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不老梦·01 ...

  •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1928年4月8日,那天天气有点冷,春天这鬼天气,总是说热就热,说冷就冷,让人捉摸不透。

      他按照我的嘱咐,在长衫里面穿了一件红绒线背心,那是我特意为他织的,用的针法,好像是平针,一针上一针下,不复杂,熬了几夜,就赶出来,让他穿上。

      他身上穿的破旧的灰色长衫,上面的补丁也是我给他缝补的,我说要再给他买一件新的,他却说不用,这件就很好,他很喜欢,他说每当他出门在外,看着衣服上的补丁,就像我在他身边一样。

      前几天他把我从美专接回来,算起来,我们已有一个月没见了,从我收到他的信的那一天起,我就在期待,期待他回来,那天他早早的就在美专门口等我,我一路跑过去拥抱他,扑进他的怀里,真真切切的感知彼此的温度。

      我第一次为他下厨,平常在家里都是女佣负责做饭和家务,我也不管家,他也是同意的,但这一次我也想为他洗手作羹汤,我为他煮了碗面,坐在他面前,只想好好的看着他,如若将来我们就像这个安静的晚上,平稳的过往一辈子该有多好,将来将来,那个我们梦想中的新中国,到底会是何模样。

      短短三天的光景之后我们又不得不分离。

      他给我雇了一辆黄包车,我问他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他总是乐观的告诉我很快会再见的。

      可是没想到等我下次再见到他,他已经死了。

      我们拥抱着告别,我坐在黄包车上,与他渐行渐远,他站在原地,挥动着我送他的白手帕,我一直回头看着他,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视线,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常常不能在一起,在武汉是,在上海也是。他出门,我便日日为他祈祷,为他担忧,祝愿他平安无事。

      在美专的几天我心中隐隐约约觉得不安,手上的碧玉镯子也突然有了裂痕,之后老顾找到我,告诉我亦农被捕了,我跟随他四处求人办事,只要能救出亦农,要我付出什么代价都愿意。

      但往往天不遂人愿,上天给我们的时候很短很短,从我遇见他到他的牺牲,甚至都不到一年。

      告示着贴着他被枪决的消息,这于我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万箭穿心,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说什么也要找到刑场,双腿就像是上了枷锁,走一步都是那样沉重,终于在一片空旷荒芜的草地上,看见了一摊血,一张手帕,一个纸标。

      手帕是我送给他的,血也是他的,我瘫坐在地上,一下就晕厥了过去,等我醒来之后,也顾不上哭,将纸标与手帕收好,在一位好心人的带领下找到了他的坟。

      我并不确定坟里的是不是他,便决定先回去告诉老顾,但我忘了他不住在同一个旅馆我是找不到他的,我只能先回美专。

      我把脸浸泡在水里,闭着眼睛无事的哭泣,我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梦,梦醒了,亦农仍旧活着。

      我便是豁出这条命也要为亦农报仇,我不怕死,也不怕敌人。所以我向组织提出请求,给我一把手枪为亦农报仇。

      但是组织没有同意我的这项请求,恩lai同志还给我带来了亦农写给我的遗言,上面真真切切是他的字迹,他说:“哲时,永别了,望你学我之所学以慰我,灵若有知,将永远拥抱你。”我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不让仇恨蒙蔽了我的眼睛,我听他的话,亦服从组织的命令,现在不能去报仇,我会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组织同意了安葬亦农,我为他们引路前往亦农的坟地,开棺后我见到他,他头上有个很大的窟窿,是子弹穿过他的头颅留下的,流淌的血液早已凝固,他还被很粗的绳索捆着,脸已肿得变形,还生了许多蛆。

      那般触目惊心的画面,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每当我睡梦中惊醒,脑海中都是他惨死的模样,这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我发誓终有一天会让敌人血债血偿为他报仇雪恨。

      逝去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

      我活着,就是要替他报仇,完成革命事业,完成我们共同的信仰。愿他在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我整日以泪洗面,也吃不下饭,难以从他的牺牲中走出来,之华姐也常来劝慰我,可我那么爱他,教我如何不难过,我抚摸着他送我的镯子,上面的裂痕,是他离去的预示,我知道我这样也是于事无补的,亦农也不会再回来了,日子还是要继续,可是这失去挚爱的痛苦,真的让我无法面对无法接受。

      秋白去莫斯科之后,之华姐把我接到她家里住,安慰我,照顾我,我很感激她,养在鱼缸里的金鱼也死了,大抵亦是随他去了,金鱼一直都是他照顾的,他知道我喜欢,他便买来悉心照料着,而今,金鱼也不在了。

      他留给我的铅灰色外套,我总是穿着,因为衣服上面有他的气息,他留给我的东西,我都一一保存。

      他说要带我回家一趟,等开完六大,但终究是没有那个机会了,我知道他很想家,在1921年回家与父母告别去莫斯科之后,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组织将他在上海安葬,多年以后我前往他的家乡,湖南湘潭,将手帕与几片桃花埋在他家周围,也算带他回家,我也曾去过湖南,在抗战逃难的时候,去了桃源与家人相聚,但因为战乱,我并没有去湘潭。

      他说过,以后我们就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屋,两个人就这样安稳美好的过完余生,我们也曾幻想着革命胜利之后的美好的未来,可这些美好在我知道他牺牲的那一刻悉数破碎。

      抗战时期我曾在乌镇待过几年,乌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和我们幻想中的地方一样,如果没有战乱,如果他还活着,我们或许可以住在那里。

      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光景,便是与他在一起的那短暂的不到一年的时间。

      他值得我爱他一辈子。

      龙华烈士陵园里,孩子们吟诵着他英勇就义时的绝笔:“慷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