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婚礼 ...

  •   延天二十一年农历七月十七日,宜嫁娶。
      尚书府里寅时二刻便已忙碌起来,顾萤坐在梳妆桌前,身后替她梳头挽发的是顾家特意请来从在宫中侍奉过的老姑姑,手艺极好。
      老姑姑拿着犀角梳,将顾萤的一头青丝梳顺拢起,口中念叨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足足有两个时辰,姑姑才替她挽好了凌云髻,依次把发饰插进她的发髻里。
      顾萤头上戴着一顶大气奢华的金冠,上面镶着明珠十八颗,佐以萤亮同色的红翡珠子十六颗,主冠上镶嵌着艳如鸽血的红宝石;而左右两侧各戴了四支风钗,鬓上的小风钗眼中嵌着鲜艳的粉红碧玺;而髻上的金凤口衔珍珠,珍珠下坠着五股金珠宝石交错的流苏,一直坠到胸前;还有两支栩栩如生的梧桐金簪,斜插在云鬓之间,与凤钗交相辉映,生出一种凤栖梧桐之感来。
      顾萤望向铜镜中满头金饰的自己,吐了吐舌头道:“好重啊。”
      老姑姑听她这话轻笑一声:“女儿家出嫁也就这一次,自然是越繁华漂亮越好。”
      顾萤羞涩一笑,接过丫鬟托盘里的胭脂红纸,放在唇间轻抿,如花朵一样的唇瓣染上胭脂色,更显娇俏。
      屋外锣鼓声响个不停,宋家的马车已经行至顾府门口,宋牧身体不好,幸而迎亲不必纵马奔跑,只需新郎骑着高头大马迎接新娘便是。
      时辰已到,大夫人赵氏身穿吉服推门而入,姨娘叶氏站在她身后,眼睁睁看着赵氏从喜娘手中接过红盖头,只能忍住满心酸楚,一眨不眨的瞧着顾萤,像是要把这一刻永远记住。
      顾萤眼神越过赵氏看向叶清莲,睫毛轻颤,突然拦住了大夫人的手,轻声道:“母亲,等一等。”
      大夫人不明就里地看着她:“可是有什么不适?”
      顾萤轻轻摇头,头上的梧桐花朵相撞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叮当声,顾萤诚恳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女儿想拜别过母亲再去。”
      大夫人听了她这话,拿出腰间手帕拭了拭眼角,道:“好孩子。”
      顾萤由喜娘扶着站起身,朝着大夫人的方向跪了下去,叶姨娘站在大夫人的身后,早已无声落泪。顾萤微微垂头,眼神落在自己的裙摆上:“女儿不孝,不能常伴母亲膝下侍奉,今日拜别,万忘娘亲好生照顾身体,多福多寿。”
      大夫人以帕掩面,不住地点头,略有哽咽道:“纤凝日后不在母亲身边,更是要珍重自身。”
      说罢才展开绣着金凤祥云的喜帕,盖在顾萤头上。
      新娘出嫁,原该兄长一路背着上轿,顾家没有儿子,便由喜娘小心扶着,一路行至门口。
      顾萤走到大门时,皇帝的圣旨也来了。宣旨的太监翻身下马,高声道:“圣旨到——”
      在场诸人纷纷跪到在地,宋牧也撩开衣摆跪在顾萤身旁。顾萤不敢乱动,眼睛悄悄打量着身旁的人,因大红喜帕盖着,只能从缝隙间看到宋牧的衣摆,他穿着同顾萤披帛同样的青色对襟外袍,里衣是大红色的,上面绣着大片祥云纹样,因他跪着,便看见腰间系着一只双鱼玉佩,两条鲤鱼头尾相对,做工极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礼部尚书顾承州爱女顾纤凝与宋牧喜结良缘,朕心甚慰,特赐玉如意一对,望尔等同心合和,白头偕老。钦此。”太监宣读完毕,将圣旨阖上。
      顾萤和宋牧一同叩首,齐声道:“谢主隆恩。”
      领了圣旨,众人才纷纷起身,喜娘也忙扶着顾萤起来。
      只听那传旨公公笑道:“宋郎君可是好福气啊,不仅得了皇上钦此赐婚,又得圣上金口贺喜,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恩典啊。”
      顾萤看不见宋牧的表情,只听他应承道:“是,草民三生有幸。”宋牧顿了顿又道:“公公一路过来辛苦了,还请吃杯喜酒再回去吧。”
      身旁的李言不必他使眼色,已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银票递了过去,顾萤悄悄看着,那银票上面的字印的是永和钱庄,永和钱庄得印戳是有讲究的,这一张上的印样,应该是张二百两的银票。
      即便是看不见也能听得出传旨太监掩不住的笑意:“不了不了,杂家还要赶回宫中回话,宋郎君快迎新娘子上轿吧,别误了吉时。”
      顾萤看着那太监渐渐走远,由喜娘搀扶着坐到轿撵上,手中则被塞了一个通红的苹果,喜娘悄悄道:“小姐手中这只苹果要在洞房前和姑爷分食,是为二人平平安安,多子多福之意。”
      说完这句话,红帘被喜娘撂下,便听喜娘高声道:“起轿——”
      按照规矩,姑娘出嫁的喜轿要由新郎骑马领着绕城一周,沿路吹打奏乐,以示众人。
      顾家新买来陪嫁的十二个丫鬟身穿吉服跟在喜轿后面,每人手中提着一只系着红巾的喜篮,里面装着铜钱糖果,一路撒给看热闹的人群和孩童。
      顾萤坐在轿子里,只听着孩童的欢笑声,与娘亲分别还要扮作她人的郁结之气散了些,她本想悄悄掀开小窗上的帘子瞧一瞧,还未拨开便被跟随的喜娘发觉了,小声道:“小姐,这可使不得。”顾萤只好作罢。
      绕城走了一圈,花轿才被抬至宋府,喜娘朗声道:“请小姐下轿。”
      顾萤早早被嘱咐过大婚的流程,只当是听不见,也不动作,喜娘连喊了三遍,一路围观的人便笑道:“新娘不愿下轿,还得宋郎君亲自去请才是啊。”
      顾萤在花轿里听着这些调侃红了脸,本想要不这样出去就是了,却听得宋牧的声音隔着车帘传进来:“请小姐下轿。”
      声音刚落,变有一支红绸递了进来,顾萤忙拉住了,起身掀开车帘,莲步轻移踏上早已准备好的红色长毯上。
      “新娘子出来咯!”不知谁家的孩子率先喊了一声,惹得众人大笑,也跟着叫好,宋牧拉着另一头红绸,两人一同缓缓向前走。入府十步后正前方放着一个火盆,喜娘道:“请新娘跨火盆,去祟破煞。”
      跨过火盆,便是拜堂了,宋牧父亲乃是罪臣,连排位也是没有的,于是高堂上便只做了顾承州和赵氏二人。
      进了正厅,喜娘喊道:“一拜天地——”
      顾萤和宋牧齐齐拉着红绸转身,这婚事是皇帝在大殿上赐的,皇帝为天,这一拜自然要对着皇宫的方向拜下。
      两人起身后,喜娘又喊:“二拜高堂——”
      二人再次拜向正位上的顾承州和赵氏,起身后宋牧微微转身,身旁便有宾客笑道:“新郎官这是等不及夫妻对拜了。”“哈哈哈哈哈。”
      顾萤听着宋牧被众人调侃,只觉得红绸一紧,这时喜娘也在笑道:“哎呦喂,新郎官脸都红了。”
      “好了好了,夫妻对拜——”
      二人扯着红绸转向对方,鞠身一拜,喜娘一声:“礼成。”这才让顾萤松了一口气。
      拜过了堂,新娘由喜娘送入洞房等候,新郎则要在外招待宾客。
      顾萤被喜娘扶着坐在床上,喜娘嘱咐道:“姑娘的盖头万不可自己拿掉,要等宋郎君亲自掀开,可记住了?”顾萤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喜娘又笑着说道:“姑娘自是有福之人。”这才独自出了房门。
      顾萤屏气凝神了好一会,才悄悄将盖头掀开一点,四下看了看,确认房内再没有第二个人,才松了一大口气,自言自语嘟囔道:“有什么福啊,他倒是在外面大吃大喝,还分了那么多糖果给别人,我可倒好,一整天连口水都没有喝,饿都要饿死了。”
      顾萤一把掀开盖头,站起身在屋内走动了一圈,窗上糊着囍字,家具瞧着倒是新的,屋头放着一张红木圆桌,两个圆凳,桌上托盘里摆着一个青玉酒壶,和配套的两个煞是好看小杯子,想来是给夫妻共饮合卺酒用的。
      顾萤转了一圈,连一盘糕点都不曾找到,偌大的婚房除了撒在帐里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看上去能吃的便只有塌桌上装饰用的石榴花了。
      顾萤只能回到床上坐着,过了半晌还不见外面有动静,肚子到先是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顾萤舔了舔嘴唇,蓦地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了一只大苹果来!
      这只苹果原是上花轿前喜娘塞给她的,下花轿时要拉着红绸子,顾萤便把这只苹果胡乱揣进了怀里。今日的衣裳太过繁琐,加上刺绣金线更是重得要命,刚刚在房里走动竟把它忘了。
      顾萤喜滋滋地想,床上的东西都有果核或者皮,总不能让宋牧进来看到满地的残骸,苹果正好,果心多咀嚼一会也就咽下了,不会被人发现。
      顾萤吃了一整只苹果,这才觉得胃中舒坦了些,于是便盖好了红盖头继续等。
      谁知等了半个时辰,宋牧还不曾回来,刚刚一直饿着还好,如今吃过苹果后反而觉得饿得更厉害了,顾萤又饿又气,想着若不是要嫁给宋牧,这会儿定是在家里用晚膳的时间了,金汤虾球,酥炸仔鱼,桃花酥,胭脂烙……
      越想越觉得委屈,又想起大夫人说宋牧是个活不过两年的病秧子,于是越发生气,觉得自己哪里是喜娘说的有福之人,分明是命苦到了极点。
      不知独自恼了多久,终于有人推门进了来,顾萤早已饿到头昏,哪有什么心情等他拿喜秤挑起盖头,索性自己一把扯掉了,怒视来人,恶狠狠道:“宋牧,你什么时候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