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浅予冷言对段安平失礼之举 ...
-
(四)浅予冷言对段安平失礼之举
众人在段府门口,赵浅予寻了借口让皇姐先上马车,在里等着。然后又对段媕樱道:”媕媕,我同你哥哥有些话要讲……“不等她说完,段媕樱一幅我懂我懂的表情,把自家老哥推到赵浅予面前,自己一溜烟儿跑了。
”安平哥哥,此处是你家门口,只怕惹人闲话,咱们借一步说话。“赵浅予说。
深秋的风颇冷,寒风吹起赵浅予的发丝,以及披风围脖边的一圈狐毛。
在月国京城,入秋便冷成这样并不常见,不过许多年前的某一年秋天似乎也这样冷过,还是太子伴读的小段安平,陪太子在皇宫中。那日,太子陪同圣上出宫,他形单影只,只穿着薄薄的单衣,而他的外衣、披风全被四皇子、五皇子扯下,那时的段将军还没有立下赫赫战功,自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而在这人人见风使舵的皇宫之中,他一小小伴读,更是经常被四皇子、五皇子欺负。
”哈哈哈,二哥,要不你把他的外衣都扔进湖里?太傅授课时他还能插嘴呢,瞧他那样子,显摆给谁看呢,是吧二哥——?“四皇子嘴上叫着二哥,实则并不把这一个小小贵人所出的哥哥当回事儿。二皇子也因自己的出身处处隐忍,不参与是非,现在四弟这话是让他骑虎难下,若是帮了四弟,就是欺负段安平;若是不帮,势必会受到四弟、五弟的排挤……
可当时的二皇子毕竟只是一孩童,他不安地把段安平的外套扔进湖里。
段安平见唯一没有欺负过自己的二皇子也跟他们同流合污了,他感觉周围的光线黯淡下去,身上愈来愈冷,愈来愈痛。
五皇子帮腔道:”他一个伴读,还想抢我们风头呢!“说着便拈起石头去打段安平,”就是就是。让他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哈哈哈哈……“
因为段安平自幼懂事,一想到家中父母在临行前的忠告,于是一直默默忍耐着。
”快住手!“一个清秀的小女孩气呼呼地跑来,她一身红色冬装,看起来被嬷嬷们裹得十分厚,即使是艳色的衣裳也显得很是可爱。
”永安见过二哥,四哥,五哥。“小姑娘端庄地行了礼,”永安想请教诸位兄长,不知你们平日的圣贤书都读到何处了?不知待父皇今日回宫,永安向父皇禀告此事,又该是如何呢?“她又突然嫣然一笑,“可若诸位兄长诚心悔过,永安定不负兄长们的一片真心。”
这个六妹可是比他们都小上几岁,说起话来竟是有条有理,让人无法反驳,且她乃皇后娘娘所出,父皇极疼爱她,到时候自己哪有好果子吃。几个熊孩子一下子被唬住了,哼了几声便,跑得比兔子还快。
“你没事吧?”小赵浅予急忙跑过去问段安平,明显是与刚才端庄沉稳不一样的急切。她捡起那件披风,抖了抖尘灰,给段安平披上。
那个秋天明明很冷,可小女孩逆着日光的一抹笑靥却让他感到异常温暖。而他的眼中,穿红衣最美的女孩儿,便只有她一人了。
”为什么帮我……“段安平说。
“你怎么愣着呢。明明是段将军的长子,一点防身的武艺竟也施展不出来。你是我兄长的伴读,你受欺负,我也不会袖手旁观啊,”小姑娘十分侠气道。
赵浅予离开时,落下了一块手帕,上面绣着火红的凤凰与“予”字。他刚想还给她,可公主的贴身物件,他这个外男碰了,公主也定会推辞不要的。也不知当时怎么想的,他神使鬼差地留下了那块手绢。
也许那时,十几岁的少年的第一次悸动便是他十年来一直埋藏于心底的吧。
白驹过隙,一晃十年过去,赵浅予素来喜雅净,多年不曾再穿过红色这种艳色了。而他,也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瘦弱伴读,段安平自那之后苦练武功,早已是三军上下称颂的段小将军。
回想起那些陈事,仿佛如昨日才发生的似的,段安平笑了笑,那是他心头最珍贵的回忆啊。
”没想到段小将军还会洗手作羹汤啊,“赵浅予笑着,但多了些疏离。今日段安平当着众人的面为她煮百花羹,已是僭越,也是愚昧,竟打着”大家都有“的旗号,令她尴尬无比。
赵浅予一向注重规矩,看来,有些话,她也是该说了。
”公主殿下,我……今日随便熬的百花羹可还如何?“段安平不明白公主什么意思。
”我认为,段小将军今日煮百花羹颇为不妥,实在有违礼仪。百花羹再味美,也终是不合礼的。“赵浅予冷漠道,”段小将军身为大将军的长子,不应该不明白这点。“
弹指间,段安平感到彻骨的寒凉。眼前端庄的少女眸子里十分清冷,与那个行侠仗义的红衣女孩儿完全不能重合为一个人,但那句”段将军的长子“却又那么像记忆里的她。或许,他这么多年,一直不了解她吗?
一朵路边的野菊被风吹折了,花瓣散落了一地,又被纷纷扬扬地吹起,飘在他们身旁。
”公主!“赵浅予正要离开时,段安平叫住了她。
段安平拿出那块已有些发白的手绢,”原是公主的东西,一直没有时机归还,今日便物归原主了。“
赵浅予的眼中闪过一丝错愕,段安平很细节地捕捉到了。或许,她真的忘了,或许,那年深秋,悸动的只有他而已……于她而言,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这么多年,都放在安平哥哥那儿。早没有再拿回来的理,还请安平哥哥帮忙丢了罢。”赵浅予从容道,于是上了回宫的马车离去了。
那雏菊花瓣又轻轻飘落,与秋风一起,和了一地泥土。
段安平轻轻抚摸着那手绢上的红凤凰,不知今生,再见公主一身红衣,又该是何时?
他拂过那个“予”字,自始至终,确是他罔顾礼法,僭越了。
“段家长子……”几滴晶莹的泪落在地上,与花瓣,泥地,连带着秋风一起干涸、飘落,化成了泡影。段安平颔首静候着公主离去,一袭宽大的衣袍无风而动,潇洒出尘。他忽然觉得,他看公主时是那么遥远,他看这残花时却是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