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炒完辣椒酱,十几个人又是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剩下摘辣椒、串辣椒的活儿干完。
摘辣椒要常弯着腰,一天下来可不轻松。罗珏不敢劳动应母和应二婶干这样的事,只叫她俩坐在阴凉处拿棉线把辣椒串起来。
等到辣椒全都串好,一串串挂在檐下,红彤彤的,别提多喜庆了。
“真好呀!”应母和应二婶看着眼前的场景笑地合不拢嘴,也是打心眼里替罗珏开心。
地里的活儿比罗珏预想中提前干完了,罗珏给佃户和梁叔一家都放了假,并多结了半个月的工钱,叫他们好好歇两天再过来忙秋椒的事情。
罗珏开的工钱本就比别处高些,这一下子又多发了半个月的,几家人都千恩万谢地走了。
罗珏自己也好好歇了半晌,然后买了凉茶相关的书,抄下来好些方子给应四婶儿送去了。
四婶儿那边已经推出几样凉茶了,虽说接受的人暂时还不多,但整体上反响不错,所以四婶儿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至于应母和应二婶那边,罗珏不好白叫她们干活儿,只是要给什么发了愁。
原本他想着,去帮应母和应二婶把典当的首饰赎回来。
家里难的时候,应母和应二婶都当过陪嫁的首饰。娘家的陪嫁意义非凡,女子嫁了人一辈子就回不了几趟娘家了,那首饰,是门面,更是念想。
而且当初大部分的首饰都被抢走了,两人留在手里的本就没有几件了。
罗珏去找应洲要当票的时候,却被拒绝了。
应洲感激罗珏的这份心,却知道这样的事情不该罗珏来做,“你比我们做儿女的还用心,母亲和二婶知道了必然也会感念。不过这事本该我和应沅去办的,不能劳动你。”
罗珏有点不开心,“你和我见外。”
“怎么能是见外呢,”应洲捧着罗珏的脸,晃了几晃,“你想多啦。”
“娘和二婶帮我干了这么多活儿,我总得回报一二。”
应洲失笑,“母亲和二婶只不过帮你干了点活儿,你就要想着回报,这才是见外。”
“啊,你强词夺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的知道嘛!”罗珏说不过应洲,不愿意再理他。
应洲便帮他出注意,“不若这样,明日我陪你去趟府城,母亲喜欢一品居的点心,也可贵了,咱给她多买些。二婶娘家是四川的,咱挑两匹蜀锦料子给她做新衣裳,好不好?”
“不好。”
“要不请个戏班子回家,唱两天大戏,说不定还有玩变脸的老先生,都一并请回来,热闹热闹?”
罗珏不说话。
“这也不好呀,若不然咱举家搬到城里,叫娘和二婶能日日看到自己的孩子,这她们必然很会高兴的。再不然……”
罗珏撑不住笑了,捂了应洲的嘴,“你出的什么馊主意,哪一日你得空了,咱去府城瞧瞧吧。”
应洲见罗珏笑了,心里也轻松了,“好,现在府城摆摊的多,晚上还有夜市,到时咱去了可以多住两天。”
“住就算了,也没什么好瞧的,就得了这几日的空,不如待在家里舒坦。”
“好,都随你。”
不过应洲这边正是最忙的时候,田里的水稻该收割了。
这时候收割水稻纯靠人工,现下雨水充沛,最怕一连几天下个不停,稻谷积在地里就会发霉。应洲便找了些短工,帮着丰瑞几人抓紧把水稻收割入库。
水稻田是分了四块的,这四块地收割出来的水稻不能放在一处,因为要测算哪块地收成最多,果实最饱满。
正好除了丰年,丰瑞、丰收、丰庆、丰登每人带着几名短工各负责一块地。丰年大多是给应洲打下手的。
丰瑞几人如今也是干惯了农活儿的,也都知道了应洲买他们不单单是干活的,心里有了盼头,自然也有了冲劲儿,慢慢都恢复了些少年的活力。
暑天的地里,不仅仅有挥洒的汗水,还有几人说笑打闹的声音。
割下来的稻谷晒的干干的,需先过一遍称,等筛去空客、瘪壳后要再称一遍,这样得来的数据相对准确,也好定下明年水稻该用哪种法子种植。
而筛出来饱满的稻谷加上商城里优质的种子,就可以当成种子拿出来售卖了。
测量称重的时候何知府带着李澜清也过来了,看着饱满的稻谷心里掩不住的激动,用力拍了拍应洲的肩膀,“好!仓廪实,天下安!这么好的收成,何愁百姓吃不饱肚子,何愁时局动荡呀!”
何知府不是迂腐的人,他关心应洲的育种田,为应洲大开方便之门,但不会干涉应洲种子如何卖,生意如何做,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先紧着安城的人来卖。
应洲自无不可,把自己记录下来的收成最好的种植方法给了何知府。何知府仔细看了看,递给李澜清,叫他回去找人多抄录几分,下发到各村里正手里,城里也要张贴几张。
到了午饭点,家里厨娘过来了。应洲便邀何知府和李澜清回家吃饭,“用的是今年新舂的米,何知府和李师爷正好尝尝味道。”
何知府欣然应允,也不管违不违规,跟着应洲回家了。
厨娘做了三菜一汤,一道清蒸鱼,是水稻田里的禾花鱼,水稻收割前要排水,里面养的鱼都要打捞出来。应家地里养的田螺多,总共剩下几十尾鱼便养在了自家的池子里。
一道苦瓜黄豆排骨汤,苦夏时节清署解热最好的。还有一道辣椒炒鸡蛋和一道清炒时蔬,并一大锅米饭。
罗珏记恨着何知府往应洲腿上浇热茶水的事情,不愿意应酬他,就去同应爷爷,应母,应二婶一起吃饭。何知府那边自有应洲,应父和应二叔陪着。
新米蒸出来米香十足,惹的人胃口大开。何知府白口吃了半碗米饭,又催促着应洲赶紧把育种田再扩大些。
应洲如今有了经验,爽快应下,顺势买了五十多亩田,正好凑个百亩。田地要挨着管理起来才会更加方便,这应洲就不用操心了,何知府自然会派人协商处理。
等应洲地里的事情忙的差不多了,就带着罗珏去了趟府城,买了些点心,布料,顺带着罗珏从商城里买了两罐好茶叶给了应爷爷。
应母和应二婶自从知道罗珏原本的想法,心里熨帖的很,待罗珏更亲了。
本来是给应母和应二婶买的布料,她俩倒都不约而同各给罗珏做了一身新衣裳。
罗珏捧着新衣裳,开心的不行,那阵脚细密,一针针的用心极了。
应洲故意在一边长吁短叹,罗珏是理都不理他。
……
9月初,秋椒苗都移种进去了,绿油油的小苗刚种下去蔫蔫的,等到喝饱了水,一颗颗都支棱起来了。
这次移苗,罗珏还种下了一块儿小米辣和一块儿秦椒。
秦椒,是有“椒中之王”的美称的,颜色鲜亮,辣味也更加浓郁。常用作干椒,晒干了研面油泼使用。像陕西的油泼面,用到的辣椒面就是秦椒面。烧烤腌料,小吃店用的都是非常多的。
小米辣辣度肯定是更高的,而且适应力更强,成熟后会继续结果。盛果期每几日都能采收一次,头档过一定是要及时采摘,这样后面的幼果长势才会更好。
罗珏种小米辣是为了提高蒜蓉辣椒酱的辣度。夏日里胃口不佳,焯些青菜拿辣椒酱拌了,再加些醋,就是一道爽口拌菜。
地里有梁叔和梁杰看着,罗珏已是一百个放心了,没什么事便准备回家了。
“东家,”佃户张叔看罗珏要走,鼓足勇气找了过来。
“怎么了张叔?”
“是这样,”张叔不好意思地开了口,“我有个远嫁的妹妹,公婆都死了,那边族里不做人占了他家的田地,一家子过不下去,把屋子卖了投奔了我来。”
罗珏便明白了张叔的来意,“是想帮她们找个活计是吧?”
“是,就是我那妹夫,腿脚不好,但也是能出力的,想求求东家……”
“我这边你也瞧见了,现在不缺人,”罗珏想了一会儿,“等我回家问问爹和二叔,瞧瞧开荒那边用不用人,再给你信。”
张叔本来没想着事情能成,这边种的东西紧要,妹妹一家问他再做什么时,他是一点没松口。到底是自己的亲妹妹,不论如何得帮她们问一嘴。如今看罗珏应承下来,回去好歹有个交代了。
其实应父和应二叔那边肯定是需要人的,但是腿脚不方便干活儿肯定受影响,罗珏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收,因此得先问过。
应父和应二叔都是淋过雨的,与人方便,便是与己方便,“背井离乡的都不容易,只要人不偷奸耍滑,就叫他过来试试吧。”
“好,”罗珏得了准信,第二日就给张叔说了。张叔特地带着妹夫来谢了一趟,拿的东西不值钱,但最紧要的是那份心意。