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阴雨天气,空气中夹杂着着雨后带来的丝丝冷气。
泥泞的管道上,一辆沉色的马车摇摇晃晃地走在管道上。
拉车的马看着也是年龄大了,拉起车来,也是磕磕绊绊的。
“少爷,咱们什么时候到啊?”
马车里窜出一个小童,头朝着马车里道。
“咳咳咳”
因为车帘子被掀开,外面的冷空气顿时侵入。
里面立马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少爷......”
小童立马把车帘子放下,一脸慌张地进去伺候起来。
马车里,穿着粗布衣的男子,虚弱的靠在马车壁。
苍白的手指,拿着一块帕子,捂在嘴边。
“都怪我,临行前,老爷千叮万嘱要我照顾好少爷......”
小童一脸自责。
男子清隽的面容露出一个哄小孩子的笑容。
“这是咱们刚到这地界 ,不适应这边的气候,哪能怪你!”
男子开口安慰道。
小童听到这样的说法,心里还是有点自责。
都怪他照顾不利。
男子见小童面上还是一阵懊恼,只能无奈笑笑。
他现在这个虚弱的样子,除了本地气候的原因,还有,他还没与这具身体融合。
是的,他不是原主。
有缘的是,他跟原主同名同姓,但他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孤魂,因病去世后一直没有见到所谓的轮回之地。
反而飘零人间,在意识快要消散的时候,被吸引到了这方天地。
脑子里突然被灌输了原主的一生。
最后只听到一声托付:就是请善待他的家人。
原主是一个贫家小子,上面有爷爷奶,大伯,二伯,原主的父亲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小叔。
还有四个已经外嫁出去的姑姑。
一大家人没有分家,当家做主的是原主的爷爷奶奶。
原主从小展露读书天赋,在原主爷爷的坚持下,一大家人竭尽全力供原主读书。
好在原主也上进。
一路安安稳稳地过五关斩六将,虽然不是举世无双的才子,但最后也稳稳妥妥地成了进士。
消息传回老家,足以光宗耀祖的消息,让一大家人兴奋不已。
而原主,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去原籍庆祝这份热闹,就被派到这穷乡僻壤为官了。
原主虽然早有准备,知道一个无权无势,没背景的贫家子,想要往上爬,不是那么容易的。
早早有了准备,但还是没经住一场风寒。
昏昏沉沉之际,原主想到在老家的亲人。
一大家子的心血,就因为一个风寒,客死在异乡。
心血翻涌之际,原呈被吸引过来。
原主看着与自己微微相似的孤魂,虽然有惊疑,但还是惊喜占据了上峰。
在弥留之际,把身体交给了原呈,也留下了自己的心愿。
直到原呈亲口应承下来,才安心走了。
想到这,原呈也不得不有些微心酸。
世人皆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却不知,有多少读书人,耗死在这前途上。
原主还算幸运的,起码从底层拼了出来。
有些五六十岁的老翁,还在奋斗童生的,也不是没有。
但出身的限制,就意味着,原主即使拼了出来,也走不长远。
现下不就是如此!
“少爷,咱们这是到了吧?”
小童喜悦的声音传来。
原呈朝着掀开的帘子一角望了一眼,想着原主记忆中的路程。
约莫就是这了。
“这也太穷了吧!”
小童小声地嘀咕道。
小眼神中满是怀疑。
原呈看着路面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老百姓。
成年的男女,好歹还有个衣服蔽体。
小一点的小孩,就是光屁股被大人牵着,在街上溜达。
一眼望过去,都是土房子,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县城。
路面上刚下过雨,人一走过,就是满脚的泥泞。
有些瘦弱一点的小孩,还得大人提溜一把,才能把脚从泥泞中拔出来。
街面上的行人,都是光着脚丫子的。
好一点的,就是手里提溜这一双草鞋,等到到了干燥的地面,在把脚洗干净,穿上。
基本没有见到穿布鞋的。
他们的马车行驶在路面上,也引来许多人的围观。
好奇心重的小孩,含着黢黑的手指,眼巴巴地看着马车。
小童看着这些小孩,想到了自己。
要不是少爷,说不定他早就被打死了。
小童原本是个在府城乞讨的小乞儿,因为不小心冲撞了人,被人毒打一顿出了气。
要不是遇见赶考的少爷,他现在兴许死在哪个破庙里了。
说是小童,其实也十三四岁了。
因为之前经常忍饥挨饿,身量也没长多高,跟七八岁的小孩似的。
“少爷,这里的人真可怜!”
小童转身朝自家少爷道。
原呈从原主的记忆中,也知道小童的来历。
心里有些欣慰,自己之前的日子比这里的人还过得不好,还有怜悯之心。
没有一朝得势的傲慢与居高临下的同情。
而是发自内心的与对方共情。
原主的眼光不错,起码小孩的心性好。
进了城,他得先去县衙报道。
原呈伸出一只手,挑开另一边的帘子,朝靠近马车的一个路人问道。
“这位大哥,请问县衙怎么走?”
路人是一个黑骏骏,看着有点高壮的男子,正好奇地盯着马车看呢,不防突然马车里露出一张脸。
高壮男子不知道怎么形容对方,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白俊的人。
就是连地主老爷家的少爷都比不上。
等会,他刚刚问的什么地?
“大哥”
小童呼唤对方回神。
心里瞪眼,干啥盯着他家公子一直看。
高壮大哥立马回过神,脸上带着報意,后知后觉道,自己盯着一个大男人看,确实冒犯了对方。
“小民冒犯了!”
朝原呈告罪。
对方驾着马车而来,还有伺候的仆人,一看就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大哥不用介怀!”
原呈抬手示意道。
听到对方的原谅,高壮大哥这才松了口气。
“小民叫蒋松,公子是要去县衙?”
蒋松确认道。
原呈点点头。
蒋松虽然不知对方为什么要去县衙,但也没多问。
“公子请随我来!”
说完,就在马车一旁引路。
好在蒋松也是在县城生活的,自然对县衙地形熟悉。
顺着大马路,再拐两条街,就到了县衙门口。
周围的环境幽静,与刚才路过的集市明显不同。
“公子,县衙到了。”
蒋松道。
“多谢!”
原呈朝对方道谢。
小童也很有眼色,立马拿出五个铜板递给对方。
主仆两人虽然贫困了一些,但还是通一些人情世故的。
现下一个铜板就能买一个大肉包,五个铜板已经算是一笔不少的外快了。
原主在进京赶考之前,家里人就让他带上了一笔钱,虽然跟富户没法比,但也足够打理在路上的食宿了。
等到高中,朝廷又给了一笔银子,原主分出一些银子,寄回去老家。
剩下的,就是用上任的途中了。
原呈算了算,手里差不多还有二十几两银子。
也算能支撑在本地先把家安上了。
不知道本地的物价水平如何,原呈只能对比着老家的物价来。
“这可使不得!”
蒋松一看小童手心里的铜板,连连摆手。
他虽然也眼馋这些铜板,可是能买五个大肉包呢。
但看着原呈的气质,他还是准备赌个大的。
所以,万万不能坏了对方的印象。
“拿着吧,这是你应该的!”
小童把钱往蒋松手里塞。
出门之前,老太爷可交代他了,万事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要欠人人情。
特别是他家公子,现在已经是个官身了。
小童记着公子的恩情,自然得护着自家公子。
所以,五个铜板,就在两人之间推来推去的。
蒋松也是顾忌着小童的身份,不敢用力,要不然,小童的小身板,准地被推得一咕噜。
原呈看了眼蒋松高大的身板,眼眸思索了一下,阻止了两方的推拒。
“铜板你收着,以后有事还找你!”
原呈道。
也算给了对方想要的承诺。
这话一出,蒋松推拒的手停了下。
想到家中亲人,最终还是厚着脸皮收下了。
“公子,小民在污衣巷子,以后有事找小民,尽管吩咐!”
蒋松道。
原呈点点头。
看人到了地方,蒋松也没碍在这,跟主仆俩打了个招呼,就朝家去了。
原呈让小童先停好马车。
自己站在大门外,抬手敲了敲。
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就不指望衙门建得多么恢弘高大了。
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土房子,跟农家四合院似的。
一路看过来,这已经算最好的房子了。
原呈心里松了一口气,比他想象中倒是好了很多。
前世生病躺在病床上看得书籍多了,历史类的自然有涉猎。
见过还有搭着帐篷办公的衙门,还一搭就是几年。
除了受到地震的破坏,就是向上面申请太繁杂,最后等拨款下来,落到衙门手里,也到不百两银子。
放在当时的物价,百两银子也建不起一个衙门。
原呈回想了一下本地的地理环境,还好,没什么自然灾害的侵害。
“吱呀”一声。
大门从里面打开,一个面容看着苍老的老头从里面伸出头来。
见门外站着一个俊俏的公子,带着一个小童。
“你们找谁?”
老头张开铺满皱纹的嘴角,问道。
原呈让小童把包袱里的文书和官印拿出来。
老仆也算识得几个字,看见官印,更是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不怪他不谨慎,实在是本朝对冒充官员的人,抓到基本是诛族的下场,所以,很少人会冒着风险,去干这勾当。
“原来是大人!”
“大人快请进!”
老头立马打开大门,迎接人。
“大人总算来了!”
说着,眼里带上欣喜。
实在是他们这里太过贫穷,已经十几年没有官员外放过来了。
就是那些任官的举人老爷,都看不上这地方。
要是他知道,这次被派来的是一个进士,更得惊掉下巴。
说来,原主一个进士出身的人,会被派来这种地方,也有一桩缘由。
好在,老头不是那追根问底的人,验明了身份,就帮着小童把车上的行李搬了进来。
衙门后院,就是供官员和家眷安置的地方。
原呈只带了小童上任,倒是不需要太过麻烦。
“大人,我等会找几个人过来修葺一下!”
因为常年空置,后院看着有些荒凉。
老头自己一个人守着衙门,没有家眷,倒是住不了这么大的地方。
“麻烦杨伯了!”
原呈道。
刚才聊天的时候,原呈已经了解了对方的身份。
一个孤寡老人,之所以能守着衙门,还是十几年前在这上任的县令招任的。
上任县令年纪大了,辞官回乡以后,上面也没派遣任何官员过来,自然也没有任何俸禄发放。
慢慢的,衙门里的人手,都散的散,四处去讨生计去了。
只有杨伯一个人无处可去,守着衙门。
“都是小老儿应该做的!”
杨伯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