手捞住,人没瘫在地上。他立时跪地请罪。
      这一番折腾,公主也没力气诗情画意地告白啦,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命捡回来。当她在郭精奇的搀扶下回寝宫,听到身后的李璋如蒙大赦地千恩万谢时,无言以对。
      此次失利,三人痛定思痛,决定启动B计划。剑走偏锋风险太大,还是谈情说爱的老套路吧-英雄救美。
      这一回三人同心协力齐上阵。
      傍晚时分太阳刚刚西沉,日光足以照清人脸之时,小皇后隐藏于延和殿不远的灌木丛里,一经发现李璋从殿里出来,立时对蹲守在廊檐上的郭精奇打手势。郭精奇马上居高临下地冲等在池塘边的惠国公主通风报信。
      接着就在李璋行经池塘之时,公主瞅准时机一声哀嚎。李璋果然耳聪目明,如离弦的箭不假思索疾奔过去。正当两人近在咫尺,惠国公主即将假装落水之际,李璋的“飞毛腿”不知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速度太快惯性使然整个人竟无法自控地跃过公主,“噗通”一个大水花,他先掉进了池塘里。
      更令郭精奇意外的是李璋竟然不会游泳,在水里乱噗通。
      好吧,随机应变改计划,她示意原本的英雄救美改成美救英雄。可尴尬的是,惠国公主也不会游泳,焦急地在岸边呼救,已是一脸惨白。
      眼看李璋被冻得直哈白气越来越没活力了,郭精奇跳下廊檐跑过去,扑通一声扎进水里,好不容易将人捞了上来。
      被拖上岸的李璋一张脸毫无血色,整个人一动不动。惠国公主顿时痛哭流涕,不知所措。闻声赶来的几个内待宫女也没啥办法,只得跑去叫太医,再急也得干等着。
      郭精奇眼看李璋越来越蔫了,时间就是生命,哪能这么耗着?
      于是,她一把扯开李璋的衣襟,双手交叠在他胸部按压,又俯下身给他做人工呼吸。
      众人惊呆,惠国公主也满脸尴尬和惊诧。就在李璋终于有了反应之时,赵祯来了,正见郭精奇的唇又贴上了李璋的嘴。
      “净妃!”
      怒喝中好似一团烈火喷薄而出,他伸手猛地将郭精奇拽起。而就在这时李璋嘴里呛出来一口水,眼睛缓缓睁开了。郭精奇终于松口气,惠国公主破涕而笑。
      池塘边的花厅里,郭精奇一个人湿漉漉地端跪着,好在被披了件白狐大氅,否则要分分钟冻成冰雕了。可这里没起火炉,数九寒天的,她冷得瑟瑟发抖,又不敢抬头。不光是没胆量正视杨太妃满脸的嫌弃恼怒,更因为赵祯自坐下就没说过一句话,双眼死死瞪着她,无半分往日的温存和袒护。像在用冷厉的眼神默默垒着一座冰山,要将她生生冻死在里面。
      从礼义廉耻到妇德妇道,杨太妃对郭精奇一顿训斥后,转头问赵祯,“皇帝意下如何?”
      一时间花厅里落针可闻,求情求得嗓子都哑了的公主和小皇后都揪着心巴望着皇帝。郭精奇也不由地抬眼看他,仍是冷若冰霜。
      就这么不知过了多久,赵祯忽地起身,冷冷丢下一句“任凭小娘娘处置。”拂袖而去。
      郭精奇瘫坐在地,心里拔凉,眼里却烫得生疼。耳边嗡嗡作响,公主和小皇后又一遍生嘶力竭的求情声好似在千里之外。
      眼看郭精奇在劫难逃,估计不进宗人府也要二度入冷宫了,来凑热闹的众妃嫔满脸的幸灾乐祸。尤其那张贵妃仗着刚被诊出喜脉,连来凑热闹都是皇帝太妃同等软椅坐着的待遇,更是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就在杨太妃起身要最终宣判时,公主一个箭步冲到花厅门口的花缸前整个脑袋扎进去,片刻后抬脸扬起一头的水,郑重道,“母妃若要罚净妃,就带儿臣一起罚了吧!”说罢,打了个重重的喷嚏,本就身娇体弱的公主眼下已是抖若筛糠。杨太妃慌忙去扶她,险些跌倒,母女俩抱在一起。
      看着杨太妃用年迈的身躯将公主紧紧护在怀里,郭精奇呆滞的目光总算缓过点神,不由感慨,“如果我有母亲,是不是也会有人疼了?”这种爱终归是不能感同身受吧。
      这场闹剧被重重拿起又轻轻放下。最后郭精奇又被禁足一月,扣半年俸银,以示惩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