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关于95号大院 ...

  •   东北某市,巴陵街95号,这是一个于1985年建成的省广电职工大院,这是以四座典型的苏式七层红砖房围成的院子,院子内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住着二十户左右的人家,故事就发生在这院子内的一百多户人家之中。
      院子的大门朝向巴陵街,在大门的旁边有一个收发室,收发室是那个时代的“物业”,收发室在那个年代有着很严肃的工作职责,其一,就是保障这个院子的安全,那个时代的治安有着独特的节奏,比如那个时代的家里没有智能条件满足孩子玩耍的天性,所以孩子们都是在院子里像野孩子一样玩耍,因此院子的治安非常重要,那时只要是在大院里,基本就能确定安全;其二,维护这个院子的邻里关系,那时人们还没有对于住宅环境绿化等要求,但那时的邻居们的距离都非常近,因为基本都是老同事关系,退休了的爷爷奶奶们就闲来无事抱着用罐头瓶子改装的大茶杯,在收发室一坐,开起“茶话会”;其三负责收发报纸和信件,在那个没有任何现代通讯工具的时代,报纸和信件的往来是海量的,每户家里一年下来都能攒下一麻袋报纸。收发室也像物业一样有管理人员,只不过收发室的管理员是院子里住户集体选出的“居委会大妈”,再配一个外聘的“收发室大爷”,这对工作CP就组成了,大妈负责与住户沟通,大爷负责24小时看守院子,95号院的管理员大妈是四单元401室的梁奶奶,梁奶奶是个和蔼的四川籍老人,据说她至今仍健在,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院子里除了收发室CP之外,还有一个工作者就是在锅炉房烧锅炉的同志,那时的北方还没有集中供热这一说,每个大院都会有一个锅炉房,负责在冬天烧煤给这院子的人家供暖,锅炉房的同志不经常出现在院子里,他们大多数在深秋之际带着几车煤来,然后工作一个冬天,在来年四月份之后离开这里。
      1987年4月18日,六单元702户老陈家诞生了一个婴儿,陈爷爷给这唯一的孙子取名阿文,一个很港的名字,阿文有个大他五岁的姑家姐姐叫阿喜,三年之后他还有个姑家的弟弟叫阿南,都是陈爷爷给起的名字。阿文至今不知道这位一辈子生活在祖国东北的老人为何能给出三个如此广东风格的名字,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在当地非常特殊,大家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他们。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诉说着阿文和阿南的故事,他们曾经在一个床上用一张棉被睡了六年,如今他们想要再用一张被子,那可能需要一张能横跨太平洋,并覆盖落基山脉最终抵达五大湖区的棉被。
      在东北,家属大院就如冬天路边的雪人一样平常,那时每个单位都几乎有自己的家属大院,各厅局单位有自己的家属大院,各国企也有自己的家属大院。巴陵街95号大院的旁边是99号大院,是另一个省广电家属大院,99号院里住着的也都是在广电系统工作的职工和他们的家人。在95号和99号大院的不远处,是省检察院家属大院,诸如此类这座城市里拥有着几百个类似的家属大院,阿文后来才听说国企职工家属大院更加恐怖,那时东北随便一个国企就几万人,他们的大院是连成片的,最终形成了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有派出所,医院,澡堂,饭店和学校,他们就像一个微型社会般的存在,相比而言,巴陵街的广电家属院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小型圈子里,对于阿文来说已如大千世界般精彩,这个院子里的感情足够填满一个少年的心。
      对于阿文辈分的人来说,巴陵街95号里面一共住了三代人,爷辈、父辈和同辈人。爷辈在大院里是当之无愧的主人,爷辈的人们基本都处于退休状态,他们都是建国前入党投入革命,建国后我国第一批广播电视事业开拓者,是真正的无产阶段革命者,他们经历了中国从旧社会到新时代的巨变,但他们个人在巨变之中从未丧失自己的信仰,一辈子艰苦朴素,不因为世间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理念。阿文是陈爷爷唯一的孙子,陈爷爷从小就把阿文带在身边去同事家串门,在阿文的印象里,无论是鲁爷爷、吴爷爷、韩爷爷还是那些已经忘了姓什么的爷爷们,他们和阿文的爷爷一样,家里永远能够看到两位伟人的照片或画像,那是他们的偶像和信仰,这是阿文童年回忆里比较深刻的记忆之一,总理那张照片永远摆在爷爷的床头,那个屋子只有他们俩。
      父辈是当时广电系统的主要生产力,那个年代体制内的孩子还可以接父母的班继续工作,陈爸爸作为陈爷爷唯一的儿子,毫无疑问的继续在广电系统中工作,在阿文的眼里,父辈人要比爷辈人生疏很多,因为父辈人每天早出晚归,而爷辈人几乎都已退休,每天就负责照顾孩子们或者在收发室看报纸。陈爸爸除了工作之外热衷于应酬,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流行交朋友的年代,在阿文的童年记忆里,爸爸的朋友可能是更重要的人,他每天下班都需要去陪他的朋友们吃饭,最后喝到烂醉回家。陈爸爸喝酒后有时会和全家人吵架,大概是因为全家都很反感他喝多了吐字不清的语言,所以阿文从小很反感喝酒这件事,喝酒会让家庭不和睦。
      阿文的同辈人是和他一样从小生活在大院里的孩子们,可能是因为阿文是男孩的原因,阿文觉得这个院子里的所有同辈人都是男孩,年□□孩的眼里可能看不到女孩的存在。和阿文同辈年龄相仿的男孩扎堆式的在这个院子里出现,住在他脚下六楼的董玉和大力,同样住在他脚下不远处二楼的吴浩,还有隔壁单元的韩佳明,曾短暂在院子里相识并成为了短暂密友的王帆,这都不够满足的他们和旁边99号院孩子们合并成了一个更大的团体,在阿文他们眼中,他们才是院子里的主角,而对于那时他们来说,院子就是世界,而对于这些世界的“主宰者”,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胆大妄为的爬烟囱、跳房顶、拆汽车和偷自行车等各种诡异行为,只能感谢当年的命大和没有摄像头的监控环境,不然难以想象后果是什么。
      这是95号大院,一个并不大的小圈子,在不同年代人眼中是不同的颜色与结局,在老一辈眼中这个大院是他们最后的栖息地,他们传奇的一生大概率在这里画上句号;在中生代眼中,这是时代的跳板,那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的一个中转站,他们努力跳出这个院子,去向更高档的小区和生活环境;在阿文们的眼中,那个院子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只是一个世界而已,一个争分夺秒吃饭就为了能更快下楼踢球的世界,一个只需要花七角钱就可以买一瓶饮料畅饮的世界,一个能让自己快乐忘记时间的世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