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拜谒 ...
-
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贪睡是常有的事情。昨天密集的宴游活动让玉彤身体疲乏。但一想到今天还要去拜访元璟,她放弃了睡懒觉,拖着疲惫的身体起床梳洗。
元璟是玉彤从小景仰的人,去见他,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颜色鲜艳的怕流于轻浮,颜色太浅又怕显得不够重视。而她这次出行只带了五套衣服。真是个令人苦恼的问题。
玉彤的目光在自己的五套衣服中徘徊,目光落在了那套浅粉色衣服上。
“少女不就应该穿得粉粉嫩嫩的吗?”玉彤高兴地去换衣服。换完衣服出来给自己梳了个简单活泼的发型。
玉彤看着镜中自己花一般娇嫩的脸,皮肤被粉色衣服称得更加白皙。她在镜子前自恋地转起了圈。
“穿成这样应该可以吧?按理说没有人会苛责一个水一般清澈、花一般娇嫩的少女,元璟将军应该会是一个看起来威严但内心温和的人吧?”但玉彤还是有些担忧。
只是现在已经日上三竿,是时候出发去将军府了。于是玉彤带上自己准备的礼物和刘萱的书稿,叫上一个侍卫,坐上马车前往将军府。
马车在将军府前停住,刘萱正欲进门,却听得身后有人唤自己的名字。
“玉彤郡主,这么巧,我们又见面了。”元均牵马走来,对刘萱微微弯腰拱手。
“你也来看望元璟将军?”玉彤一边回礼一边问。
“是也不是,此番主要是为一些公务而来。”
“哦。”
“一起进去吧。”元均作了各“请”的手势。
“嗯,好。”
两人并排入内。
府中仆人将二人引到客厅。
“均殿下、郡主,请稍等片刻,已经有人向将军通报了。”仆人一边招待两人一边说。
不一会儿,一位腰间佩刀、身形壮硕的身着黑色衣服的男子向二人走来。
“参见殿下。将军让您去书房见他。”黑衣男子又面向玉彤,“郡主,将军让我替他对您说声抱歉,军国大事不能耽误,他须先把公务处理完了再来招待您。府中侍女等会儿会带您到客房稍作休息。若是您觉得无聊,也可以让侍女带您参观一下将军府。”
“无妨,正事要紧。”玉彤心中有点小失落,但这么多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元均跟着黑衣男子走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嬷嬷走到玉彤跟前,对玉彤说:“郡主,请您随奴婢到客房稍作休息。”
这个嬷嬷穿着打扮不似普通下人,身上透着沉稳干练的气质。看起来像将军府里管事的大嬷嬷。
“嬷嬷,我并不累,可否劳烦您带我到府中转转?”玉彤抬起脸微笑着对赵嬷嬷说。
看到玉彤的正脸,赵嬷嬷愣了愣,觉得这张脸好生熟悉,一时没想起来像谁。
“嬷嬷?”见赵嬷嬷出神,玉彤提高音量唤了她一声。
赵嬷嬷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了笑,“啊,好。郡主随我来。”
前院是处理各种事务的地方,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赵嬷嬷就直接带玉彤去后院了。
“郡主,将军府虽不算大,只有后院的楼阁亭榭等景致还算是可以观赏之物。”赵嬷嬷一边说一边从侧面悄悄地打量玉彤,努力搜索自己的记忆。“将军府的后院,在整个启都的豪门后院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不少人打着来拜访将军的名号只为一睹这后院的风光。”赵嬷嬷的语气里带着些自豪。
进入后院后,玉彤便知此言不虚。
楼阁在绿树尖上冒出头来,小小院落掩映在绿荫里。更妙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横穿东西,水流缓缓、在日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溪水之上架了一座小木桥。
“皇家园林也不过如此吧?”玉彤在心里赞叹。
走过小木桥,玉彤闻到了一阵花香。
“好香呀。这是哪里的花香?”玉彤问。
“此处离后花园不远,园中种有好多花。花香大概是从那儿飘过来的吧?”赵嬷嬷回答。
“嬷嬷,请您带路。”玉彤兴奋地说。
赵嬷嬷带玉彤来到一片开着五颜六色鲜花的地方,浓郁的花香好像在微热的日光中发酵了,香得醉人。五彩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玉彤走在花丛的小道上,将鼻子凑近花朵,细细地嗅着花的芬芳。玉彤恬静放松的神情让赵嬷嬷记起了十八年前元璟带回府中的那个女子,她的名字叫林九叶。过去了近二十年,林九叶的容貌在赵嬷嬷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模糊,但刚才的玉彤让她的容貌逐渐清晰。这使赵嬷嬷感到既惊愕又担忧。要知道,当初因为林九叶,元璟几乎丢了半条命。牧原之战,启国大败,作为东境主帅,元璟难逃其咎,被启皇幽闭两年。林九叶是当时元璟所爱之人,在那场战争中香消玉殒,这对元璟的打击更为致命。等下元璟要是见到这个酷似林九叶的玉彤郡主,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反应呢。
“嬷嬷,这将军府的后院住起来感觉比皇宫还舒服呢!怪不得大家都想来看看。”玉彤带着点玩笑的口吻道。
“郡主,话可不敢这么说。这院子哪里比得上皇上住的地方呢!”赵嬷嬷应道。
玉彤往花丛深处走,一眨眼的功夫就离开了赵嬷嬷的视线。赵嬷嬷因为想着其他的事情,没有注意到玉彤已经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了。等到她回过神来,四周早已没有了玉彤的影子。
“郡主呢?”赵嬷嬷问身边的小丫鬟。
“啊?”小丫鬟估计也有点蒙,她以为赵嬷嬷是想让郡主自己随意走走呢,所以就一直跟在嬷嬷身后。敢情是赵嬷嬷自己走了神啊。“嬷嬷,郡主往西边方向去了。”
“诶呀,你们这些小丫头,我不发话你们是都不会做事了吗?怎么能让郡主一个人乱跑呢?万一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将军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嬷嬷又着急又生气。
小丫头们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找郡主呀!你们几个到东边和北边看看,你们两个跟我到西边找。”赵嬷嬷吩咐道。
离开了众人视线的玉彤有点小得意,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小路上。
就在这时,她看到前方不远处有座三层阁楼,光看阁楼外表的设计就可想见室内是怎样地美轮美奂。
玉彤向阁楼方向走去,发现阁楼是在一个院子内,院子门前种着梧桐。目测这梧桐的年纪应该与她差不多。
院门紧闭,并且上了锁。院门虽然完好,但有些旧了。这样看来,这里应该是没有人住的。
“多好的一座阁楼啊,可惜了。”玉彤心想。但同时她又很想知道这座院子里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更想进那阁楼里看一看。
“可是,这里是元璟将军的家,此番来是拜访他,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闯入私人领域,会不会太冒犯了呢?”玉彤看到院墙外有一颗大树,灵机一动:“爬到树上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应该没关系吧?”
玉彤爬到树上,找了一根粗壮的树干站稳,俯瞰院内。左右两排屋舍并走廊,走廊尽头有通上楼阁的楼梯。而庭院中不仅有花有树,还有一个葡萄架和一小片耕过的土地。看起来就是经常有人打理,一点不像无人居住的样子。
这是这院子里的布局怎么有点熟悉呢?
“姑姑在阳灵山上的院子也有花树、一个葡萄架和预留的耕地,细节虽有差异,但总体布局却是相似的。这是巧合吗?”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少女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已经开始脑补刘萱和元璟的故事了。但她还是没明白这两人是什么关系,他们又是怎么认识的。
“玉彤郡主,玉彤郡主…”赵嬷嬷她们已经找来了。
玉彤快速爬下树,正好碰上了找来的赵嬷嬷。
看到玉彤从树上下来,赵嬷嬷的脸色显然不大好,面露忧惧。赵嬷嬷不知道玉彤是只在墙头上看了看还是已经进过院子里了。
“郡主,怎么一眨眼的功夫你就不见了呢,叫我好找呀。”
“嬷嬷,我还以为你们一直跟在我身后呢,走着走着,回头看,发现你们都不见了。我也不熟悉路,不知怎么地就走到了此处。”玉彤巧妙地将责任推到了对方身上。
“玉彤郡主,我看你刚才从树上下来,您没有进到这院子里吧?”赵嬷嬷的语气显然变得严肃了些。
“嬷嬷,你莫不是老眼昏花了?我都不会爬树,怎么会从树上下来呢?”玉彤一脸无辜地对赵嬷嬷说。
“也许是嬷嬷我刚才看错了。郡主,时间已经已经不早了,想来将军和均殿下已经谈完公务了,说不定现在已经派人来寻你了。我们回去吧。”赵嬷嬷保持着淡定,心想这玉彤郡主的嘴真是伶俐,与当年的林九叶倒是很不一样。
“嗯,嬷嬷您带路。”玉彤保持着微笑对赵嬷嬷说话。
在回去的路上,恰巧碰到了前来寻她们的黑衣男子。
“嬷嬷,原来你们在这呀,叫我好找。”黑衣男子向玉彤行礼,“郡主,将军此刻正在书房等您呢,请您随我来。”
“嬷嬷,可否请您把我为元璟将军准备的礼物送到书房?我想当面送给元璟将军。”
“诺。”赵嬷嬷应允,退下。
黑衣男子将玉彤引至书房,看到元均仍在里面。
虽然提前做过心理建设,但看到进来的玉彤,元璟心里还是不免一惊。只能说,那个叫林九叶的女子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此时屋内还有一些侍候的仆人。
“你们都下去吧。殿下,请您也回避一下。”
众人退去,书房里只剩下元璟和玉彤。
玉彤虽然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突然要单独地与自己从小就敬慕、一直存在于书里的对象见面,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但她努力地平复自己的情绪,目光看向了坐在书案前的元璟。
玉彤走上前去,元璟此时也站了起来。
“召国刘玉彤见过元璟将军。”玉彤向元璟行了个大礼。
玉彤这一举动显然出乎元璟的意料,他快速上前将玉彤扶起:“玉彤郡主,这可使不得,元璟怎可受此大礼?”
玉彤趁着这空隙,抬起头对眼前的元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元璟穿着暗朱色窄袖常服,身姿健硕。他目光如炬,鼻梁高挺,面部轮廓棱角分明,留着短而不密的胡子。因为长期驻守边境,元璟面部的皮肤有些粗糙,岁月也在眼角留下了痕迹。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他的帅气。现在的元璟,身上有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成熟而粗犷的英俊。而且细看会发现他的五官是十分精致的。难以想象他年轻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多少女子会为之倾倒呀。
“元璟将军,虽然昔日召、启两国干戈相对,您那时又是启国的主帅,但后来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又结秦晋之好,有关您的故事就在召国广为流传。我从小就听到过您的故事,您骁勇善战、谋略非常,为国家鞠躬尽瘁、戍守启国东境二十余年。又曾在两国议和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两国百姓谋求和平。这难道不可钦可敬吗?这启国,也只有您真正值得我行这个礼。”玉彤一脸真诚地对元璟说。
虽如此,玉彤的话却勾起了那段对元璟来说痛苦不堪的回忆。特别是她顶着一张与林九叶如此相似的脸对他说出这番话,这让元璟觉得有一种割裂感。
他用十六年的时间去说服自己宽恕林九叶的背叛,去消解她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去接受那场战争中启国的失败。当他快要释然的时候,偏偏出现了一个酷似林九叶的少女,扰乱了他的情绪,使得他又产生了一份怨恨。在过去的十六年里,林九叶人间蒸发般杳无音讯,自己等了十六年等不来一句“对不起”,却等来了个长得那么像她的人跟他说“可钦可敬”。这让元璟觉得有些讽刺。
“哼,鞠躬尽瘁?可钦可敬?”元璟用自嘲的语调冷笑着说。
玉彤见状,觉得有些不妙。难道是自己说错了吗?还是说,姑姑与元璟将军确实认识,不过两人之间结下了很大的梁子?如果他恨姑姑的话,那我和姑姑长得这么像,岂不是要遭殃了?
她故作镇定地看着元璟。
看到玉彤的神情,元璟意识到自己刚才将对林九叶的情绪施加给了玉彤,而玉彤显然不应该成为他情绪的宣泄对象。他有些懊恼,恨自己一碰到与林九叶相关的事情脑子就不清醒。林九叶啊,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你还不放过我呢?
就在这时,有侍女在门口敲门:“将军,茶好了。”
这给书房内的两人提供了一个调整情绪的机会。
“进,给郡主斟茶。”元璟吩咐道。
“郡主,刚才光顾着聊天,忘了请您就坐,是元某的礼数不到位。”元璟略带歉意地说,面容也变得温和了许多。
玉彤猜想元璟的情绪应该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心情便放松了一些。
“您也坐。刚才对将军多有冒犯,请您海涵。”
“郡主,请喝茶。”侍女给玉彤斟了一杯茶。
还没拿起茶杯,茶香就扑进了玉彤的鼻子。好香,是乌龙茶。
玉彤将茶杯凑到鼻子前,轻嗅茶香,轻轻地品了一口,唇齿间瞬间茶香飘荡。
“元璟将军,这乌龙茶可是产自闽北崇安?”玉彤问。
“玉彤郡主不愧精通茶道,竟能通过品茶推知产地。”小小年纪于此道竟有如此功力,元璟心中对玉彤有了一丝欣赏。也许真是“术业有专攻”吧,难怪陛下要她多留些日子。这对促进启国茶道文化的发展确实有所帮助。
“将军您过誉了,只是玉彤喜喝乌龙,喝的多了自然就能分辩不同的乌龙品种了。元璟将军也爱喝茶吗?”
“谈不上爱喝,为了招待客人多少得备一点。”
就在这时,赵嬷嬷来了。
“玉彤郡主,您的拜礼。赵嬷嬷将礼物放到桌子上。
“有劳您了嬷嬷。”
赵嬷嬷看向元璟,元璟也正看着她。对于一些事情,两人心照不宣。
赵嬷嬷向元璟微微颔首,退到门外等候。
“将军,其实玉彤从小就仰慕您,早就想来拜访您。这是苦于没有途径。这次随宋大人来给启皇祝寿,也有您的原因在里面。这是我为您准备的一点薄礼,都是召国的特产,还请您不要嫌弃。”
“让郡主破费了。”
“元璟将军,这些礼物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您一定要亲自拆开来看呀。请您拆开看了之后再决定要不要闲置。”玉彤郑重地对元璟说。
“郡主的心意元璟岂敢轻贱。”元璟只当是孩童的执拗,全然不知玉彤的心思。
“那行,今日已经在您府上叨扰了太久,给您添麻烦了。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也要回驿馆了。这么半天没回去,宋大人想来要着急了。”在这会面的尾声,玉彤终于露出了轻快放松的笑容。
这反倒让元璟有些内疚,是自己的高压让这个少女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
“郡主,我送送您。”
元璟将玉彤送到前院,玉彤停下对他说:“元将军,您公务繁忙,就送到这里吧,让嬷嬷送我出府就好了。玉彤有空再来拜会您。希望下一次见您的时候,不会再冒犯到您。”刘萱对元璟行了退礼,跟着赵嬷嬷往外走了。
“玉彤郡主,”元璟在身后叫住了她,走上前,“您今天这身粉色衣裙很适合您,我从没见过有人穿粉色衣裙比您好看的,就像花中的精灵一般灵动。我要是有女儿她也应该像你一般大了。”只是这后半句低得只要他自己能听见。
玉彤没想到元璟叫住她竟是为了夸她今天的衣服好看。今天元璟留给他的印象是那么威严刻板,这突如其来的夸奖确实让她受宠若惊。
玉彤不好意思地对他笑了笑。
走到门外,发现元均站在台阶下,似乎在等什么人。
玉彤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元均殿下,你是在等人吗?”
“不是,我与将军谈完公务去藏书楼查阅书卷,刚出来。”元均一本正经地说,“郡主与将军谈完了?可是要回驿馆?”
“嗯,我与元璟将军已经见过面了。只是,我回不回驿馆与你有什么关系呀?”玉彤向元均靠近,仰起头笑眯眯地看着他。
元均向后退了一步,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已经小鹿乱撞。
“你要是回驿馆,我顺路送你一程。”
看到二人“打闹”的画面,站在门口的赵嬷嬷捂着嘴偷笑起来。
玉彤看到赵嬷嬷还没进去便收敛了起来。
“赵嬷嬷。我们马上走,您赶紧进去吧。”玉彤对赵嬷嬷说道。
此时玉彤的侍卫已经将马车拉过来了。
“我要回驿馆,你不是说送我吗?”玉彤朝马车走去,转过头来对元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