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5、九十五章 ...
-
来的大夫还是林氏医馆的坐堂大夫。他按照病人的病情轻重顺序,先给几个伤员看了。
虽说李四找到了一些止血的药草,但他们条件有限,处理得很是简陋,只是简单的止血了,导致现在的伤口不免出现了各种程度上的恶化。尤其是李叔,那一刀又深,如今他手臂上已经有一部分肉腐烂了。
大夫拿了麻沸散和烈酒,用小银刀把腐肉割去,再拿烈酒冲洗了,上了药,包扎好,医者父母心,他一边包扎一边絮叨:"你这手可不敢再使劲儿了,每天换两次药,如今秋老虎,天气热,你也注意些,别把伤口沾了水,不要贪凉快就去冲凉。你要是听我的话,好好养着,我看,半个月左右就能拆了。"
梨花忙记下了大夫的话,李叔见女儿在这,他微微皱眉:"你怎的还在呢?我这里没甚大事,你快去当值罢,大姑奶奶那头还等着你当值呢,可别误了时辰!"
梨花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大夫,她点了点头,出门就拉了兰花,把自己的那对银丁香摘下来塞给她:"好妹妹,我这里实在是脱不开身,眼见得当值的时辰就到了,可我爹爹这里,我也实在放心不下。今日三郎君带了这许多人回来,我娘怕是不得空的。妹妹瞅着有空,给我爹爹添些水,端碗药,若他腹中饥了,你就替我给我爹爹做些吃食。姐姐就多谢你了。"
按理说,她跟桃花关系最好,桃花是她带出来的,但桃花毕竟是三娘子的女使,三娘子跟前离不得桃花,她就只好找了娘亲李妈妈的小徒弟兰花。
兰花惊了一下,立刻把银丁香退回去:"姐姐这是怎么说的?李叔是我师公,我本就该孝敬师父师公的。师父对我百般好,又手把手教我手艺,如今不过是给师公添茶端药的小事,我怎么就要偏了姐姐的东西去?姐姐快快收回去。"
梨花眼见得时辰渐渐晚了,也不好跟她在拉扯,只好道:"那多谢妹妹了。我这里确实时辰紧,就不与妹妹多说了。"她匆匆收起来银丁香,就往门外去。门外她丈夫沈金正等着她。每日早上,是要去买菜的,自有了几个护院,李妈妈总是列好了单子——她识字不多,苏氏教了她一些常用字,但有些难一点儿的,她要么是画个图,要么就是缺胳膊断腿的,但好在能认得清是甚么东西,也就是了。支了银子叫沈金买去。
沈金也就借着这个买菜的时间,顺道儿把娘子送到元娘那头去当值。
梨花一面坐在车里一面想,兰花不要银丁香,可她也不能真的就算了。兰花是娘亲的小徒弟,可照顾爹爹本就是她这做女儿的责任,如今兰花是帮自己的忙,她怎么好意思占这小师妹的便宜呢?
她想了想,嫁妆里头还有许多料子,并没有用。大奶奶心疼她,每一季都给她置办了两三套衣裳,家里丈夫和爹妈也都有主家置办的衣裳,料子实际上并没怎么用。不如就给兰花妹妹做条裙子罢,小女郎哪有不爱漂亮的裙子的?
打定了主意,梨花就利利索索的下了车,下车前她嘱咐沈金:"咱爹手不好动,你就勤快些儿,若遇着爹爹要出恭甚的,你就去搭把手。"
沈金憨厚地笑笑:"我都晓得的,娘子。"
沈家这头,三郎在与父母商议:"大家跟我去了这一遭,受了苦楚,我这做少东家的不能一点表示的没有。我想着,给他们一人发二十两银子,那些受伤的,一人再发二十两。二牛没了,就多给些,一共给他家一百两,他的丧葬费用,我们也包了。他家就他一个独子,日后若是他爹娘有甚不好了,能帮的,我们也帮一把。"
沈荣仲点点头:"你二妹夫,三妹夫那里,也得备份礼物去才是。"
三郎点头:"我晓得的。不过二妹夫如今在剿匪,也不知道何时回来,他那份礼物,可以缓一缓。"
沈荣仲又道:"西山营剿了匪,路上应该会太平一段时间,铺子里不能没货,你在家歇着,我去跑一趟。"
苏氏并没有想阻拦丈夫,但她还是觉得现在就去,不甚妥当:"如今四处都在剿匪,外头乱哄哄的,你现在就去,岂不是羊入虎口?依我看来,郎君不如歇几日再去?"
三郎也很认同母亲的提议:"阿娘说的是,爹爹不妨多等几日,再去镖局雇上两个武师傅,这样也更稳妥些。"
苏氏道:"咱家这生意,常年都要出去进货的,不若去问一问,可有愿意签长契的武师傅。"
沈荣仲倒也点头:"这样罢,我就再等几日,把武师傅的事情落定了,我再出发。"他看了看消瘦的儿子,跟妻子道,"这些日子多炖些汤给三郎补补。"
苏氏笑着点点头。沈荣仲没有再说话,自顾自起身去看铺子去了——儿子歇着,他这做老子的就该去看铺子了。
哥哥能平安回来,霜降很高兴。她立刻兴冲冲地给崔如松写信,告诉他哥哥已经平安回来的好消息,顺道包了一套十二个自己绣的荷包给他。
崔如松送来的那盒子珍珠,虽比不上官用的上等珍珠,但百姓能买到的珍珠里头,已然算成色很好。她就拿去了银楼,福了加工费,叫给穿了几只珠钗来。有小的,就拿去做了耳坠子。实在是珍珠是搁不住的,若不趁着成色好就戴几年,过些年就难免失去了光泽。!
今日就是契书上头拿货的日子,霜降就派了杏花去拿。
拿回来的是十二只珠钗,六只金托底,六只银托底,还有十八对耳坠子,花色各异的。
六只金托底的都是飞禽走兽的花样子——有喜鹊登梅,双鲤穿荷,鹤鸣云霄,玉兔卧桂,蝶舞花间,空山归燕。
六只银托底则是以花木为名的花样子。两种钗子都拿了珍珠穿了三股做的流苏,大一些儿的穿上去做了眼睛或者花蕊。
耳坠子则是配上各种不同的配饰,如镶金的,镶银的,镶白玉的,镶翠玉的,镶桃花石的,镶珊瑚的,只在下头坠上一颗珠子,倒也很精巧。
这些东西加上加工费和材料花的钱,可是足足花了霜降一百八十多两银子。这还是大头的珍珠是她们自己出的材料。因为民间难以买到成色好,又大颗的好珍珠,大部分的大珍珠,好珍珠都在达官贵人们之间流通,所以民间的珍珠价格,是比金银还要贵许多的,物以稀为贵嘛!就说珊瑚罢,只是因为蜀州地处内陆,距离海边较远,价格较高一点而已,但若是高品质的珊瑚块儿,还是买的着的。可若是大棵的高达八尺以上的珊瑚树,那就是她们捧着钱也买不着的了。因为贵人们喜欢,那就自然都到贵人们手里去了。
若不是崔如松得了赏赐,这样的珍珠,她家再有钱,也很难买着。
她打开了盒子,叫二姐和四妹选两样。钗子少,她就只打算她们姊妹四个分一分。耳坠子倒是能给嫂嫂们也送一对。
她们姊妹素来感情好,二娘也不跟妹妹客气。她挑了一只金托底空山归燕珠钗,一只银托底山茶花珠钗,还有一对镶银坠珠耳坠子。
四娘则是挑了一只金托底玉兔卧桂珠钗,一只银托底杜鹃花珠钗,并一对镶桃花石坠珠耳坠子。
霜降料想三哥回来这件事,梨花定然会告诉姐姐,最晚下午,姐姐一定会回来,她也就不打算单独给姐姐挑出来,打算叫姐姐自己来选。
至于耳坠子,每位嫂子各一对,自己家的三嫂子和五嫂子多一对。她不好自己分派,免得她一片好心,倒叫嫂子们拿到自己不喜欢的耳坠子。
索性叫了杏花,拿了托盘,装上七对不同材质的耳坠子,先请大伯家的两位嫂嫂挑,再请三叔家的四嫂子挑,最后再请自家的两位嫂子挑。
霜降预料果然不差,才将将吃过午饭,姐姐元娘就抱着儿子风风火火的回来了。
苏氏疼爱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孩子,也很疼爱她的孩子们生下的每一个孩子。
她一看见严哥儿,就立马把孩子接过来,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数落女儿:"你这孩子,怎的把我们严哥儿也抱来了?他才多大呀?这秋老虎也不知甚时候能走,孩子若是中了暑热,且有你哭的!"
元娘苦笑道:"那不是没法子的事了么?我婆婆去我小姑子家了,公爹和阿云又在铺子里,我若是留他一个小郎在家里,那才是不放心!索性就带着他一块儿回来了。"
霜降看了看小外甥,道:"外头确实是热,瞧严哥儿背上都是汗,大姐,我那里刚给严哥儿做了一套小衣裳,不如去给他换上罢?"
元娘笑着点点头,把严哥儿抱过来:"可得好好谢谢你三姨才是!"
说罢就跟着霜降回房,去给严哥儿换衣裳。
"小妹,你同我说,三弟这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梨花早晨走得急,听也没听明白,只说好像是遭了山匪。"元娘一面给儿子换衣裳,一面问。
霜降叹了口气,大致把事情告诉元娘了。元娘一脸的后怕:"阿弥陀佛,好在是三弟运气好,躲到山里去了,也幸好是有李叔和李四两个。否则怎么撑得到二妹夫去救他!"
元娘看儿子扁着小嘴要哭,熟练的把他抱起来边拍边哄,一面又跟霜降说:"我带回来了些补身子的食材好叫李妈妈炖给三弟吃,还给你做了双鞋,你瞧合适不合适?"她示意梨花把那双份缎面的绣花鞋拿出来。
她总是很心疼这个最小的,自己带着长大的妹妹,一有空闲了,就想给妹妹做点甚么。就一如从前妹妹还小时,她总是给妹妹买她喜欢吃的东西,给妹妹梳头,做衣服。
霜降心里又甜又酸:"大姐,你每日带孩子也辛苦,瞧你眼睛都是青的,我又不缺鞋子穿,别把你自己熬坏了。"
元娘的绣技并不好,只是能看出绣的是什么,但若说绣的有神韵,会构图,她连朱氏也不如。绣的不好,她速度还很慢,这双鞋的花样子并不复杂,元娘只是给妹妹绣了大朵大朵的牡丹花在上头。
老实说,这可真的比不上霜降自己绣的任何一双鞋,甚至就是桃花给她做的鞋子,也比这个好看。但她仍然很喜欢这双鞋。
元娘嗔了她一眼:"你呀,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的。不过是一双鞋罢了,你快穿上试试,瞧瞧合适不合适。"
怎么会不合适呢?元娘经常给妹妹做东西。她手脚慢,几乎只好是好几个月才能做成一样,但妹妹的尺码她一直记在心里,连一厘的误差都少有。
霜降换上这双鞋,走了两圈给姐姐看:"阿姐你看,合适极了!"
元娘满意的点点头:"那就好。"
霜降打开盒子,叫姐姐挑钗子,挑耳坠子。每样给了姐姐两个。
姐夫罗云守成的本事很好,但胆子不大,经济头脑也有限,开拓的本事也有限。所以几乎就是姐姐嫁过去之前罗家甚经济水平,现在也就没高多少。
但沈家却是一日比一日好。霜降两三岁时还得穿姐姐的衣服改成的小衣服,五六岁时就能年年都穿新衣服,八九岁时穿的衣服变成了绸缎绫罗面料,到了如今,戴的首饰里头,金银都算是最常见的了。
罗家并不算穷,但眼见得自家生活越来越好,元娘却还是一如既往,沈家难免觉得要多帮补元娘一些儿。比起家里觉得亏欠了元娘,没叫她享着福,带有一丝补偿心理,霜降就是单纯的觉得,小时候大姐对她那般好,如今她也要对大姐好才是。
元娘晓得妹妹绣技脱俗,一幅图往往就能卖几十上百两的价钱,也从不推脱妹妹的好意。
但这个珠钗,她确实吓一跳:"这么好的珠子,得要不少银子罢?你这丫头,怎么买那么多?"
"大姐,不是我买的,是松哥得的上头的赏赐,他又用不着,就叫人给我送来了。你看你喜欢甚么样的?我们姊妹四个,我都分了分。"霜降笑嘻嘻的抱着大姐的胳膊。
既是妹夫送的,元娘倒也点点头,仔细挑选了几只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